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泻药、封王的贺礼-《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

  另一边,返回奉天殿的朱元璋,嘴角依旧噙着一丝笑意,可心里那点面子账还没算完,

  这口气他必须挣回来!

  当即,他传旨召毛骧进殿。

  毛骧刚一跪下,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毛骧,

  咱找你来是让你出主意的!

  那几个逆子欺辱咱太甚,这口气咱咽不下去,必须好好报复一次!

  你给咱想想,怎么才能出了气?”

  毛骧一听要让他出计策整治朱宸宇,顿时吓得一哆嗦,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连连叩首:

  “上位,

  臣就是个粗人,哪懂什么计策?

  还请上位恕罪!”

  看着他这副畏首畏尾的样子,朱元璋瞬间就猜到了他的心思,无非是怕得罪皇子,尤其是受宠的朱宸宇。

  他重重冷哼一声,没好气地摆手:

  “行了,滚吧!

  没用的东西,还是咱自己想办法!”

  说罢,朱元璋大大咧咧地坐回龙椅,侧身倚在扶手上,一只手撑着脑袋,双眼无神地望着空旷的大殿,琢磨起报复的法子来。

  可左思右想,一时半会儿也没琢磨出像样的对策。

  日子就这么平静过了几天,转眼就到了皇子们的受封大典。

  大典前一日,朱元璋忽然在养心殿里拍案而起,止不住地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兴奋地搓手:

  “咱想到了!咱想到了!

  你们这几个逆子等着,咱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你们也尝尝出糗的滋味!

  哈哈哈哈!”

  一旁的太监宫女们见他笑得略显疯魔,个个吓得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

  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敛了笑意,趁着夜色悄悄摸去了太医院。

  太医们见到皇帝深夜驾临,一个个惊得脸色煞白,活像见了鬼,那日皇帝当众出糗的狼狈场景,还有扑面而来的阴影,至今都是他们的噩梦。

  可碍于君臣名分,众人还是连忙跪下行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直接召集了十几名心腹太医,开门见山道:

  “咱那日的事,想必你们都清楚,是被那几个逆子摆了一道。

  今日找你们,是想让你们也给咱配一份泻药。”

  他顿了顿,补充道:

  “但咱有要求,

  这药得跟老五那小子配的一样,既能让他们出糗,又不能伤了身子。

  老五上次给咱用的就不错,

  虽说当时狼狈,可第二天起来啥不适感都没有,这种药你们能配出来吗?”

  话音落下,太医们面面相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这分明是揭他们的伤疤!

  可皇帝有令,他们哪敢违抗,

  只能硬着头皮齐声应道:

  “臣等遵旨!”

  朱元璋离开太医院时,怀里揣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瓷瓶,模样和朱肃当初用的几乎一模一样。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瓷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这才慢悠悠返回了后宫。

  第二日,受封大典如期举行,朝中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

  朱宸宇一早便被马皇后揪着耳朵催着洗漱妥当,和朱棡、朱棣、朱肃一起候在殿外。

  此外,还有被朱棡救下的临安公主与永嘉公主,

  也身着华服,乖巧地站在皇子们身旁,一同等候大典开始。

  这次的受封大典,大体循着历史轨迹进行:朱宸宇被封为秦王,朱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肃为吴王,临安、永嘉两位公主的封号亦正式敲定。

  几人的封地也一并公布,朱棡的封地定在太原,朱棣在北平,朱肃在开封。

  当满朝文武都翘首等着朱宸宇的封地时,龙椅上的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慢悠悠道:

  “二皇子朱宸宇的封地,咱暂时没定。

  倒不是亏待他,实在是没寻着合适的,这事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他抬眼看向朱宸宇,见这儿子小脸气得圆鼓鼓的,心里美得不行,又补了句:

  “宇儿你放心,

  咱给你立个承诺,最多两年,必给你选一块上好的封地。”

  说完,朱元璋那眼神明晃晃带着,还不赶紧谢恩的得意。

  朱宸宇这会儿都快气炸了!

  他盼着封王,核心就是为了封地,只要有了封地,再跟马皇后软磨硬泡一番,逃离应天府的计划就能成。

  可朱元璋倒好,封了王却不给封地,还把他的后路堵得死死的,让他连发难的由头都没有,居然还敢等着他谢恩?

  这简直是叔可忍!婶子忍不了!

  朱宸宇冷哼一声,转身就打算走。

  朱棡、朱棣、朱肃三人见状,二话不说就跟了上去。

  “哼!你们四个逆子!”

  朱元璋见状,顿时沉了脸,

  “咱都给你们封王赐地了,连句谢恩都没有?

  这还有没有礼法了!”

  朱标见场面要僵,连忙沉声喝道:

  “二弟、三弟、四弟、五弟,给我站住!”

  朱宸宇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

  “大哥,何事?”

  朱标快步走到他身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劝道:

  “二弟,

  不管你心里多不乐意,也不管你跟父皇私下怎么闹,这是朝堂之上,该有的礼节不能少,谁也不能开这个先河。

  这是大哥的要求,也算请求,你就当给大哥个面子。”

  听着朱标的话,朱宸宇强压下心头的不忿,重重点头。他率先转向龙椅上的朱元璋,拱手道:

  “儿臣谢过父皇。”

  朱棡、朱棣、朱肃三人紧随其后,齐声拱手:

  “儿臣们谢过父皇。”

  朱元璋顿时咧着嘴哈哈大笑,冲身旁的小太监递了个眼色。

  那小太监吓得额头冷汗直冒,直到朱元璋轻哼一声,才慌忙回过神,尖着嗓子唱喏:

  “陛下有旨,

  二皇子朱宸宇、三皇子朱棡、四皇子朱棣、五皇子朱肃,上前领赏谢恩!”

  四人虽不情愿,还是缓缓走上前。

  这时,朱元璋的贴身太监一挥手,四名小太监各端着一个托盘上前,托盘里都摆着一杯酒水。

  朱元璋笑盈盈地说道:

  “好好好,都是咱的好儿子。

  你们谢恩,咱也得有赏赐。

  来来来,这是咱珍藏多年的好酒,每人喝一杯,就算是咱给你们的封王贺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