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厅里的空气,仿佛被弗里德里希·贝格那句带着火药味的质疑冻结了。乐手们看着站在指挥台上的凌云,目光复杂,有残留的轻视,有等着看笑话的玩味,也有几分被他的言辞勾起的好奇——这个东方人,是真有料,还是只会耍嘴皮子?
凌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由怀疑和傲慢交织成的无形之墙。他没有去看贝格那张写满不服的脸,也没有试图再用语言去解释。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时候,一个音符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
他缓缓放下刚刚抬起的指挥棒,这个动作让一些乐手以为他要放弃了,有人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讥诮。
然而,凌云却转向了放在指挥台旁边的一把小提琴——那是为了方便指挥与弦乐声部沟通而常备的。他伸手,极其自然地拿起了那把他甚至不知道品牌的小提琴,熟练地架在肩上,试了试琴弓。
这个举动出乎所有人意料。乐手们交换着疑惑的眼神,连贝格都皱起了眉头,不明白他想干什么。一个“流行歌手”,要在一群欧洲顶尖乐团乐手面前拉小提琴?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琴弦的瞬间,一道清晰而温润的意念流涌入他的脑海,并非冰冷的提示音,更像是早已掌握的知识被瞬间激活、贯通。
“检测到宿主正处于关键文化输出节点,面临西方古典音乐界的权威性质疑。为扞卫华夏文明艺术尊严,达成‘扬我国威’之使命,永久赋予【器乐大师级融会贯通】能力。心念所至,技近乎道。”
没有积分,没有兑换,只有水到渠成的赋予。关于小提琴的种种极致技巧——飞速跳弓、左手拨弦、双音、泛音……乃至如何将它们与脑海中《华夏》那苍凉古老的战歌主题完美融合的灵感,如同与生俱来的本能,深深刻入他的肌肉记忆与艺术直觉。他感到双臂与手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掌控力与表现欲。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乐团,最后在贝格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里没有挑衅,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宁静与自信。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
琴弓落下。
第一个音符就不是常规的起手!一个极高把位上的、清越如鹤唳般的泛音骤然划破寂静,带着一种空灵的东方意境,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还没等这缕余音散去,他的左手手指便在指板上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飞快的半音阶急速上行,如同骤雨敲打芭蕉,精准得没有一个音符含糊!紧接着是连续的双音进行,和谐与不和谐音程在极限速度下碰撞,营造出紧张而充满张力的音响效果,隐约间,竟能听出《华夏》主题动机那不屈的骨架!
乐手们脸上的漫不经心和讥诮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瞪大的双眼和微微张开的嘴巴。这……这运弓!这指法!这速度和控制力!
贝格的身体猛地坐直了,作为首席小提琴,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段即兴演奏的恐怖难度!那左手在指板上的精准定位和飞速移动,简直非人力所能及!更让他心惊的是,在这纯粹的、炫技般的西方小提琴技法中,竟然完美地融入了那种他之前嗤之以鼻的“东方韵味”!那旋律的走向,那节奏的弹性,那独特的装饰音,都带着一种他无法理解却又被深深吸引的神秘美感!
凌云的手指在琴弦上飞掠,时而如狂风暴雨,展现出帕格尼尼式的魔鬼技巧;时而又骤然舒缓,用揉弦营造出如泣如诉、绵长深沉的东方韵律,那音色仿佛带着大漠的风沙与古战场的回响。他甚至在一段疾速的跳弓中,巧妙地将琴弓杆轻轻敲击琴弦,模拟出类似琵琶轮指的颗粒感声响!
排练厅里只剩下凌云的小提琴声在激荡、回旋。乐手们彻底被这突如其来的、碾压级的表演震住了。管乐手们忘记了自己怀中的乐器,定定地看着;打击乐手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弦乐手们,尤其是小提琴声部的成员,眼睛几乎要粘在凌云那飞舞的手指上,内心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这技术,这音乐表现力,恐怕连他们的首席贝格也……
弗里德里希·贝格脸色苍白,握着琴弓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他内心的骄傲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他引以为傲的技艺,在这个东方年轻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更让他感到无力的是,对方不仅技术碾压,还将他无法理解的东方音乐元素如此完美地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形态!他之前所有的质疑和轻视,此刻都化作了火辣辣的羞愧,烧灼着他的脸颊。
当最后一个,一个极高难度的、在极限音域持续颤音的悠长音符,如同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最终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时,整个排练厅陷入了一种极致的、仿佛连灰尘落地都能听见的寂静。
凌云缓缓放下小提琴,呼吸甚至都没有变得急促,仿佛刚才那段足以让任何小提琴家汗流浃背的华彩,对他而言只是一次轻松的热身。他睁开眼睛,目光依旧平静,看向台下。
没有掌声。
但所有的目光都变了。
那些怀疑、轻蔑、审视,统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撼、难以置信,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绝对实力的敬畏。
一位年长的中提琴手下意识地喃喃低语:“我的上帝……”
一位圆号手使劲眨了眨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一切。
刘晓站在角落,用手紧紧捂住嘴,激动得眼眶发红。
弗里德里希·贝格避开了凌云的目光,他低下头,看着自己手中那把价值不菲的名琴,第一次感到它是如此的沉重。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所有的傲慢,在绝对的专业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凌云将小提琴轻轻放回原处,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再次拿起指挥棒,走到指挥台上,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再也无人敢质疑的权威: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排练《华夏》了吗?”
