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暴毙而亡。
人是在圆明园没的,甄嬛去问皇上如何处置,被皇上以尽快下葬,一切从简就打发了。
年幼的十二阿哥全身缟素,哭的满脸都是鼻涕眼泪,不大的孩子跪在那里,看着让人心酸。
皇上不出席,只有后妃哭灵,大家都不曾与华妃交好,不过是来做个样子。
宜修协理后宫,将颂芝派到十二阿哥身边,有旧人陪伴,总是好的。
华妃草草落葬,后宫沉寂了一段时间。
皇上不在意后宫如何,他在琢磨允礼和皇后是否有私情。
“李德寿,你说,当时在宴席之上,允礼的的情态是否太过着急了。其余人都是愤怒,只有他,焦急悲愤。”
皇上越品,越觉得古怪。
此事不能问苏培盛,这个奴才有了异心,要不是动他怕打草惊蛇,说不得让他去慎刑司走几遭。
“皇上,奴才一个阉人,看不出男女情爱。”
李德寿人如木头,说的话更是死板。
皇上也无奈,木头就木头,忠心就好。
他想试试甄嬛和允礼,在玉娆儿子百天赐礼,等夫妇第二日进宫谢恩,皇上特意安排在坤宁宫里。
玉娆生了孩子后胖了不少,本来她过于清瘦,现在刚刚好。
身材纤浓合宜,明艳更甚以往。不过是磕头谢恩,就把皇上看迷了眼。
果郡王偷眼看甄嬛,宫廷生活熬人,纵使如甄嬛般绝世容光,也难免憔悴。
两对夫妻,四种心境,其中滋味,谁又能明白。
“朕看玉娆精神气十足,就知道没有白赐这个婚。”
皇上的眼神离不开玉娆,只把玉娆看到俏脸微红,低下头去。
允礼完全没看出什么,他的眼睛里只有甄嬛,好久未见,如潮的思念已经要将他溺毙。
甄嬛向允礼微微摇摇头,才把男人的魂勾了回来。
“皇兄说笑了,就算不是赐婚,臣弟也要会好好待玉娆的。”
他这番话听不出什么诚意,倒是十分敷衍。
皇上眉毛一挑,允礼这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竟然不在乎自己的妻子,真是越来越古怪了。
“皇后记挂玉娆,大阿哥是你们的长子,找不得以后就是世子,他可要好好长大。”
“都说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弘曕?离不得你家的大阿哥。”
允礼表情淡淡,玉娆却已经喜不自胜,皇上说的这话让人浮想联翩,好似给她的儿子允诺了一个远大的前程。
“多谢皇上厚爱。”
皇上站起理了理朝冠,“允礼,随朕去养心殿议事。”
留下甄嬛这对姐妹说话。
没了皇上,本来曾经无话不说的亲姐妹面面相觑,气氛一时陷入尴尬。
还是玉娆打破了宁静,说起了儿子的趣事,她变了好多,不过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从一个张扬有性格的少女,变成了左右逢源的果郡王福晋。
“皇上的话,有些听听就算了,万不可上心。”
甄嬛告诫妹妹,她懂帝王心术,左右不过就是那些捧杀之术,要是当了真,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
玉娆笑容微淡,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她现在极其厌烦长姐身上那种只有她聪慧,其余人都是傻子的优越感。
她已经独得恩宠,就不允许别人分薄一点吗?
“看姐姐说的,不就是个伴读吗?”
“王爷和皇上是兄弟,大阿哥给弘曕做伴读,不是正合适吗?”
