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踩着一块边缘锋利的青灰色岩石,鞋底传来冰凉的触感。
晏辰正蹲在不远处,手指戳着地上一团软乎乎、还带着湿泥的肉粉色物体,那东西竟微微蠕动了一下。
“晏辰,你看这云雾缭绕得跟加了十层滤镜似的,”阿楚扯了扯被雾气打湿的袖口,“不用问,咱们肯定是掉进《女娲造人》的世界了。”
晏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视线越过阿楚肩头,望向不远处那个身形庞大、面容模糊的身影。
那身影正用手揉捏着面前的黄土,每一次抬手,都有几个小小的、不成形的“人”跌落在地,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还有一个脑袋直接长在了肚子上。
“原来传说中的女娲造人,合格率这么低。”晏辰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
阿楚踮起脚尖,努力看清那些“残次品”的模样,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抽象派艺术大师的作品。”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橡皮泥。
“你说,咱们帮女娲优化一下产品?”
晏辰挑眉,显然觉得这个主意很有趣。
两人蹑手蹑脚地靠近女娲,尽量不发出声音。
女娲似乎并未察觉他们的存在,依旧专注地进行着她的创造。
阿楚打开橡皮泥袋子,用现代工艺捏了一个比例匀称、五官精致的小人,还特意给她扎了两个丸子头。
晏辰则捏了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现代人”,神态一丝不苟。
他们把捏好的橡皮泥小人悄悄放在女娲刚造好的那批“原住民”旁边。
下一秒,女娲低头时,目光扫过那两个格格不入的小东西,动作明显顿了一下。
她伸出巨大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丸子头小人。
阿楚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女娲又戳了戳西装小人,然后抬起头,对着天空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叹息。
“她好像在困惑。”阿楚小声说。
晏辰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或许,我们打破了她的创作惯性。”
就在这时,那些原本软趴趴的泥人突然开始变化,尤其是靠近橡皮泥小人的几个,竟然慢慢挺直了腰杆,甚至有模有样地模仿起丸子头的发型和西装的站姿。
女娲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不是愤怒,也不是喜悦,更像是一种……释然?
“我好像get到了什么,”阿楚若有所思,“难道女娲造人,其实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进化实验?”
晏辰点头,目光落在女娲身后那座巨大的、类似熔炉的东西上,里面似乎翻滚着不是岩浆,而是某种亮晶晶的液体。
“而且,我怀疑她不是孤军奋战。”
他指了指熔炉旁边散落的几块金属碎片,上面刻着的花纹,绝不是自然形成的。
阿楚凑近看了看,突然“哇哦”一声。
“这纹路,有点像电路板啊。”
女娲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注视,缓缓转过身。
她的面容依旧模糊,但阿楚和晏辰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们,来自‘外面’?”
女娲的声音像是由无数人叠加而成,震得阿楚耳朵嗡嗡作响。
阿楚下意识地冒出一句:“Yep!”
女娲明显愣了一下。
晏辰赶紧接过话头:“我们只是路过的旅人,无意中闯入此地,绝无冒犯之意。”
女娲沉默了片刻,巨大的手掌轻轻拂过那些正在模仿的泥人。
“也好,”她突然说,“一成不变,本就不是‘生’的意义。”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原来,女娲早就知道自己的造物存在局限,他们的出现,反而给了她新的灵感。
那些金属碎片,后来被证实是某种记录装置,女娲一直在观察和记录不同形态的“生命”可能性。
所谓的“造人”,远不止捏土那么简单。
离开的时候,阿楚偷偷把那两个橡皮泥小人揣进了包里。
“说不定以后能升值呢。”她冲晏辰眨眨眼。
晏辰捏了捏她的脸颊:“就你机灵。”
阿楚拍掉他的手,哼了一声:“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女朋友。”
一阵风吹过,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
再次站稳时,耳边传来阵阵丝竹之声,鼻尖萦绕着浓郁的脂粉气。
阿楚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又看了看远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人们,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吧,《烽火戏诸侯》,咱们来了。”
晏辰正抬头望着城楼上那对显眼的身影,周幽王正搂着褒姒,笑得一脸宠溺。
“你说,咱们要不要去提醒一下,这烽火台可不是用来玩的?”阿楚拽了拽晏辰的袖子。
晏辰摇头:“你觉得周幽王会信两个穿得像乞丐的人说的话吗?”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型望远镜,递给阿楚。
“看看褒姒的表情。”
阿楚接过望远镜,对准城楼上的女子。
褒姒确实在笑,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嘲讽?
