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挪用公款-《八零辣媳带超市空间,糙汉宠上天》

  天刚亮,林晚把军装叠好放进抽屉,检测报告压在最上面。她坐回办公桌前,手边是昨晚没整理完的进货单。厂里刚平了一场风波,她不敢松劲。

  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七点二十,会计老刘还没来。往常这个点,他已经坐在账房拨算盘了。林晚皱眉,起身去了财务室。

  门虚掩着,屋里没人。桌上摊开的账本翻到一半,几行数字写得歪歪扭扭。林晚一页页翻过去,发现三笔大额支出没有凭证,一笔两万三,一笔一万八,还有一笔五千六百七,用途写着“原料预付”,可最近根本没签新合同。

  她合上账本,心里发沉。正要走,听见外头有脚步声。

  “晚啊。”张婶从门口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个布包,“我寻你半天了。”

  林晚点头:“进来吧。”

  张婶关上门,把布包放在桌上,掏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记的。”她说,“每晚等工人都走了,我就来核一遍账。老刘这几个月手脚不干净,我把可疑的地方都标了。”

  林晚翻开本子,字迹工整,每一笔进出都写得清清楚楚,连哪天谁领了工资、哪车货几点进厂都记着。她在一页停下——“运输费改采购费,金额不符,差额一千二”。

  “他这么干不止一次。”张婶低声说,“我怕惹事,一直没吭声。昨儿一早我去交货单,发现老刘家门锁着,邻居说他们一家半夜就走了,行李都没收拾完。”

  林晚盯着那本子,脑子转得飞快。钱肯定还没全跑掉,否则不会留下残账。她得抢在流言传开前稳住局面。

  “这事不能乱。”她说,“你先别跟别人说。”

  张婶点头:“我知道轻重。”

  林晚想了想,转身出门,直奔厂区空地。她让张婶去叫人,十分钟后,工人们陆陆续续聚了过来。

  “老刘跑了。”林晚站在台阶上说,“账本有问题,钱可能被挪了。”

  人群一下子炸了锅。

  “啥?咱厂要垮了?”

  “我家那口子可全指着这工资过日子!”

  “供销社那边听说没?要是退货咋办?”

  林晚抬手压了压:“现在厂里还有账,是真的账。”她把张婶的本子举起来,“这是张婶自己记的。她不是会计,但她比谁都认真。”

  她顿了顿:“只要咱们不乱,天塌不下来。”

  张婶接过话:“我家那口子前阵子说要入股砖厂,拿了八百块走。我说咱家哪来的闲钱?他还不让问。昨天我越想越不对,就拿钥匙撬了他藏钱的陶罐——你们猜咋地?罐子里全是厂里的钱,还贴着‘备用金’的标签!”

  众人哗然。

  “这不是偷,是有人想把钱转移出去!”张婶声音发抖,“我今早就把钱和钥匙带来了。晚妹子,这事儿得查。”

  林晚接过钥匙,手指捏得发白。这不是简单的卷款潜逃,是有人在背后动手脚,借亲属之手藏钱,等着风头过去再慢慢洗出去。

  她当机立断:“钱先放我这儿。张婶,你从今天起帮我管账,等县里派专业的人来审计。这段时间,所有支出必须双人签字。”

  张婶点头:“中。”

  林晚又对大家说:“工资照发,订单照接。谁要是信不过咱们厂,现在可以走。但我林晚在这儿一天,就得把事做明白。”

  没人动。

  李工站出来:“我信你。”

  “我也信!”

  “张婶都敢站出来,咱怕啥!”

  林晚看着一张张脸,胸口发热。她没再多说,只挥了挥手:“干活去。”

  散了人群,林晚带着张婶回办公室。她把陶罐里的钱清点了一遍,整整三千六百块,全是百元新钞,票面编号连着。她记下号码,锁进保险柜。

  “还得找更多线索。”她说。

  张婶犹豫了一下:“老刘前阵子常去村西头打牌,跟外村几个人走得近。有一次我听见他提‘分红’,说‘等这笔落定就撤’。”

  林晚眼神一凛:“他是被人指使的。”

  她立刻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去县工商局,请他们协助查资金流向。写完信,她抬头看窗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晚上八点,厂里熄了灯,只有办公室还亮着。林晚坐在桌前,面前摆着张婶的本子和原始账册。她一笔一笔对,累得眼睛发酸。

  忽然,空间一阵波动。界面闪出一行字:“检测到高匹配度财务管理行为,解锁初级财务软件。”

  林晚愣住。下一秒,一台老式电脑模样的东西出现在她眼前,键盘发黄,屏幕是绿色的字符界面。

  她试着打开系统,输入第一笔账目。录入完毕,系统自动校验,标出三处异常。

  “这能用。”她低声说。

  她立刻开始录入数据。张婶的手抄本成了唯一准确依据。每输完一页,她就在原始账本上画勾。

  门外传来脚步声。陆峥推门进来,端着一碗热粥。

  “还没睡?”他问。

  林晚摇头:“快了。”

  陆峥把粥放桌上,看见她手边堆着的账本和张婶的笔记本,沉默了一下:“查出来了?”

  “查到一半。”林晚说,“有人想搞垮咱们,但没想到张婶一直在记真账。”

  陆峥点头:“她是个实在人。”

  他没多留,转身要走。

  “峥哥。”林晚叫住他。

  陆峥回头。

  “谢谢你一直在我后面撑着。”她说。

  陆峥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旧外套脱下来,搭在她肩上。然后关门走了。

  林晚低头继续录数据。屏幕光映在脸上,墙上日历显示:1985年4月12日。

  她翻到新台账首页,在第一行写下:“林晚食品厂,1985年记账始。”

  最后一笔账录完,已经是凌晨两点。她合上电脑,揉了揉太阳穴。保险柜里放着陶罐的钱、张婶的本子、老刘的残账,还有那封准备寄出的信。

  她站起来,想去关灯。

  就在这时,抽屉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拉开一看,是那件军装。衣角微微颤动,像是被风吹起,可窗户关得好好的。

  林晚伸手摸上去,布料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