玉娆脸上志得意满,天家的富贵迷人眼,做了郡王福晋,她自然见识到了不少。
以往她可以拒绝富贵,现在只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儿子。
甄嬛自然知道和妹妹说什么,现在她都听不进去,帝王的恩宠就是这样可怕,它会养大养坏一个人。
“妹妹知道就好。”
晚上的时候,皇上又来与甄嬛共进晚膳。
说是不能在帝王的恩宠下失了心,可坤宁宫上下都高兴的很。
皇上沉迷上次选的几个秀女,已经有日子没来坤宁宫了。
甄嬛看见皇上吃了一盘菜超过了三口,根本不为所动,一点都没有提醒皇上的意思。
倒是让想试探甄嬛的皇上索然无味起来,要是纯元还在,定会劝诫自己。
看见皇上放下了筷子,甄嬛也停了手,待到皇上漱了口,帝后二人才坐在一旁说说话。
“最近国事繁忙,冷落了皇后,是朕的过错。”
甄嬛做温柔小意状,“皇上说哪里的话,臣妾怎么会在意。”
“对了,最近有大臣递折子,他们在状告一个人,这个人你也熟悉,朕想问问你的想法。”
甄嬛猜不到是谁,只好问道,“皇上请说。”
“是老十七允礼。大臣们说允礼奢靡无度,纵情享乐,不成个样子。”
“这些大臣也真是闲的,王爷是宗室子弟,现在是太平年代,王爷这样已经很好了。”
来了,皇后对允礼的维护。
皇上假装为难,“话是这样说的,可这些大臣们喋喋不休,朕实在厌烦。”
“朕问过允礼,准噶尔部总是蠢蠢欲动,摩格私下给朕传信,说哪日攻陷江南,定要朕将皇后亲手送与他。”
“允礼为了朝廷,跪下发誓要去驻守雁鸣关。”
皇上的眼睛锐利的要命,近距离的观赏美丽皇后每一个小小的表情,细微到她睫毛的震颤。
甄嬛知道皇上疑了她和允礼,此刻多说多错,只能强笑,“王爷心系朝廷,是皇上之福,有这样的兄弟为皇上分忧,臣妾真的开心。”
“就是玉娆难免要难过,他们夫妻情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皇上没有看出皇后失态,有些大失所望,不过他也不急,摩格来信是假,骗允礼出去打仗是真。
边境摩擦纷争不断,允礼不可带兵,不过是顶了个名头。
他若安安分分,没准还能留他多活一会。
要是违背朕意,定饶不了他 。
皇上走后,甄嬛像被抽走了精气神,皇上待她无情,纵使知道,也难免伤怀。
允礼待她有情,更让人伤心。
自古有情总被无情伤,徒留一地悲凉。
人是在圆明园没的,甄嬛去问皇上如何处置,被皇上以尽快下葬,一切从简就打发了。
年幼的十二阿哥全身缟素,哭的满脸都是鼻涕眼泪,不大的孩子跪在那里,看着让人心酸。
皇上不出席,只有后妃哭灵,大家都不曾与华妃交好,不过是来做个样子。
宜修协理后宫,将颂芝派到十二阿哥身边,有旧人陪伴,总是好的。
华妃草草落葬,后宫沉寂了一段时间。
皇上不在意后宫如何,他在琢磨允礼和皇后是否有私情。
“李德寿,你说,当时在宴席之上,允礼的的情态是否太过着急了。其余人都是愤怒,只有他,焦急悲愤。”
皇上越品,越觉得古怪。
此事不能问苏培盛,这个奴才有了异心,要不是动他怕打草惊蛇,说不得让他去慎刑司走几遭。
“皇上,奴才一个阉人,看不出男女情爱。”
李德寿人如木头,说的话更是死板。
皇上也无奈,木头就木头,忠心就好。
他想试试甄嬛和允礼,在玉娆儿子百天赐礼,等夫妇第二日进宫谢恩,皇上特意安排在坤宁宫里。
玉娆生了孩子后胖了不少,本来她过于清瘦,现在刚刚好。
身材纤浓合宜,明艳更甚以往。不过是磕头谢恩,就把皇上看迷了眼。
果郡王偷眼看甄嬛,宫廷生活熬人,纵使如甄嬛般绝世容光,也难免憔悴。
两对夫妻,四种心境,其中滋味,谁又能明白。
“朕看玉娆精神气十足,就知道没有白赐这个婚。”
皇上的眼神离不开玉娆,只把玉娆看到俏脸微红,低下头去。
允礼完全没看出什么,他的眼睛里只有甄嬛,好久未见,如潮的思念已经要将他溺毙。
甄嬛向允礼微微摇摇头,才把男人的魂勾了回来。
“皇兄说笑了,就算不是赐婚,臣弟也要会好好待玉娆的。”
他这番话听不出什么诚意,倒是十分敷衍。
