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西贡迷影-《深渊毕业礼》

  题记: “所有的记忆是一条大河,淹没的是来路,显现的是归途。” —— 杜拉斯《情人》

  意识从混沌的漩涡中挣脱,感官如同退潮后重新浮现的沙滩,逐渐清晰。

  湿热黏稠的空气率先包裹了李婉晴,带着一股浓郁的、陌生的植物香气,混杂着街头小吃的油腻气味和隐约的硝烟与铁锈味。嘈杂的人声涌入耳廓,是听不懂的语言,急促而富有节奏。炽烈的阳光透过眼帘,带来微微的刺痛。

  她睁开眼。

  眼前是一条充满异域风情的繁忙街道。低矮的法式殖民建筑排列两旁,白色的墙面大多斑驳,露出里面深色的砖石,诉说着岁月的侵蚀与战火的洗礼。穿着传统奥黛的行人步履匆匆,头戴斗笠的小贩在路边吆喝,人力车夫拉着客人穿梭在并不宽敞的街道上。远处,似乎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闷雷般的炮火声,提醒着这里并非和平之地。

  时间是……白天。地点是……二十世纪中叶的东南亚,西贡?

  李婉晴迅速低头审视自身。一套粗糙的、本地风格的粗布衣衫取代了连接舱内的服饰,毫不起眼,完美地融入了环境。她尝试集中精神,感知内在。

  后颈处,【基础型意识稳定器】传来恒定而熟悉的冰凉触感,如同在躁动意识海洋中投下的理性之锚,稳固依旧。意识深处,【因果透镜】安静悬浮,几条模糊不清、不断分叉又弥合的光路在其视野边缘隐隐闪烁,提示着可能的行动路径与潜在的风险节点。而【青铜铃铛】则以一种非物质形态依附在她的感知中,仿佛一个沉默的伙伴。

  能力与道具仍在,只是与那个所谓“现实”学园的联系变得极其微弱,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我是李婉晴。我解析信息,追寻真相。我容纳我的执着,掌控我的风险,警惕我的异化。我即是我。”

  意志锚点清晰而稳固,如同磐石,抵御着梦境环境带来的初始同化力。

  她成功进入了第一层梦境。但这里,绝非安全的起点。

  李婉晴的眼神锐利如鹰隼,迅速而冷静地扫视着周围。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开始分析每一丝涌入的信息。

  街道上行人看似寻常,但他们的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空洞,偶尔会闪过一种非自然的停滞,就像精密钟表里一个微小的齿轮偶尔卡顿。一个卖花的少女对着空气重复了两次递出花束的动作,才被真正的顾客打断。不远处,一个法国士兵巡逻的步伐,在第三次路过同一个报刊亭时,出现了几乎难以察觉的节奏错乱。

  “循环……逻辑断点……”李婉晴心中默念。这是梦境不稳定的征兆,也是可以利用的缝隙。

  她不动声色地移动,借助人群和建筑物的阴影隐蔽自身,同时将注意力投向【因果透镜】映照出的那几条光路。大部分光路指向模糊的未来,唯有一条,相对清晰地将她的“存在”与几个关键地点关联起来:一个码头、一座歌剧院,以及……一场即将在某个法裔官员官邸举行的宴会。

  目标人物会在哪里?植入思想的对象是谁?规则是什么?

  信息严重不足。但被动等待即是死亡。

  官邸宴会。那里人员复杂,信息流通,是获取情报和接触潜在目标的绝佳场所。

  如何进入?她缺乏请柬,也没有合适的身份。

  目光掠过街角的报刊摊,一份法文报纸的头条吸引了她的注意——《远东日报》,撰稿人署名模糊。一个计划瞬间在脑中成型。

  她需要一个新的身份。

  李婉晴走向一个看起来消息灵通的人力车夫,用生硬但能达意的法语,配合手势询问道:“打扰一下,请问《远东日报》的报社在哪里?我听说他们在征集关于本地风土人情的稿件。”

  她刻意流露出一种对周遭环境既好奇又略带疏离的知识分子气质。人力车夫打量了她一下,指了指一个方向。

  【李婉晴:精神 1(成功进行初始环境分析与信息定位)】

  【校长评语:开局敏锐。能于纷繁表象下迅速捕捉梦境固有缺陷(循环与逻辑断点),并有效利用道具(因果透镜)进行路径规划。观察力与适应性堪称典范。伪装与话术的初步应用,显示其已进入状态。】

  穿过几条更加喧嚣甚至混乱的街道,空气越发闷热压抑。李婉晴注意到,那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感觉并未消散,反而随着她对梦境探索的深入,隐隐加强。似乎有某种东西,在暗处注视着所有闯入者。

  她压下心中的异样感,找到了那处官邸。戒备森严,卫兵持枪而立。

  她没有贸然接近,而是选择在对面的一间咖啡馆露天座位坐下,点了一杯廉价的本地咖啡,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官邸门口。她在观察,在等待,像一名最有耐心的猎手,寻找着混入其中的契机。

  意识的战场,她已踏入。而这西贡街头的迷影,仅仅是第一重漩涡的开端。

  【李婉晴:统御 1(初步完成人际互动与身份布局,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校长评语:策略初显。利用环境要素(报纸)自我构建合理身份,并选择最佳观测点。冷静与耐心是其最强大的武器。然而,宴会场内暗流涌动,她所寻找的‘目标’,或许也正隐藏其中,等待着她。危机,往往与机遇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