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希望殿堂与顽固坚冰-《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八月的都灵,阳光炽烈,却远不及都灵理工学院新校区落成典礼现场的气氛那般热烈沸腾。崭新的、采用当时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的教学楼群巍然矗立,红砖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巨大的拱窗和科林斯柱式彰显着理性与秩序的尊严。这里不再是一个依附于古老大学的工科系,而是一座独立的、旨在培养意大利未来工业脊梁的专门学府。

  亚历山德罗·科斯塔首相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望着台下那片整齐排列、身穿统一深色制服、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与昂扬斗志的年轻面孔——理工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代表。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意大利各个阶层和地区,是《义务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即将投身于这个国家如火如荼的工业化浪潮之中。

  “先生们,未来的工程师们,意大利的建设者们。”亚历山德罗的声音通过简易扩音装置传遍广场,清晰而有力,带着难得的、发自内心的激赏,“今天,我们不仅仅是在庆祝几座新建筑的落成,更是在庆祝一种新力量的诞生。一种将知识转化为钢铁、将计算化为桥梁、将创意变为动力的力量。”

  他挥手指向远方隐约可见的工厂烟囱和听到的火车汽笛声:“看看你们的周围。铁路在你们设计的图纸上延伸,轮船在你们计算的浮力中航行,机器在你们绘制的蓝图中轰鸣。都灵理工学院就是孕育这种力量的摇篮,你们在这里学到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原理,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建设一个新意大利的基石和工具。”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年轻学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使命感。亚历山德罗继续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铺设了国家的筋骨。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要为之注入更强健的肌肉和更先进的神经,而这离不开你们——掌握着科学钥匙的人。我希望你们走出校门后,不仅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更要成为创新的先驱,产业的骨干,国家进步的推动者。都灵、米兰、热那亚、乃至未来的威尼斯、那不勒斯的工厂和实验室,正虚位以待,等待你们去大显身手。”

  他亲自为首批优秀毕业生颁发了印有王国徽章和理工学院标志的毕业证书和工程师徽章。仪式结束后,他在校长和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崭新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及配备了最新式绘图仪和模型的教学工坊。看着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埋头钻研的学生,亚历山德罗深感欣慰。教育的投资,正在结出第一批果实。这些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头脑,将是意大利追赶欧洲列强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离开理工学院那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返回到都灵权力核心的首相府,现实的冰冷与顽固立刻扑面而来。

  下午的内阁会议,气氛截然不同。议题聚焦于《二五计划》中关于深化行政与司法改革的部分。

  “首相阁下,”司法大臣菲诺基亚罗面带疲惫地汇报,“《统一民法典》草案在地方法官和法学界遇到的阻力超乎想象。那些习惯了依据各地古老习惯法、甚至教会法规判案的地方法官,对新法典的排斥情绪强烈。他们抱怨条文‘过于理性’、‘缺乏人情味’、‘颠覆传统’。在南方某些地区,推行几乎停滞。”

  内政大臣法拉利紧接着发言,语气更加严峻:“行政改革更是举步维艰。内政部和特别调查局虽然查处了几个腐败大案,震慑了一时,但官僚系统的惰性和抵抗是系统性的。‘绩效考核制度’遭到几乎所有部门中层官僚的软抵抗,报表敷衍了事,数据弄虚作假。‘跨部门轮岗’被嘲笑为‘流放’,被轮换的官员消极怠工,甚至暗中破坏新部门的工作。地方保护主义更是根深蒂固,许多北方官员不愿去南方任职,南方的地方势力则拼命阻挠北方派去的‘改革派’官员开展工作。他们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同盟,阳奉阴违,处处设卡。”

  财政大臣保罗·里奇也补充道:“压缩非必要开支,尤其是裁撤冗余部门和人员,几乎触动所有人的奶酪。相关的议员说客几乎踏破了财政部和各部的门槛。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触碰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式。阻力空前巨大。”

  亚历山德罗面色冷峻地听着汇报。他深知,比起修建铁路和工厂,这种触及灵魂和既得利益的制度改革,才是真正艰难的攻坚战。技术可以引进,资金可以筹措,但改变人的观念和打破固化的利益链条,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和更强大的政治意志。

  “阻力大,就不改了吗?”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正是因为难,才说明它必要。行政效率低下、司法不统一,是滋生腐败、阻碍发展、离析国家的毒瘤,必须坚持下去。”

  他下达指令:“司法部加大对新法典的宣讲和法官培训力度。选取几个典型案件,用新法典进行审判,将判例和好处通过《复兴报》广泛宣传,让民众看到新法的公正与效率。特别调查局的工作重心,从查处单个贪腐案,转向彻查系统性抵抗改革、阳奉阴违的官僚体系。抓几个消极抵抗绩效考核、破坏轮岗制度的典型,严厉惩处,以儆效尤。对于那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考虑成立跨部门的‘特别行政督导组’,直接对我负责,强力推行改革政策。保罗,预算必须坚持,该裁撤的部门,顶着压力也要裁。告诉那些说客,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但眉宇间也透露出一丝疲惫。触动灵魂的变革,远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南方卡拉布里亚省的紧急报告被送了进来,是内政部驻当地专员的密报。亚历山德罗展开一看,心情更加沉重。

  报告显示,尽管南方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公路)有所改善,土改也让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但根本性问题并未解决。北方的工业布局吸引了大部分投资和就业,南方依然缺乏足够的工厂来吸纳剩余劳动力。许多获得土地的农民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收成仅够糊口,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极易再次陷入贫困。更令人担忧的是,原本已渐趋平息的土匪活动,近期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报告提到,一股新的、更具组织性的匪帮(疑似由残余旧匪和部分走投无路的流民组成)开始在山区活动,袭击落单的旅客、小规模的运输队,甚至威胁合作社交“保护费”。

  “……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年轻人,无所事事,极易被土匪或地方黑帮裹挟。基建改善了交通,但也方便了土匪流窜。表面平静下,暗流汹涌。根源在于缺乏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报告最后写道。

  亚历山德罗将报告传给几位大臣传阅,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凝重。南方,这块王国的伤疤,仅仅依靠基建和有限土改,似乎无法真正治愈。它需要更根本的解决方案——系统的工业转移、大规模的就业创造、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而这,远非一朝一夕之功,也远远超出了《二五计划》当前所能覆盖的范畴。

  希望的殿堂与顽固的坚冰,发展的光芒与南方的阴影,在这一天,如此清晰地并置于亚历山德罗的面前。前路漫漫,改革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