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快递-《灵蔬天价?抱歉,有钱也得排队》

  送完货,陆依涵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倒不是因为卖菜有多累,主要是维持现场秩序。

  “依依姐,还有一些省城的快递,我不知道你这是怎么弄的,所以这会儿还都在家里放着呢。”

  陆依涵看了一眼,省城那边除了省医院的订单,还有就是宋茜了。

  “我去镇上找个快递站点吧,长期合作应该也能便宜点。”

  陆依涵再次上车,然后朝着镇上驶去。

  东东快递。

  此时的小老板姜健愁眉苦脸,实在是这镇上没什么要紧的东西能用到他这么贵的快递。

  当初看着镇上没有这种能做到次日达的极速快递,还以为是前景一片大好呢,着急忙慌的签了代理合同,结果……

  要不是这里的租金真的很便宜……物价也便宜,他可能早就撑不住了。

  “老板!”

  姜健转过头去,看着气质出尘的陆依涵不由的呆了一下。

  不过好在也是闲着没事专门混迹抖抖的人,什么样的滤镜美女没见过呀,只一瞬间便回过神来。

  “你好美女,需要发快递吗?”

  姜健整理了下情绪,换了副微笑的面孔问道。

  “嗯,有些生鲜要发省城,你这能做冷鲜吗?”

  “省城?”姜健一想倒是不算远,但人家要冷鲜发货,那费用可是不低呀。

  “可以,不过发的都是些什么呀?”

  姜健多问了一句。

  陆依涵随意的说道:“就是些蔬菜和鱼什么的,以后可能还有水果和肉类。”

  现在自己的肉类没有检疫报告,但是等她发展一段时间,那肯定是没啥问题的,索性就先报上去了。

  “哦,可以是可以,就看你的量有多大了,这个发出去快递费可不低。”

  姜健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丢了这么一个好不容易来的客户。

  “暂时量应该不大,不过后面可能会越来越多。”

  “可以呀,你要是量大的话我给你打个折,另外还能上门取件。”

  姜健虽然兴奋,不过也还算理智,毕竟这年头画大饼的人可太多了。

  “行吧,今天大概有二十个左右的件,全部发生鲜冷链,你给个合适的价格。”

  “二十个的话能给你打个七折,一单大概十五块钱左右,超出重量另外收费。”

  陆依涵点了点头,她不在意快递费多少,毕竟东西又不包邮,要的也只是后面对方能来上门发货,这样也省的她来回跑了。

  “那你是跟我去取还是我送来?”

  “我跟你去取!”

  姜健连忙说了一句,然后冲进屋子里拿了一堆打包盒还有打单机以及冰袋什么的放进了小三轮车里。

  “行,那走吧,我在前面给你带路。”

  二人以一前一后的到了陆依涵家。

  “嗨,你早上是金林村最里面这一家呀,这一片我都熟。”

  姜健到了地方这会儿也放开了许多。

  李玉琴见有人来收快递了,连忙泡了一杯茶端了出去。

  “快喝点茶吧,喝完了再忙活。”

  姜健本想拒绝,可一闻那茶香,到嘴边的话又噎了回去。

  “好,好茶呀!”

  姜健从来没想过居然还有如此待遇,这茶喝起来口感醇香,肯定不便宜。

  一杯热茶下肚,姜健倒也丝毫没有觉得热,此刻快速的将所有包裹打包好然后说道:“这些都是到付的是吧?一会刚好还有车能发,估计明天一早就能到。”

  随后他又想了想说道:“咱这要是发货的话尽量赶在下午四点以前,到时候一个小时打包,五点还能有一趟车来收,采摘的话也可以晚一点,避免水分流失。”

  姜健的建议很中肯,大家也都能接受,毕竟一大早摘下来的菜放到下午再运走新鲜程度肯定要差一些的。

  “可以可以,没问题!”

  姜健恋恋不舍的将杯子里最后剩的那点水喝完,然后想了想,又看向李玉琴。

  “婶儿,再给我加点水呗,我倒到我那杯子里。”

  李玉琴笑盈盈的接过杯子,然后拿着水壶出来了。

  “来来来,我倒点水进去,你把茶叶都弄到你杯子里,我再给你续满。”

  姜健乐呵呵的在那倒腾茶水,李玉琴也跟着说道:“下次来了直接把杯子拿过来,我给你用你的杯子泡。咱这地里长的东西,都是自家的,来了还能不让你喝吗?”

  送走了快递,忙碌的一天又结束了。

  夜晚,山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声,农村的静不似城市那般沉寂,反倒是有着悉悉索索的声音。

  而在县城的李硕也终于停下了忙碌的脚步。

  今天中午的时候,水产车拉着二百斤鱼回来,这会儿都已经挑拣出来放在专门腾出来的水池里了。

  马大厨也跟着凑了过来,这会儿饭店也闲了,看看时间,都已经九点半了。

  不过虽然累,但马大厨心里高兴啊,每个月能多赚不少,有些人想要这样累着还没机会呢!

  “这鱼和竹笋都是那个小陆老板家的?”

  李硕点了点头,“这会儿每样都做出来一条尝尝吧,然后看看定个什么价。”

  李硕暗暗想着,如今他这店里顾客虽然多,可是根本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招牌菜,主打的就是每个都好吃,但每一个都不出色。

  李硕的打算是跟陆家小农场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然后把二楼收拾一下,做成VIP消费区,这样楼上楼下区分开。

  可是现在菜量实在供应不上,预计最快也得在今年的七八月份了。

  “要不把这酒楼再装修一下?”

  想到这里,李硕又摇了摇头,小县城消费力在这放着呢,消费群体就那么多,发展必然要受限制的。

  正想着怎么办的时候,电话响了,一看居然是自己那嫁到省城的小妹。

  “灵灵,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这话多少带着点埋怨的意思,毕竟李灵已经很久没回来看过自己和老妈了。

  “哎呀,这不是忙嘛,咱都是开饭店的,你也知道根本走不开人。”

  听到这里,李硕叹了口气,当初自己的父母就是开小餐馆的,一步一步创下了这份家业,结果老爷子劳累过度,心梗没了,这店就落到了他的手里。而自己的妹妹,也嫁了一个开酒楼的,兄妹俩都没能逃脱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