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灰白色的迷彩服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便利。穿越错综复杂的青铜甬道时,几次与其他学员小队远远照面,对方一瞥见这代表着“督查组”的服色,大多立刻警惕地退避,或绕道而行,无人上前质疑或纠缠。这为沈啸天和李婉晴节省了大量可能消耗在无谓冲突上的时间和精力。
沈啸天的伤势在高效药物和自身顽强体魄的支持下,稳定了下来,虽未痊愈,但至少不影响基本的行动和战斗。两人之间那种因理念冲突而产生的微妙隔阂依然存在,交流仅限于必要的信息同步和战术安排,但至少,基于生存需求的协作框架还在稳固运行。
按照李婉晴重新规划的路径,他们沿着一条不断向下倾斜、开凿痕迹古老的隧道前行。空气中的硫磺味越来越浓,还夹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某种巨大生物巢穴般的腥臊气。温度却在逐渐回升,驱散了冰渊带来的寒意,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闷热和潮湿,让人呼吸不畅。
通道的尽头,是一处巨大的地下裂谷。裂谷下方,一条宽阔的地下河奔腾咆哮,河水呈现出诡异的暗黄色,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硫磺气息的泡沫,正是“黄泉”。河水撞击在岩壁上发出的轰鸣在裂谷中回荡,震耳欲聋。
而横跨在这条致命河流之上的,是一座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青铜悬索桥。桥身由巨大的青铜锁链和铺设在上面的厚重木板构成,许多木板已经腐朽断裂,露出下面令人眩晕的黄色激流。整座桥在河面蒸腾起的热浪和水汽中微微晃动,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他们的目光越过这座险峻的青铜桥,落在了对岸。
那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巨大石台,石台的尽头,赫然矗立着一扇庞然大物——仿造云顶天宫核心的青铜巨门复刻体。它并非真正的青铜门,而是学园利用某种高科技材料模拟出的产物,但其上雕刻的繁复、仿佛活物般蠕动的纹路,以及门扉散发出的那种亘古、苍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磅礴气息,与传说一般无二。
然而,通往这最终目标的路上,横亘着最后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障碍。
就在青铜桥的对岸桥头,以及石门前方那片区域,静静地矗立着四尊庞然大物。那是四头造型狰狞、栩栩如生的青铜巨兽,形似麒麟又似饕餮,每一尊都高达三米以上,周身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青铜鳞甲。它们的眼窝处镶嵌着某种红色的晶体,此刻正散发着幽幽的红光,如同休眠中猛兽的半开眼帘。
“学园布置的自动化防御平台,‘阴兵’。”李婉晴低声道,她的数据分析仪对准对岸,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能量反应等级……极高。防御机制分析:疑似复合型,包括热能感应、运动捕捉、声波定位,以及……高能粒子束武器发射口。”她指着青铜兽微微张开的巨口,那里隐约可见凝聚的能量光芒。
“强闯成功率?”沈啸天眯起眼睛,评估着距离、桥面状况和那四尊青铜兽可能覆盖的火力网。
“低于百分之三。”李婉晴的回答毫不意外,“桥面状况恶劣,无法快速通过。一旦进入它们的警戒范围,会遭受至少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覆盖,规避空间几乎为零。”
希望仿佛近在咫尺,却被这最后的、无可撼动的屏障冷冷地拒之门外。空气中硫磺的呛人气味、黄泉奔腾的咆哮、以及青铜巨门无声散发的威压,混合成一种令人绝望的氛围。
沈啸天深吸了一口灼热而带着怪味的空气,感受着肩伤处传来的隐隐作痛,目光却紧紧锁定了对岸的青铜门。经历了冰渊悬魂、血战督查组、理念冲突,他们终于走到了这里,绝不可能在这最后一步放弃。
“一定有办法过去。”他沉声道,不像询问,更像是陈述一个必须实现的事实,“学园不会设置绝对无解的关卡。弱点在哪里?”
