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五计划中期脉动-《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1863年的深秋。都灵首相府那间俯瞰城市的办公室里,气氛却与一年前的凝重焦灼截然不同。亚历山德罗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工厂烟囱冒出的滚滚白烟,听着隐约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冷峻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舒缓的线条。

  财政大臣保罗·里卡尔迪、商务大臣弗朗切斯科·马吉、以及公共工程大臣卢多维科·贝洛蒂正围在巨大的沙盘和图表前,向首相汇报“科斯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两年来的中期成果。沙盘上,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和闪烁的港口灯光模型,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工业领域,阁下,”马吉的声音带着振奋,“在关税保护(有限度提高进口工业品关税)和政府低息贷款、工业奖励基金的政策刺激下,成效显着。”

  他指着图表:“都灵:依托科斯塔集团的样板效应,新涌现了十五家中型机械厂,主要生产机床零部件、纺织机械、小型蒸汽机,部分甚至开始尝试仿制火车车厢。热那亚:造船业初露头角,三家船厂承接了沿海小型蒸汽货轮和海军辅助船只的订单,技术工人队伍在扩大。米兰:传统纺织业(尤其丝绸)焕发新生,引进了法国新式动力织机,工厂规模扩大,产品开始出口。同时,得益于伦巴第新发现的煤矿,三家小型化工厂(生产染料、肥皂、初级化肥)投产,虽然规模不大,但填补了空白。那不勒斯:在南方政策扶持下,也开始出现利用本地原料(羊毛、麻)的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罐头、橄榄油)。国家工业化,正在多点开花。”

  亚历山德罗微微颔首。工厂的轰鸣,是王国未来的心跳声。他拿起一份样品报告——来自米兰一家新厂的丝绸布料,质地和花色已不逊于法国货。

  “农业与商业,”马吉继续汇报,语气转为凝重中带着欣慰,“南方,在经历了年初的动荡和铁腕镇压后,局面已大为改观。在追加基建投入(道路、小型水利)和农业补贴(低价化肥、良种)的支撑下,《土地改良法》得以艰难但坚定地推进。虽然奥尔西尼侯爵之流仍在议会聒噪,但在地方上,抵抗力量被有效压制。”

  “截至本月,”马吉指着另一份数据,“国家已赎买并重新分配(以优惠贷款形式)近五十万公顷的荒地、劣地。成立了三百余个‘农业合作社’,覆盖近十万农户。科斯塔捐赠的新式犁具和化肥在试点区效果显着,小麦平均亩产提高了近三成。虽然距离富裕还很远,但像圣卢西亚村那样的赤贫和绝望,正在减少。商业流通也因道路改善和统一市场政策而活跃起来,南方城镇的集市开始出现北方的工业品和本地的农产品交换。匪患虽未根除,但在持续的军事清剿和‘以工换地’政策的感召下,规模已大幅缩减,活动范围被压缩到偏远山区。”

  亚历山德罗的目光扫过一张照片:南方某个合作社的农民第一次用新农具收割后,围着一小堆金黄的麦粒,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带着希望的笑容。这笑容,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南方的坚冰,正在缓慢但坚定地融化。

  “基建领域,阁下,成果最为直观。”公共工程大臣费拉里斯难掩激动,指向沙盘上蜿蜒的铁路模型,“得益于‘保底分红’债券的持续热销(尤其是在俘获奥舰和南方局势稳定后)以及英法资本的贷款到位,我们的‘钢铁动脉’进展神速。”

  “南北大动脉: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段已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热那亚港扩建一期工程完成,泊位和装卸能力翻倍。佛罗伦萨-佩鲁贾-罗马-那不勒斯段(不含罗马段)路基铺设已完成20%,预计1865年通车。届时,从都灵到那不勒斯,将由钢铁之路紧密相连。

  东西干线:米兰-都灵线-热那亚已通车至维罗纳边境(奥地利掌控威尼斯边境)。

  电报网:国家主干电报网(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已完全贯通。信息传递从过去的数周、数天,缩短到数小时。政府效率、军事指挥、商业信息流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地方电报支线也在快速延伸。”

  费拉里斯又指向几个沿海港口模型:“除了热那亚、那不勒斯,安科纳、巴里等重要中型港口的改造升级也在进行中,目标是形成覆盖半岛的高效海运网络。”

  沙盘上,灯光闪烁,铁路如龙,港口如珠。这幅景象,让亚历山德罗想起了穿越前见过的现代化交通图。虽然规模和技术不可同日而语,但那股蓬勃发展的脉动,却如此相似。

  “财政压力依然巨大,”保罗·里卡尔迪适时地补充,递上最新的财政简报,“债券利息、基建投入、工业补贴、军费、矿业公司前期投入…赤字仍在高位运行。但,税收(得益于工商业发展和统一市场)有了显着增长,关税收入也因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工业品增加而提升。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国家矿业公司托斯卡纳铁矿和伦巴第煤矿的首批产出已经开始销售,虽然利润尚薄,但未来可期。整体而言,财政状况在可控范围内,市场对国家债券的信心依然稳固。”

  亚历山德罗接过简报,快速浏览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赤字是悬顶之剑,但眼前的成果让他更有底气。他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些代表铁路、工厂、矿山的模型,仿佛能感受到王国肌体下奔涌的力量。

  “先生们,”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几位重臣,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近两年的成果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科斯塔计划’不是空中楼阁,它正一块块地垒砌着意大利复兴的基石。工业的星火、农业的复苏、基建的骨架、资源的曙光…这一切,都在艰难中破土而出。”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更深的凝重:“然而,这只是开始。南方的根基还不牢固,工业体系还很稚嫩,财政的弦依然紧绷,军队的改革尚未完成,地中海上强敌环伺…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大。但我们已初具雏形,有了继续前进的资本和底气。”

  “继续按计划推进,”亚历山德罗下达指令,“确保佛罗伦萨-佩鲁贾-那不勒斯段铁路按时通车,加速国家矿业公司的产能爬升和技术升级。密切监控南方土改和合作社的运营,防止回潮。财政部,开始着手研究一五计划下半期(1864-1866)的财政框架,目标:更侧重重工业(钢铁、造船)和海军力量。”

  “是,首相阁下。”众人齐声应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首相府的窗外,都灵的黄昏降临,但城市各处亮起的灯火和工厂区不灭的炉火,却昭示着这个新生王国前所未有的活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脉动,正强劲地跳动着,驱动着意大利这艘巨轮,驶向更加未知却也充满希望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