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评论界的转向-《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

  萨尔茨堡的晨曦透过酒店窗户,洒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苏圆圆盘腿坐在沙发上,头发乱蓬蓬的,眼睛却死死盯着屏幕,像一只紧张搜寻猎物的小兽。

  “凌老师,他们……他们开始说话了!”她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更多的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网络上,首演之夜的余温尚未散去。那些看过现场的观众,在各自的社交圈子里兴奋地分享着感受,词汇贫乏却情感真挚——“震撼”、“意想不到”、“听哭了”。但这些零散的声音,还不足以形成定论。

  真正标志风向变化的,是那些代表着“权威”的欧洲古典音乐评论人们,开始陆续发表他们的正式乐评。

  凌云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神色平静。他瞥了一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外文,没有凑近细看。

  “都说了些什么?”他问,语气像是在问今天天气怎么样。

  “你等等,我挑几篇有代表性的念给你听!”苏圆圆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开始翻译:

  “《音乐周报》的评论员,那个之前预测你会‘用异国情调讨好观众’的老头,他写道……”她清了清嗓子,努力模仿一种严肃的口吻:“‘我必须承认,我之前的判断过于武断。凌云先生的《华夏》并非浅薄的猎奇。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陌生的音响世界,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和深沉的情感力量,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中段民族乐器与交响乐团的碰撞,充满了原始的、令人不安的张力,却又奇异地和谐。这是一次……一次值得严肃对待的尝试。’”

  念完,苏圆圆撇撇嘴:“哼,‘印象深刻’,‘值得尝试’,还是端着架子,不肯好好夸。”

  凌云笑了笑,没说话,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古老的街道。系统界面在脑海中无声浮现,没有新任务,没有新能力,只有一行淡淡的提示:【文化认同度(欧洲区域):初步渗透完成。舆论壁垒出现裂痕。】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在他心中沉淀,仿佛脚下的土地又坚实了几分。

  “还有这个!《德意志之声》的乐评,标题是《来自东方的美学震撼》!”苏圆圆的声音高了几分,“里面说:‘当古老的埙声响起,我们仿佛被强行拉入了一条浩瀚的文明长河。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音乐语法,却拥有不容置疑的感染力。凌云,这位来自东方的音乐家,他用西方人熟悉的交响乐形式,包裹的是一颗纯粹而骄傲的东方灵魂。昨天的演出,不是一次迎合,更像是一场……一场宣言。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什么是世界音乐的未来图景。’”

  “宣言……”凌云轻轻重复这个词,目光悠远。

  “看!这个更直接!”苏圆圆几乎要跳起来,“是乐评人汉斯·齐默尔,他在个人专栏里写:‘朋友们,我被打脸了,而且心服口服。去他的文化隔阂!当《You Raise Me Up》的旋律响起,那个年轻人用他真诚的声音歌唱时,我和我身边那位挑剔的法国老太太都掉了眼泪。音乐就是音乐,它能抵达语言无法触及的地方。萨尔茨堡的这个夜晚,我们见证的不是一个异域明星的升起,而是一位真正艺术家的加冕礼!’”

  房间里安静下来。苏圆圆念完后,胸口还在微微起伏,激动地看着凌云。

  凌云转过身,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是眼底深处,有一丝极淡的光掠过。他走到茶几旁,拿起一个苹果和水果刀。

  “凌老师,你不激动吗?这可是欧洲主流乐评界!他们在向你低头!”苏圆圆忍不住说。

  锋利的小刀划破红艳的果皮,露出下面白色的果肉,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长长的果皮一圈圈垂落,没有断开。

  “低头?”凌云终于开口,声音平稳,“他们不是低头,只是在修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把别人想得太高,或者想得太低,都是偏差。”他手起刀落,将削好的苹果利落切成几瓣,递了一瓣给苏圆圆,“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让他们把腰杆挺直了,用平视的角度看过来而已。”

  苏圆圆接过苹果,愣愣地点头。她看着凌云,他平静得不像刚刚在欧洲古典音乐圣殿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的人。

  就在这时,凌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陈副部长的加密信息,内容很短:“舆论初步转向,效果超出预期。保持定力,专注后续演出。另有‘回礼’将至,注意查收。”

  “回礼?”凌云眉峰微动。是祝贺,还是……别的什么?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圆圆的电脑弹出一个紧急新闻窗口,她点开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凌老师!你快看这个!”

  那是欧洲一家颇具影响力的音乐论坛,首页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篇刚刚发布的、措辞极其尖锐的匿名长文,标题触目惊心——《解构‘华夏神话’:论凌云音乐中的民族主义煽动性与艺术包装》。

  文章旁征博引,从凌云出道以来的所有作品,到他的公开言行,都被以一种充满恶意的角度进行解读。《精忠报国》被描述为“好战的军国主义号角”,《我的中国心》被曲解为“狭隘的民族情绪输出”,甚至连《青花瓷》的婉约,也被污蔑为“文化侵略的糖衣炮弹”。文章声称,凌云的巨大成功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宣传机器,其目的并非艺术交流,而是进行“价值观渗透”和“文化霸权争夺”。

  这篇匿名文章逻辑缜密,引用的资料半真半假,极具迷惑性。下面的评论区,已经迅速分裂成两派,争吵得不可开交。

  刚刚因为正面乐评而带来的喜悦,瞬间被这盆冷水浇灭。苏圆圆气得手发抖:“他们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这是污蔑!”

  凌云看着那充满攻击性的标题,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他想起陈副局长信息里的“回礼”。原来指的是这个。

  这不是简单的乐评争论,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舆论反扑。首演的成功,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他拿起那瓣属于自己的苹果,咬了一口。果肉清脆,汁水甘甜,带着萨尔茨堡清晨的微凉。

  “圆圆,”他咽下苹果,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把我们之前准备好的,那几篇分析东西方音乐融合美学、以及《华夏》创作背景的专业乐评,按计划发出去。不用争吵,不用对线。”

  他走到窗边,阳光照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轮廓。

  “有人想用噪音盖过乐章。”他望着楼下开始苏醒的城市,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远处的暗流,“那就让他们听听,什么是真正的……黄钟大吕。”

  风向确实在转。

  但转向的,不止是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