“不对劲啊,”阿楚放下望远镜,“她好像不是因为烽火笑的。”
晏辰指了指周幽王手里的那个烽火台模型,那是他特意为博褒姒一笑做的玩具。
“可能,她笑的是这个。”
就在这时,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
浓烟升起,远处的诸侯们果然如历史记载般,带着军队匆匆赶来。
当他们发现只是一场闹剧时,脸上的愤怒显而易见。
阿楚看着这一幕,突然说:“我要是诸侯,也得气炸了。”
晏辰却注意到一个细节,有几位诸侯在转身离开时,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绝不仅仅是愤怒。
“事情没那么简单,”晏辰低声说,“你看那几位老诸侯,他们的军队虽然来了,但阵型散乱,根本不像紧急出兵的样子。”
阿楚再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好像……他们早就知道这是一场闹剧?
褒姒在城楼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笑容里的嘲讽更浓了。
“她肯定知道什么。”阿楚笃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阿楚和晏辰想尽办法接近褒姒,却都被周幽王挡了回来。
周幽王似乎把褒姒当成了隔绝外界的屏障,只要能让她留在自己身边,什么都愿意做。
直到有一天,阿楚在御花园的角落里,捡到了一块刻着字的玉佩。
上面只有两个字:“归位”。
“这是什么意思?”阿楚拿着玉佩问晏辰。
晏辰看着那两个字,眉头紧锁。
“我怀疑,褒姒的身份不简单。”
他想起史书里关于褒姒来历的记载,说是宫女生下的妖女,可哪有妖女会有如此清醒的眼神?
就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褒姒的贴身侍女找到了他们。
“我家娘娘,请二位过去一叙。”
侍女的表情很平静,不像对待普通人那样恭敬,也没有敌意。
阿楚和晏辰跟着侍女来到褒姒的寝宫,发现这里布置得异常简单,和她宠妃的身份极不相称。
褒姒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面铜镜,却没有照自己,而是对着窗外的天空。
“你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吧?”褒姒转过身,开门见山地问。
阿楚和晏辰都有些惊讶。
“你怎么知道?”阿楚忍不住问。
褒姒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铜镜。
“这面镜子,是我偶然得到的‘天外之物’,”她解释道,“它能映照出‘异常’的存在,你们身上的‘异常’,太明显了。”
晏辰明白了。
所谓的“烽火戏诸侯”,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
“你故意让周幽王点燃烽火,是为了看清哪些诸侯有异心?”
褒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没错,”她说,“周幽王昏庸,但天下不能乱,我必须知道,哪些人值得托付。”
阿楚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褒姒的笑,是笑周幽王的愚蠢,也是笑那些明知是计却不得不来的诸侯的无奈。
“那‘归位’是什么意思?”阿楚拿出玉佩。
褒姒看到玉佩,脸色微变。
“看来,他们还是找来了。”
她叹了口气,解释道,自己其实是某个古老部族的后裔,这个部族世代守护着一件能稳定时空的神器,而她,就是这一代的守护者。
周幽王得到她,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刻意安排,想通过控制她来夺取神器。
“‘归位’,就是让我放弃抵抗,把神器交出去。”褒姒的语气带着一丝决绝,“但我不能那么做。”
阿楚和晏辰这才明白,烽火戏诸侯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关于时空稳定的秘密战争。
周幽王,不过是被推到前台的棋子。
几天后,当周幽王再次想点燃烽火时,褒姒突然阻止了他。
“不必了,”她淡淡地说,“该看清楚的,我都看清楚了。”
周幽王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了她的话。
那些原本准备再次看戏的诸侯,收到消息后,反应各异。
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则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阿楚和晏辰知道,历史的轨迹,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然改变。
离开的那天,褒姒送给他们一块小小的水晶。
“它能在危急时刻,帮你们屏蔽‘异常’的气息。”
阿楚接过水晶,真诚地说:“谢谢你,褒姒,你比史书上写的,厉害多了。”
褒姒笑了笑:“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是吗?”
一阵眩晕过后,阿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堆满竹简的房间里。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酒气。
晏辰正蹲在地上,研究着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砚台。
“这是……《王献之练字》?”阿楚看着墙上挂着的几幅字,虽然不懂书法,也觉得气韵非凡。
晏辰点点头,指着砚台上残留的墨渍:“你看这墨的浓度,绝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推门进来,他穿着宽松的长袍,手里拿着一支笔,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
正是王献之。
他看到阿楚和晏辰,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你们是谁?怎么会在我书房里?”