这一次,没有任何杂音,没有任何迟疑。
包括弗里德里希·贝格在内,整个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近乎本能地、整齐地提起了乐器,调整好了坐姿,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根小小的指挥棒上。
征服,有时无需言语。
一段即兴的华彩,胜过万语千言。
这无声的惊雷,已然劈开了偏见筑起的高墙。
凌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由怀疑和傲慢交织成的无形之墙。他没有去看贝格那张写满不服的脸,也没有试图再用语言去解释。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时候,一个音符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
他缓缓放下刚刚抬起的指挥棒,这个动作让一些乐手以为他要放弃了,有人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讥诮。
然而,凌云却转向了放在指挥台旁边的一把小提琴——那是为了方便指挥与弦乐声部沟通而常备的。他伸手,极其自然地拿起了那把他甚至不知道品牌的小提琴,熟练地架在肩上,试了试琴弓。
这个举动出乎所有人意料。乐手们交换着疑惑的眼神,连贝格都皱起了眉头,不明白他想干什么。一个“流行歌手”,要在一群欧洲顶尖乐团乐手面前拉小提琴?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琴弦的瞬间,一道清晰而温润的意念流涌入他的脑海,并非冰冷的提示音,更像是早已掌握的知识被瞬间激活、贯通。
“检测到宿主正处于关键文化输出节点,面临西方古典音乐界的权威性质疑。为扞卫华夏文明艺术尊严,达成‘扬我国威’之使命,永久赋予【器乐大师级融会贯通】能力。心念所至,技近乎道。”
没有积分,没有兑换,只有水到渠成的赋予。关于小提琴的种种极致技巧——飞速跳弓、左手拨弦、双音、泛音……乃至如何将它们与脑海中《华夏》那苍凉古老的战歌主题完美融合的灵感,如同与生俱来的本能,深深刻入他的肌肉记忆与艺术直觉。他感到双臂与手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掌控力与表现欲。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乐团,最后在贝格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里没有挑衅,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宁静与自信。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
琴弓落下。
第一个音符就不是常规的起手!一个极高把位上的、清越如鹤唳般的泛音骤然划破寂静,带着一种空灵的东方意境,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还没等这缕余音散去,他的左手手指便在指板上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飞快的半音阶急速上行,如同骤雨敲打芭蕉,精准得没有一个音符含糊!紧接着是连续的双音进行,和谐与不和谐音程在极限速度下碰撞,营造出紧张而充满张力的音响效果,隐约间,竟能听出《华夏》主题动机那不屈的骨架!
乐手们脸上的漫不经心和讥诮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瞪大的双眼和微微张开的嘴巴。这……这运弓!这指法!这速度和控制力!
贝格的身体猛地坐直了,作为首席小提琴,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段即兴演奏的恐怖难度!那左手在指板上的精准定位和飞速移动,简直非人力所能及!更让他心惊的是,在这纯粹的、炫技般的西方小提琴技法中,竟然完美地融入了那种他之前嗤之以鼻的“东方韵味”!那旋律的走向,那节奏的弹性,那独特的装饰音,都带着一种他无法理解却又被深深吸引的神秘美感!
凌云的手指在琴弦上飞掠,时而如狂风暴雨,展现出帕格尼尼式的魔鬼技巧;时而又骤然舒缓,用揉弦营造出如泣如诉、绵长深沉的东方韵律,那音色仿佛带着大漠的风沙与古战场的回响。他甚至在一段疾速的跳弓中,巧妙地将琴弓杆轻轻敲击琴弦,模拟出类似琵琶轮指的颗粒感声响!
排练厅里只剩下凌云的小提琴声在激荡、回旋。乐手们彻底被这突如其来的、碾压级的表演震住了。管乐手们忘记了自己怀中的乐器,定定地看着;打击乐手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弦乐手们,尤其是小提琴声部的成员,眼睛几乎要粘在凌云那飞舞的手指上,内心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这技术,这音乐表现力,恐怕连他们的首席贝格也……
弗里德里希·贝格脸色苍白,握着琴弓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他内心的骄傲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他引以为傲的技艺,在这个东方年轻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更让他感到无力的是,对方不仅技术碾压,还将他无法理解的东方音乐元素如此完美地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形态!他之前所有的质疑和轻视,此刻都化作了火辣辣的羞愧,烧灼着他的脸颊。
当最后一个,一个极高难度的、在极限音域持续颤音的悠长音符,如同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最终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时,整个排练厅陷入了一种极致的、仿佛连灰尘落地都能听见的寂静。
凌云缓缓放下小提琴,呼吸甚至都没有变得急促,仿佛刚才那段足以让任何小提琴家汗流浃背的华彩,对他而言只是一次轻松的热身。他睁开眼睛,目光依旧平静,看向台下。
没有掌声。
但所有的目光都变了。
那些怀疑、轻蔑、审视,统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撼、难以置信,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绝对实力的敬畏。
一位年长的中提琴手下意识地喃喃低语:“我的上帝……”
一位圆号手使劲眨了眨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一切。
刘晓站在角落,用手紧紧捂住嘴,激动得眼眶发红。
弗里德里希·贝格避开了凌云的目光,他低下头,看着自己手中那把价值不菲的名琴,第一次感到它是如此的沉重。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所有的傲慢,在绝对的专业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凌云将小提琴轻轻放回原处,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再次拿起指挥棒,走到指挥台上,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再也无人敢质疑的权威: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排练《华夏》了吗?”
这一次,没有任何杂音,没有任何迟疑。
包括弗里德里希·贝格在内,整个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近乎本能地、整齐地提起了乐器,调整好了坐姿,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根小小的指挥棒上。
征服,有时无需言语。
一段即兴的华彩,胜过万语千言。
这无声的惊雷,已然劈开了偏见筑起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