第207章 驼铃声声,绿花情长-《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

  西山基地的秋天,来得比山外更早些。训练场边的白杨树,叶子已经开始泛黄,风一吹,便簌簌地落下一地金黄。

  又是一年退伍季。

  食堂门口的通知栏上,贴出了鲜红的退伍老兵名单。训练场上,那些即将离队的老兵们,训练得比往日更加卖力。每一个正步都踏得山响,每一个口令都喊得震天。仿佛要把最后的力量,都留在这片挥洒过青春汗水的土地上。

  凌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训练场上那些熟悉的身影。警卫连的李大个子,那个曾经在新兵连时因为想家偷偷抹眼泪,如今却能单手劈砖的东北汉子;炊事班的小四川,能把大锅菜炒出家乡味的机灵鬼;还有话务班那几个女兵,总是把内务整理得一丝不苟...,系统提供的旋律缓缓在心间流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道理谁都懂,可真到了离别时刻,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这天傍晚,基地大礼堂张灯结彩。主席台上悬挂着西山基地退伍老兵欢送晚会的横幅。台下,即将离队的老兵们穿着崭新的常服,胸前戴着大红花,坐得笔直。他们的眼神复杂,有对未来的憧憬,更多的是对军营的不舍。

  晚会开始,文工团的演员们献上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歌舞、小品、相声...台下掌声不断,笑声阵阵。但当最后一个节目结束,主持人宣布接下来,请凌云首长为退伍老兵献歌时,整个礼堂突然安静下来。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

  凌云没有穿演出服,是一身笔挺的中将礼服。他走到舞台中央,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同志们,他的声音透过话筒,在礼堂里回荡,今天,我不想说太多。只想用三首歌,送给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

  他走到事先准备好的钢琴前,坐下。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一段舒缓而深情的旋律流淌出来。

  寒风飘飘落叶

  军队是一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

  多少句心里话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

  军营是咱温暖的家

  这首《军中绿花》,旋律简单,歌词朴实,却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打开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那扇门。台下有女兵开始悄悄抹眼泪,就连那些平日里流血不流泪的硬汉,眼圈也红了。

  凌云的歌声继续,带着温暖的关怀:

  妈妈你不要牵挂

  孩儿我已经长大

  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

  风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的祝福妈妈

  愿妈妈健康长寿

  待到庆功时再回家

  再来看望好妈妈

  当唱到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时,台下终于有人忍不住抽泣起来。这些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从不叫苦的战士,在离别时刻,终于流下了隐忍的泪水。

  一曲终了,掌声如雷。但凌云没有停下,他的手指在琴键上轻轻一转,旋律变得深沉而内省。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庞。

  接下来这首歌,《说句心里话》。他的声音变得轻柔,每个当兵的人,心里都藏着这样的话。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

  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

  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

  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

  这朴实的歌词,道出了每个军人内心最真实的矛盾。台下,不少老兵低下了头,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凌云的歌声渐渐高昂,带着坚定的力量:

  来来来来来既然来当兵

  来来来就知责任大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

  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

  谁来保卫她....

  当唱到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时,台下所有的老兵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这一刻,他们更加懂得了这些年坚守的意义。

  歌曲最后,凌云的歌声回归温柔: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

  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

  说句实在话,我也有情

  人间的那个烟火把我养大

  来来来来来话虽这样说

  来来来有国才有家

  你不站岗我不站岗

  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

  谁来保卫家

  一曲终了,掌声久久不息。很多老兵的嘴唇在轻轻颤动,仿佛在说:这就是我们的心里话啊!

  待掌声稍歇,凌云的指尖再次落在琴键上,这一次,旋律变得苍凉而悠远,仿佛大漠的风,仿佛远山的雾。

  最后一首歌,《驼铃》。凌云的声音变得低沉,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这歌声,像一杯陈年的老酒,醇厚而浓烈。它唱出了军人特有的离别——没有儿女情长的缠绵,只有深沉如山的战友情。每一个字,都敲在战士们的心坎上。

  副歌部分,凌云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险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当唱到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时,台下所有的老兵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齐声高喊:再相逢!再相逢!

  这一刻,没有命令,没有指挥,只有心灵的共鸣。泪水在这些钢铁战士的脸上肆意流淌,那是离别的不舍,更是对战友最深的祝福。

  凌云站起身,向着台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礼,敬的是这些年来他们在岗位上的默默坚守,敬的是他们为强军事业付出的青春热血。

  晚会结束后,老兵们迟迟不愿散去。他们互相整理着对方的军装,红着眼圈说着告别的话。

  部长,警卫连的李大个子走到凌云面前,声音哽咽,谢谢您的歌...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炊事班的小四川抹着眼泪:部长,等我回家开了饭店,您一定要来尝尝我的手艺!

  话务班的女兵们集体敬礼:部长,我们一定会好好的!

  看着这些可爱的战士,凌云的眼眶也湿润了。他挨个与他们握手、拥抱,送上最后的嘱咐。

  这一夜,《军中绿花》《说句心里话》和《驼铃》的旋律在基地上空久久回荡。这两首歌,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军。

  后来,只要有部队举办退伍欢送会,必定会唱起这三首歌。它们成了军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告别仪式,成了军旅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符号。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首歌很快传到了民间。大学毕业生离校时在唱,老朋友分别时在唱,甚至企业员工离职时也会唱起送战友,踏征程。

  它们超越了军旅的范畴,成了所有离别场合最能表达深情厚谊的歌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有些东西,却如西山上的磐石,永远留在了这里——那是军人的忠诚,是战友的情谊,是这两首唱进每个人心里的歌。

  夜深了,凌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秋风拂过,带来远处隐约的歌声,那是几个老兵在宿舍里,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还在反复唱着:送战友,踏征程...

  他停下脚步,望向满天繁星。

  明天,又将有一批好儿郎踏上归途。

  而军营,永远在这里,等待着新的面孔,续写新的故事。

  (注:本章中出现的歌曲《军中绿花》是一首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经典军旅民谣,由小曾(曾德洪)演唱,吴颂今整理改编,歌词源自基层官兵的集体创作,被誉为 “千百万战士创造的音乐传奇”。歌曲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情的旋律,描绘了军人的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成为军营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说句心里话》是中国当代军旅歌曲的经典之作,由石顺义作词、士心作曲,阎维文于 1990 年首唱。歌曲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军人作为普通人的思乡之情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被誉为 “说出了全军将士的心声”。

  《驼铃》由王立平作词作曲,吴增华首唱。是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主题曲。在本故事中,由凌云在特定情境下并演唱,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对军旅情怀的深刻诠释,成为退伍季最动人的告别曲,在全军乃至全社会引发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