阿楚赶紧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我们是远方来的学子,久闻王先生大名,特意来拜访,没想到唐突了。”
王献之显然不信,但也没过多追究,只是挥了挥手:“我要练字,你们自便吧,别打扰我。”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纸,蘸了蘸墨,提笔就写。
阿楚和晏辰凑过去看,只见他笔下的字龙飞凤舞,却又不失章法,确实有“书圣”之子的风范。
“哇,真人版书法秀啊。”阿楚小声对晏辰说,“比看纪录片带感多了。”
晏辰轻笑:“你要是
晏辰正蹲在不远处,手指戳着地上一团软乎乎、还带着湿泥的肉粉色物体,那东西竟微微蠕动了一下。
“晏辰,你看这云雾缭绕得跟加了十层滤镜似的,”阿楚扯了扯被雾气打湿的袖口,“不用问,咱们肯定是掉进《女娲造人》的世界了。”
晏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视线越过阿楚肩头,望向不远处那个身形庞大、面容模糊的身影。
那身影正用手揉捏着面前的黄土,每一次抬手,都有几个小小的、不成形的“人”跌落在地,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还有一个脑袋直接长在了肚子上。
“原来传说中的女娲造人,合格率这么低。”晏辰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
阿楚踮起脚尖,努力看清那些“残次品”的模样,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抽象派艺术大师的作品。”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橡皮泥。
“你说,咱们帮女娲优化一下产品?”
晏辰挑眉,显然觉得这个主意很有趣。
两人蹑手蹑脚地靠近女娲,尽量不发出声音。
女娲似乎并未察觉他们的存在,依旧专注地进行着她的创造。
阿楚打开橡皮泥袋子,用现代工艺捏了一个比例匀称、五官精致的小人,还特意给她扎了两个丸子头。
晏辰则捏了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现代人”,神态一丝不苟。
他们把捏好的橡皮泥小人悄悄放在女娲刚造好的那批“原住民”旁边。
下一秒,女娲低头时,目光扫过那两个格格不入的小东西,动作明显顿了一下。
她伸出巨大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丸子头小人。
阿楚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女娲又戳了戳西装小人,然后抬起头,对着天空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叹息。
“她好像在困惑。”阿楚小声说。
晏辰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或许,我们打破了她的创作惯性。”
就在这时,那些原本软趴趴的泥人突然开始变化,尤其是靠近橡皮泥小人的几个,竟然慢慢挺直了腰杆,甚至有模有样地模仿起丸子头的发型和西装的站姿。
女娲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不是愤怒,也不是喜悦,更像是一种……释然?
“我好像get到了什么,”阿楚若有所思,“难道女娲造人,其实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进化实验?”
晏辰点头,目光落在女娲身后那座巨大的、类似熔炉的东西上,里面似乎翻滚着不是岩浆,而是某种亮晶晶的液体。
“而且,我怀疑她不是孤军奋战。”
他指了指熔炉旁边散落的几块金属碎片,上面刻着的花纹,绝不是自然形成的。
阿楚凑近看了看,突然“哇哦”一声。
“这纹路,有点像电路板啊。”
女娲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注视,缓缓转过身。
她的面容依旧模糊,但阿楚和晏辰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们,来自‘外面’?”
女娲的声音像是由无数人叠加而成,震得阿楚耳朵嗡嗡作响。
阿楚下意识地冒出一句:“Yep!”
女娲明显愣了一下。
晏辰赶紧接过话头:“我们只是路过的旅人,无意中闯入此地,绝无冒犯之意。”
女娲沉默了片刻,巨大的手掌轻轻拂过那些正在模仿的泥人。
“也好,”她突然说,“一成不变,本就不是‘生’的意义。”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原来,女娲早就知道自己的造物存在局限,他们的出现,反而给了她新的灵感。
那些金属碎片,后来被证实是某种记录装置,女娲一直在观察和记录不同形态的“生命”可能性。
所谓的“造人”,远不止捏土那么简单。
离开的时候,阿楚偷偷把那两个橡皮泥小人揣进了包里。
“说不定以后能升值呢。”她冲晏辰眨眨眼。
晏辰捏了捏她的脸颊:“就你机灵。”
阿楚拍掉他的手,哼了一声:“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女朋友。”
一阵风吹过,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
再次站稳时,耳边传来阵阵丝竹之声,鼻尖萦绕着浓郁的脂粉气。
阿楚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又看了看远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人们,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吧,《烽火戏诸侯》,咱们来了。”
晏辰正抬头望着城楼上那对显眼的身影,周幽王正搂着褒姒,笑得一脸宠溺。
“你说,咱们要不要去提醒一下,这烽火台可不是用来玩的?”阿楚拽了拽晏辰的袖子。
晏辰摇头:“你觉得周幽王会信两个穿得像乞丐的人说的话吗?”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型望远镜,递给阿楚。
“看看褒姒的表情。”
阿楚接过望远镜,对准城楼上的女子。
褒姒确实在笑,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嘲讽?
