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立太子?-《保胎娘娘她鲨疯了》

  勤政殿内,大学士张廷玉正在向皇上劝谏,“皇上春秋正盛,现在立不立太子,言之过早。”

  皇上看了这个文臣之首一眼,表情有点耐人寻味,“朕还以为你会劝朕立太子。”

  “天下就好比家业,选谁继承,是皇上的私事。可天家又无小事,微臣只能劝皇上慎重考虑。”

  “那你说说,朕该如何选择。”皇上却摆出一副唠家常的样子,

  “这个,不外乎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或者选贤能之人。”

  张廷玉怎么会说他看好哪个阿哥,又不是活腻了。

  “行了,你退下吧!这件事兹事体大,少不得朕要好好考虑。”

  “是。”

  皇上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再睁开眼睛时,却把奏折扔到地上。

  苏培盛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猫着腰把奏折拿起来,还吹了两口气,用袖子擦擦上面并不存在的浮灰。

  几个动作下来,自然看清了奏折上的字,原来是请皇上立太子的折子。

  “苏培盛,你说,朕要立太子吗?你觉得哪个好?”

  得嘞,送命题来了。

  苏培盛装傻,“阿哥们都是龙子凤孙,小的一个奴才,可不敢妄言。”

  “你嘴倒是挺严。”

  “摆驾,去景仁宫。”

  “嗻。”

  宜修没料到皇上会突然过来,一时之间,也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喝茶。”

  “九阿哥可好?”

  皇上问起了小儿子。

  最近天气不好,雨雪交织,九阿哥和十阿哥日日在一起,小哥俩都有些着凉。

  “他们都还好,就是还有病气,不能见皇上。”

  宜修看着皇上的脸色,斟酌的说道,“皇上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让他们都退下。”

  屋里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出去了,只留下苏培盛站在门口。

  宜修看到这阵仗脸上倒是自然,心却沉了下去。

  “你陪伴朕多年,有些事,朕也想问问你的意见。”

  “大臣们要朕立太子,弘治既长且嫡,大臣们都属意他。可朕…”

  皇上说到这里停顿了下,眼睛里露出几分温情来,握住宜修的手,“朕也十分喜爱弘安和弘毅。”

  “弘安也堪当大任。”

  “皇上。”

  宜修已经跪了下来,眼中充满了惊喜,“皇上如此重视弘安,臣妾实在喜不自胜。”

  “可是,礼法不可废。”

  宜修明显感觉到皇上的目光犹如实质,冷嗖嗖的,好像要把人的心剥开,看看里面是红的,还是黑的。

  “你不想让弘安当太子?”

  宜修膝行几步,和皇上靠着很近,手搭在皇上的膝盖上,“皇上是天子,您的意愿,就是上天的意愿。”

  “臣妾把您当做天,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皇上看了宜修好半天,才慢慢叹口气,“委屈你了,起来吧!”

  宜修不敢起身,“臣妾觉得,皇上什么时候立太子,想立谁,都是皇上的事。谁要想左右皇上,那就是狼子野心,想要干预朝政。”

  她有点委屈的落下泪来,“谁当太子都行,都是皇上的子嗣,皇上自有定夺。”

  “可臣妾,却想到这些人可能对皇上没有那么衷心,还是有点气愤。”

  皇上一开始就想试探下宜修,看她是不是贪权,没想到,最后几句话倒是触动了皇帝。

  权利这个东西,哪个皇帝不到驾崩之前,都不可能松手,这帮人想要从龙之功想疯魔了,朕的龙椅,也才坐稳没几年啊!

  “起来吧!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

  宜修这才起身,不好意思的笑笑,“让皇上见笑了。”

  皇上在这边试探宜修,永和宫里的博尔济吉特巴雅尔着急的问侍女,“查清楚了?确定是贤妃害我落的胎?”

  “小主,奴婢和贤妃宫里的染冬交好,处了这么长时间,她说小主您落了胎,贤妃在自己宫里,说了一句好。”

  巴雅尔恨得眉毛都要竖起,她之前说错了,这宫里没有比草原更好,一间屋子,就把人直接困死了。

  她想喝家乡的酥油茶,想骑着自己的马儿在草原狂奔,想念那里的一花一草。

  “小主,您要怎么办?”

  巴雅尔反问自己的侍女,“你还记不记得我父亲之前得了一个女子,长的千娇百媚,父亲特别喜欢她。”

  “草原上的王位继承全看王的心意,父亲想让三哥继承,结果没几天,那个女人就和三哥滚到草地上去了。”

  侍女想到二人的结果,都浑身发抖。

  王老了,要是早几年,没准就把不成器的儿子用鞭子抽一通,那个女人也可以赏给他。

  人老了,就多疑,心更黑,手更狠了。

  “父亲把两个人绑得死紧,拖在马后,只把他们的所有血肉全部磨没。”

  巴雅尔想起来,初时觉得残忍,现在却真的想这么做。

  “你说,贤妃最在意什么?”

  侍女脱口而出,“应该是四阿哥弘安。”

  “听说贤妃在王府时没了一个儿子,这是她第一个活着长大的儿子,肯定十分喜爱。”

  巴雅儿也觉得如此,“那这后宫之中,谁又最受宠呢?”

  “肯定是莞嫔娘娘呀!”

  巴雅尔拍手大笑,侍女吓得都想去捂住主子的嘴,这可不能大声说出来啊。

  宫里的戏法她博尔济吉特学不会,可这出戏,她偏要所有人上桌。

  自那日后,巴雅尔有事没事都要在宫中走动,她记性好,上百匹马儿,都能分得出来谁是谁的种。

  自然也记得住,紫禁城中这一条条宫道。

  甄嬛对巴雅尔的示好也心存警惕,可也没看对方做什么,又不能直接赶她出去,只得见招拆招。

  皇上自从上次试探过宜修后,可能觉得满意,之后也经常来用膳。

  弘安再是沉稳,立太子的风声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这么大的诱惑摆在眼前,要是开口说不要,那不成傻子了?

  他明白立了太子也说明不了什么,前一个太子二伯还没死呢。

  可心里还是希望母妃能为他争一争。

  虽然宜修跟儿子说现在不能站出来,弘安也不知道怎么了,他想起母妃对二哥那么好,想必是想二哥上位吧?

  真真是偏心。

  他才是母妃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