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年前最后一个赶集日-《离开山区?不,我要留下来》

  陆城点点头,

  “好好干,望再接再厉。”

  随手又给其他人画起饼来:

  “你们也是,所有人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做事的人。”

  陆城顺便把放假的事和年后开工的事也给说了,把事情说完,招呼牛马们干饭。

  说再多也没用。

  说点牛马们关心的就行。

  比如上下班时间,工资调整,放假时间,福利等。

  其他的她们根本不关心也不在意。

  今天准备的饭菜还是那么丰盛,因为人有点多,每个菜都是用小盆装的。

  几个菜把餐桌摆的满满当当。

  红烧金枪鱼,酸汤猪脚,麻辣牛肉,爆炒老母鸡,猪肘子,烤鸭,烤全羊,精品小青瓜等等。

  相当的丰盛。

  随着陆城一声令下,所有人和老母猪进食一样,哼哧哼哧干了起来。

  填饱肚子,陆城第一个跑路,残局让祝清雅和沈佳她们收拾就行。

  回去的路上,陆城默默计算这个月的收入。

  两个门店营业额21.7万。

  炒股赚了20万出头。

  稿费有两万多点。

  因为脑洞够大,题材够新颖,更新也稳定,所以吸引了不少读者,稿费加上其它乱七八糟的收入刚好有两万出头。

  他后面七十万梭哈的那支股票,交易量还可以,这几天下来没亏,反而赚了三千多块。

  他摆摊的卖兔子的和其他品类的收入差不多有三千块。

  三千加三千多加两万多加二十万加二十一万七——

  总收入差不多四十五万这个样子。

  至于开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工资发了七八千出去,买食堂的设备五万,加上两万块押金,平土方的一万出头,收猪草大概两三百块。

  总的有七八万了。

  好像也不少哈!

  年关,东西卖出去的速度有点快,差不多两天就要补一次货,所以陆城这几天基本都是在市场这边帮忙。

  他每天就守着自己的小摊,店里需要补货他在下楼去搬上来就行。

  他小摊卖的品类也不多,就兔子和各种水果,每天随便拿两箱出来和兔子一起卖。

  时间来到年前最后一个赶集的日子。

  今天街上的人流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都是人挤人的状态,国道上,街道上,还有陆城开的免费市场里。

  是人,全都是人。

  昨晚陆城给了王秀娟一千块买年货,给陆政三百,这是他上个月的工资,接着给李小虎和陆圆圆每人二百,让她们今天跟王秀娟来街上买新衣服。

  而他自己早上天蒙蒙亮就骑车来街上了。

  带着老黄来仓库把库存全部搬店里,不出意外,今天肯定能狠狠清一波库存。

  接着把小摊支起来,把兔子和今天卖的苹果摆好。

  时间也来到了八点钟。

  街上人流量开始暴增,十点钟不到,街上就已经人挤人了。

  来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单纯来逛逛的,整个乡镇的百姓都汇聚了过来。

  陆城小摊位前面,人来人往,他拿出来的三箱苹果,两个小时不到就全部卖完了。

  小兔子也卖了几只。

  时间来到十一点的时候,黄平那里忙不过来了。

  主要是排队来他那里卖东西的人太多了,摊位前的队伍已经排到市场门口去。

  没办法,只能找陆城帮忙。

  “老板……”

  陆城摆摆手,把没卖出去的小兔子提到店里柜台旁边放着,让苏子萱看着一点。

  随后从抽屉里点了两万块现金出来,朝黄平在的摊位走去。

  朝黄平说道:

  “你来给他们过秤,我来记账数钱。”

  “好的。”

  黄平擦擦额头的汗水,接着忙碌。

  刚好轮到一个大概二十多岁的女人,她胸前背着一个孩子,脚边放着一袋八九十斤的大米。

  手上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黄平问:

  “价格都知道吧?哪年的米?”

  “知道,是今年的新米,剥了壳的。”

  “我看看。”

  老黄打开袋子,把手深深插进去,在底部随便抓了几粒米出来,看了一下成色,又塞进嘴里咬了一下。

  口感和味道都对。

  开始给女人过秤。

  “85斤。”

  “嗯。”

  老黄抬手朝陆城示意了一下,“去他那里拿钱,85斤,今年的新米。”

  女人朝陆城走来,陆城快速把账记好,点了81块给女人递过去。

  “姐,今年新米是九毛五一斤,85斤就是80块7毛5,这是81块不用找。”

  女人接过钱,满脸感激。

  “谢谢,谢谢你们。”

  “没关系的,你慢走。”

  女人牵着孩子的手转身离开。

  她是辖区内一个村里的,离镇上差不多有二十公里,早上天没亮就背着米带着孩子出发。

  一路走走停停,十点多的时候才到的镇上,她是准备街上自己慢慢卖的,可看了一圈,国道两边全是卖米和家畜的。

  她知道,就是卖到天黑,估计一斤米都卖不出去。

  自己还带着两个孩子,哪里等的起。

  她以前来赶集的时候知道街上新开了个市场,大米和家畜他们都收。

  于是她就提着米加入排队的队伍里。

  当拿到陆城递来的81块钱,她心里委屈的差点没哭出来,她也才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啊!男人出去打工不回来就算了,一分钱也没寄回来。

  家里公公婆婆不管事。

  屋里两个半大孩子,不可能过年其他孩子都有新衣服新鞋子,而自己的孩子没有,那得多可怜!

  今天是年前最后一天赶集的日子,她堵着一口气,大早上,自己背着米带着孩子来街上换钱给孩子买衣服。

  早上一路走来,她眼角就没干过。

  也幸亏镇上有个收米的老板,不然她都不知道这年应该怎么过。

  刚从市场挤出来,儿子拉着她的手怯生生开口:

  “妈妈,饿。”

  女人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啦啦的流了出来。

  哽咽着擦了把泪水说道:

  “大宝乖,妈妈带你去买吃的。”

  ————

  送走女人,陆城和黄平继续忙碌。

  下一个是个七十多的老爷子,他牵着孙子的手,提着两只大公鸡,等着黄平给他过秤。

  大公鸡有9斤多点,这个不是土鸡,是那种肉鸡,过年市场价在11块到12块一斤。

  陆城的市场收购价是9块一斤,卖是10块钱一斤。

  “爷,两只鸡有十九斤七两,算你二十斤,去旁边拿钱。”

  “好,好的,谢谢。”

  老爷子牵着孙子站到陆城桌子前面。

  陆城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开口:

  “爷,我们这里鸡是九块一斤收,你的两只鸡有20斤,总的是180块,你算一下对不对?”

  “对对,谢谢,谢谢你们。”

  陆城把点好的180块给他递了过去。

  老爷子接过钱数了两遍,确认没问题后笑着牵着孙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