“不对劲啊,”阿楚放下望远镜,“她好像不是因为烽火笑的。”
晏辰指了指周幽王手里的那个烽火台模型,那是他特意为博褒姒一笑做的玩具。
“可能,她笑的是这个。”
就在这时,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
浓烟升起,远处的诸侯们果然如历史记载般,带着军队匆匆赶来。
当他们发现只是一场闹剧时,脸上的愤怒显而易见。
阿楚看着这一幕,突然说:“我要是诸侯,也得气炸了。”
晏辰却注意到一个细节,有几位诸侯在转身离开时,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绝不仅仅是愤怒。
“事情没那么简单,”晏辰低声说,“你看那几位老诸侯,他们的军队虽然来了,但阵型散乱,根本不像紧急出兵的样子。”
阿楚再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好像……他们早就知道这是一场闹剧?
褒姒在城楼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笑容里的嘲讽更浓了。
“她肯定知道什么。”阿楚笃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阿楚和晏辰想尽办法接近褒姒,却都被周幽王挡了回来。
周幽王似乎把褒姒当成了隔绝外界的屏障,只要能让她留在自己身边,什么都愿意做。
直到有一天,阿楚在御花园的角落里,捡到了一块刻着字的玉佩。
上面只有两个字:“归位”。
“这是什么意思?”阿楚拿着玉佩问晏辰。
晏辰看着那两个字,眉头紧锁。
“我怀疑,褒姒的身份不简单。”
他想起史书里关于褒姒来历的记载,说是宫女生下的妖女,可哪有妖女会有如此清醒的眼神?
就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褒姒的贴身侍女找到了他们。
“我家娘娘,请二位过去一叙。”
侍女的表情很平静,不像对待普通人那样恭敬,也没有敌意。
阿楚和晏辰跟着侍女来到褒姒的寝宫,发现这里布置得异常简单,和她宠妃的身份极不相称。
褒姒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面铜镜,却没有照自己,而是对着窗外的天空。
“你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吧?”褒姒转过身,开门见山地问。
阿楚和晏辰都有些惊讶。
“你怎么知道?”阿楚忍不住问。
褒姒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铜镜。
“这面镜子,是我偶然得到的‘天外之物’,”她解释道,“它能映照出‘异常’的存在,你们身上的‘异常’,太明显了。”
晏辰明白了。
所谓的“烽火戏诸侯”,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
“你故意让周幽王点燃烽火,是为了看清哪些诸侯有异心?”
褒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没错,”她说,“周幽王昏庸,但天下不能乱,我必须知道,哪些人值得托付。”
阿楚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褒姒的笑,是笑周幽王的愚蠢,也是笑那些明知是计却不得不来的诸侯的无奈。
“那‘归位’是什么意思?”阿楚拿出玉佩。
褒姒看到玉佩,脸色微变。
“看来,他们还是找来了。”
她叹了口气,解释道,自己其实是某个古老部族的后裔,这个部族世代守护着一件能稳定时空的神器,而她,就是这一代的守护者。
周幽王得到她,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刻意安排,想通过控制她来夺取神器。
“‘归位’,就是让我放弃抵抗,把神器交出去。”褒姒的语气带着一丝决绝,“但我不能那么做。”
阿楚和晏辰这才明白,烽火戏诸侯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关于时空稳定的秘密战争。
周幽王,不过是被推到前台的棋子。
几天后,当周幽王再次想点燃烽火时,褒姒突然阻止了他。
“不必了,”她淡淡地说,“该看清楚的,我都看清楚了。”
周幽王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了她的话。
那些原本准备再次看戏的诸侯,收到消息后,反应各异。
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则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阿楚和晏辰知道,历史的轨迹,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然改变。
离开的那天,褒姒送给他们一块小小的水晶。
“它能在危急时刻,帮你们屏蔽‘异常’的气息。”
阿楚接过水晶,真诚地说:“谢谢你,褒姒,你比史书上写的,厉害多了。”
褒姒笑了笑:“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是吗?”
一阵眩晕过后,阿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堆满竹简的房间里。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酒气。
晏辰正蹲在地上,研究着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砚台。
“这是……《王献之练字》?”阿楚看着墙上挂着的几幅字,虽然不懂书法,也觉得气韵非凡。
晏辰点点头,指着砚台上残留的墨渍:“你看这墨的浓度,绝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推门进来,他穿着宽松的长袍,手里拿着一支笔,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
正是王献之。
他看到阿楚和晏辰,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你们是谁?怎么会在我书房里?”
阿楚赶紧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我们是远方来的学子,久闻王先生大名,特意来拜访,没想到唐突了。”
王献之显然不信,但也没过多追究,只是挥了挥手:“我要练字,你们自便吧,别打扰我。”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纸,蘸了蘸墨,提笔就写。
阿楚和晏辰凑过去看,只见他笔下的字龙飞凤舞,却又不失章法,确实有“书圣”之子的风范。
“哇,真人版书法秀啊。”阿楚小声对晏辰说,“比看纪录片带感多了。”
晏辰轻笑:“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