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卷末终章 星火已燃-《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

  夜深了。

  文工团大院沉寂下来,只有凌云创作间的窗户还亮着暖黄色的光,

  桌上摊满了各种资料。左边是《人民报》那篇分量沉甸甸的评论剪报,右边是厚厚一摞他从图书馆借来的《华夏音乐史》、《民族器乐概论》、《古典诗词鉴赏》,书页间夹满了便签。正中间,是几张涂改得密密麻麻的五线谱,上面写着潦草的音符和零碎的词句,那是他尝试勾勒的“夏国风”雏形。

  思路像是被堵住的泉水,时断时续。他知道方向,但通往那个方向的路,布满迷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在哪里?雅与俗的界限如何把握?既要保留古韵,又要让现代人听得进去,这个尺度太难拿捏。

  他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靠在椅背上。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无声流淌。

  【检测到宿主正在进行高难度艺术体系构建,遭遇初期瓶颈。】

  【启动辅助分析模块……】

  【分析结论: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辨识度、强传播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切入点,例如‘瓷器’、‘书法’、‘江南水墨’等,与现代流行节奏、R&B或电子音色进行初步融合实验。】

  【曲库检索中……检索到适配示范性片段《青花瓷》(概念版),可消耗200积分进行预览解析。】

  系统的提示像一盏探照灯,在迷雾中投下一道光柱。《青花瓷》?这个名字一出现,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漾开层层涟漪。瓷器的温润、细腻、承载历史的厚重与易碎的美感……似乎正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但他没有立刻兑换预览。积分宝贵,他更想先靠自己的理解去触碰,去感受。系统是工具,不能成为依赖。

  他重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青花”二字,笔尖停顿,试图捕捉那一抹跨越千年的天青色。

  “咚咚咚。”敲门声很轻,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刘晓,手里端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缸子。“凌哥,就知道你还没睡。炊事班老王熬的冰糖雪梨,润润嗓子。”他把缸子放在桌上,瞥了一眼凌乱的桌面,咂咂嘴,“还在琢磨那个‘夏国风’呢?这玩意儿听着就够玄乎的。”

  凌云接过缸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总得有人去试试。”

  “那是,你肯定行!”刘晓挠挠头,压低声音,“不过凌哥,有件事得跟你说下。就那个星耀娱乐的李总,阴魂不散。他那边又托人递话过来了,说明使不做商业代言,也可以搞些‘高层次’的艺术合作,资源随便我们挑。听着挺诱人,但我按你吩咐,一口回绝了。”

  凌云吹开搪瓷缸上的热气,眼神没什么波动。“嗯,知道了。”

  “还有,”刘晓凑近一步,声音更低了,“苏圆圆那边也传来点风声,说网上开始有些小号在带节奏了,不直接黑你,就说你被官方推出的傀儡,以后作品肯定越来越主旋律,没意思了。感觉……像是在提前泼冷水,给你接下来的‘夏国风’挖坑。”

  凌云喝了一口微甜的梨水,滋润着干涩的喉咙。该来的果然来了。资本的诱惑,舆论的铺垫,这些都在预料之中。李总那些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他这个“异数”安稳地开辟新战场。

  “让他们说去。”凌云放下缸子,声音平静,“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作品好了,所有的杂音自然就散了。”

  刘晓看着他淡定的样子,心里的那点担忧也散了,用力点点头:“明白!咱们用作品说话!那你早点休息,别熬太狠。”

  刘晓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创作间里重新恢复安静。凌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凉意涌入,吹散了疲惫。

  远方的城市灯火与天际的星辰仿佛连成一片。他想起铁骨六连战士们粗糙的手掌和灼热的目光,想起海外侨胞听着《我的夏国心》时闪烁的泪光,想起国家舞台上那山呼海啸的掌声,也想起张团长、吴政委殷切的期望,想起自己提出“夏国风”时内心的激荡。

  一股沉静而磅礴的力量,从心底深处缓缓升起,驱散了所有的迷茫和疲惫。

  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刚穿越而来,只为发出一点声音的迷茫者了。他的肩上,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连接着这个国家的文化气运。

  路,就在脚下。

  “夏国风”这缕微弱的火苗,必须燃成燎原之势。这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向这个世界,响亮地宣告属于华夏文明的声音。

  他关上窗,回到书桌前。目光扫过那份《人民报》剪报,扫过那些厚重的典籍,最后落在那张写着“青花”的纸上。

  笔尖落下,这一次,不再迟疑。一段融合了古典五声音阶与现代吉他分解和弦的旋律雏形,流畅地倾泻而出。婉转,清雅,仿佛真的有一缕墨香,在音符间袅袅盘旋。

  系统光幕在脑海中无声闪烁:

  【检测到宿主成功突破初期创作瓶颈,明确核心艺术路径。】

  【‘夏国风’体系构建任务已激活!】

  【阶段性目标:成功发布并推广首支‘夏国风’代表性作品。】

  【任务奖励:视完成度及影响力,奖励积分500-2000点,并解锁传统文化精通(初级)被动技能。】

  更大的挑战,更丰厚的奖励。

  凌云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眼神锐利如刀。

  第一卷的辉煌已成过去,那只是序章。下一卷的画卷,将由他自己,用这名为“夏国风”的笔墨,亲手绘制。

  星火已燃,只待东风。

  而这股东风,必将裹挟着赞誉与质疑,机遇与陷阱,从四面八方向他涌来。

  他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