李婉晴没有回答,她的全部心神已经沉浸在对那四尊青铜兽和周围环境的扫描与分析中。眼神专注,如同最精密的探测仪器,试图从这看似无懈可击的终极防御中,找出那唯一的、细微的逻辑漏洞。
【校长评语】
李婉晴:智力 44 ( 1,持续应对复杂环境与威胁),分析 39 ( 1,面对终极防御系统开启深度解析),状态:【终极考验】、【全神贯注】。
沈啸天:统御 22 ( 1,在最终关卡前保持冷静与决断),感知 12 ( 1,敏锐察觉环境压力与目标关联),状态:【目标坚定】、【临战状态】。
环境威胁:地下黄泉(腐蚀性、阻碍)、青铜悬索桥(结构性风险)、自动化防御平台“阴兵”(极高致命性)。评价:【最终屏障,综合难度S】。
同盟状态:因共同面对终极目标,协作效率回升。理念分歧暂搁置,生存与任务优先。评价:【压力下的重新整合】。
局势评估:抵达副本最终区域。突破“阴兵”防御为唯一出路。评价:【胜负在此一举】。
灰白色的迷彩服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便利。穿越错综复杂的青铜甬道时,几次与其他学员小队远远照面,对方一瞥见这代表着“督查组”的服色,大多立刻警惕地退避,或绕道而行,无人上前质疑或纠缠。这为沈啸天和李婉晴节省了大量可能消耗在无谓冲突上的时间和精力。
沈啸天的伤势在高效药物和自身顽强体魄的支持下,稳定了下来,虽未痊愈,但至少不影响基本的行动和战斗。两人之间那种因理念冲突而产生的微妙隔阂依然存在,交流仅限于必要的信息同步和战术安排,但至少,基于生存需求的协作框架还在稳固运行。
按照李婉晴重新规划的路径,他们沿着一条不断向下倾斜、开凿痕迹古老的隧道前行。空气中的硫磺味越来越浓,还夹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某种巨大生物巢穴般的腥臊气。温度却在逐渐回升,驱散了冰渊带来的寒意,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闷热和潮湿,让人呼吸不畅。
通道的尽头,是一处巨大的地下裂谷。裂谷下方,一条宽阔的地下河奔腾咆哮,河水呈现出诡异的暗黄色,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硫磺气息的泡沫,正是“黄泉”。河水撞击在岩壁上发出的轰鸣在裂谷中回荡,震耳欲聋。
而横跨在这条致命河流之上的,是一座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青铜悬索桥。桥身由巨大的青铜锁链和铺设在上面的厚重木板构成,许多木板已经腐朽断裂,露出下面令人眩晕的黄色激流。整座桥在河面蒸腾起的热浪和水汽中微微晃动,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他们的目光越过这座险峻的青铜桥,落在了对岸。
那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巨大石台,石台的尽头,赫然矗立着一扇庞然大物——仿造云顶天宫核心的青铜巨门复刻体。它并非真正的青铜门,而是学园利用某种高科技材料模拟出的产物,但其上雕刻的繁复、仿佛活物般蠕动的纹路,以及门扉散发出的那种亘古、苍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磅礴气息,与传说一般无二。
然而,通往这最终目标的路上,横亘着最后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障碍。
就在青铜桥的对岸桥头,以及石门前方那片区域,静静地矗立着四尊庞然大物。那是四头造型狰狞、栩栩如生的青铜巨兽,形似麒麟又似饕餮,每一尊都高达三米以上,周身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青铜鳞甲。它们的眼窝处镶嵌着某种红色的晶体,此刻正散发着幽幽的红光,如同休眠中猛兽的半开眼帘。
“学园布置的自动化防御平台,‘阴兵’。”李婉晴低声道,她的数据分析仪对准对岸,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能量反应等级……极高。防御机制分析:疑似复合型,包括热能感应、运动捕捉、声波定位,以及……高能粒子束武器发射口。”她指着青铜兽微微张开的巨口,那里隐约可见凝聚的能量光芒。
“强闯成功率?”沈啸天眯起眼睛,评估着距离、桥面状况和那四尊青铜兽可能覆盖的火力网。
“低于百分之三。”李婉晴的回答毫不意外,“桥面状况恶劣,无法快速通过。一旦进入它们的警戒范围,会遭受至少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覆盖,规避空间几乎为零。”
希望仿佛近在咫尺,却被这最后的、无可撼动的屏障冷冷地拒之门外。空气中硫磺的呛人气味、黄泉奔腾的咆哮、以及青铜巨门无声散发的威压,混合成一种令人绝望的氛围。
沈啸天深吸了一口灼热而带着怪味的空气,感受着肩伤处传来的隐隐作痛,目光却紧紧锁定了对岸的青铜门。经历了冰渊悬魂、血战督查组、理念冲突,他们终于走到了这里,绝不可能在这最后一步放弃。
“一定有办法过去。”他沉声道,不像询问,更像是陈述一个必须实现的事实,“学园不会设置绝对无解的关卡。弱点在哪里?”
李婉晴没有回答,她的全部心神已经沉浸在对那四尊青铜兽和周围环境的扫描与分析中。眼神专注,如同最精密的探测仪器,试图从这看似无懈可击的终极防御中,找出那唯一的、细微的逻辑漏洞。
【校长评语】
李婉晴:智力 44 ( 1,持续应对复杂环境与威胁),分析 39 ( 1,面对终极防御系统开启深度解析),状态:【终极考验】、【全神贯注】。
沈啸天:统御 22 ( 1,在最终关卡前保持冷静与决断),感知 12 ( 1,敏锐察觉环境压力与目标关联),状态:【目标坚定】、【临战状态】。
环境威胁:地下黄泉(腐蚀性、阻碍)、青铜悬索桥(结构性风险)、自动化防御平台“阴兵”(极高致命性)。评价:【最终屏障,综合难度S】。
同盟状态:因共同面对终极目标,协作效率回升。理念分歧暂搁置,生存与任务优先。评价:【压力下的重新整合】。
局势评估:抵达副本最终区域。突破“阴兵”防御为唯一出路。评价:【胜负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