皇上眉毛一挑,允礼这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竟然不在乎自己的妻子,真是越来越古怪了。
“皇后记挂玉娆,大阿哥是你们的长子,找不得以后就是世子,他可要好好长大。”
“都说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弘曕?离不得你家的大阿哥。”
允礼表情淡淡,玉娆却已经喜不自胜,皇上说的这话让人浮想联翩,好似给她的儿子允诺了一个远大的前程。
“多谢皇上厚爱。”
皇上站起理了理朝冠,“允礼,随朕去养心殿议事。”
留下甄嬛这对姐妹说话。
没了皇上,本来曾经无话不说的亲姐妹面面相觑,气氛一时陷入尴尬。
还是玉娆打破了宁静,说起了儿子的趣事,她变了好多,不过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从一个张扬有性格的少女,变成了左右逢源的果郡王福晋。
“皇上的话,有些听听就算了,万不可上心。”
甄嬛告诫妹妹,她懂帝王心术,左右不过就是那些捧杀之术,要是当了真,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
玉娆笑容微淡,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她现在极其厌烦长姐身上那种只有她聪慧,其余人都是傻子的优越感。
她已经独得恩宠,就不允许别人分薄一点吗?
“看姐姐说的,不就是个伴读吗?”
“王爷和皇上是兄弟,大阿哥给弘曕做伴读,不是正合适吗?”
玉娆脸上志得意满,天家的富贵迷人眼,做了郡王福晋,她自然见识到了不少。
以往她可以拒绝富贵,现在只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儿子。
甄嬛自然知道和妹妹说什么,现在她都听不进去,帝王的恩宠就是这样可怕,它会养大养坏一个人。
“妹妹知道就好。”
晚上的时候,皇上又来与甄嬛共进晚膳。
说是不能在帝王的恩宠下失了心,可坤宁宫上下都高兴的很。
皇上沉迷上次选的几个秀女,已经有日子没来坤宁宫了。
甄嬛看见皇上吃了一盘菜超过了三口,根本不为所动,一点都没有提醒皇上的意思。
倒是让想试探甄嬛的皇上索然无味起来,要是纯元还在,定会劝诫自己。
看见皇上放下了筷子,甄嬛也停了手,待到皇上漱了口,帝后二人才坐在一旁说说话。
“最近国事繁忙,冷落了皇后,是朕的过错。”
甄嬛做温柔小意状,“皇上说哪里的话,臣妾怎么会在意。”
“对了,最近有大臣递折子,他们在状告一个人,这个人你也熟悉,朕想问问你的想法。”
甄嬛猜不到是谁,只好问道,“皇上请说。”
“是老十七允礼。大臣们说允礼奢靡无度,纵情享乐,不成个样子。”
“这些大臣也真是闲的,王爷是宗室子弟,现在是太平年代,王爷这样已经很好了。”
来了,皇后对允礼的维护。
皇上假装为难,“话是这样说的,可这些大臣们喋喋不休,朕实在厌烦。”
“朕问过允礼,准噶尔部总是蠢蠢欲动,摩格私下给朕传信,说哪日攻陷江南,定要朕将皇后亲手送与他。”
“允礼为了朝廷,跪下发誓要去驻守雁鸣关。”
皇上的眼睛锐利的要命,近距离的观赏美丽皇后每一个小小的表情,细微到她睫毛的震颤。
甄嬛知道皇上疑了她和允礼,此刻多说多错,只能强笑,“王爷心系朝廷,是皇上之福,有这样的兄弟为皇上分忧,臣妾真的开心。”
“就是玉娆难免要难过,他们夫妻情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皇上没有看出皇后失态,有些大失所望,不过他也不急,摩格来信是假,骗允礼出去打仗是真。
边境摩擦纷争不断,允礼不可带兵,不过是顶了个名头。
他若安安分分,没准还能留他多活一会。
要是违背朕意,定饶不了他 。
皇上走后,甄嬛像被抽走了精气神,皇上待她无情,纵使知道,也难免伤怀。
允礼待她有情,更让人伤心。
自古有情总被无情伤,徒留一地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