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午门见驾-《女将男兵》

  “嘿,还真把这当你地盘了?

  一个牢房,有啥待的,走吧,随老夫回去说说这两个月的事。”

  布芙不是很想走,看向顾念成,征求他的意见,顾念成略一点头,柔声道:

  “和军师去吧,牢里不好睡。”

  结果,回到宿舍,左少钦一没让她汇报蛮冢坡一战的细节,二没问她失踪两个月的原委。

  只是支使她给他洗脚,支使她给他剪指甲,然后让她给他松发髻,抓按头皮。

  再然后,左军师就睡着了。

  布芙在牢里和兄弟们又混了一天后,不情不愿的跟着队伍启程,赶往京都城。

  这次北焰军述职,与陆文铮随行的有左将军甘棠,蛮冢坡一役的有功之将,亲卫队,还有两队骑兵。

  左军师留在大营坐镇。

  大夏有条规定,藩王或者四军统帅回京,随军不得高于一百人。

  通常情况下,藩王或者其他军的统帅,亲卫队的编制正好一百之数,可陆文铮比较抠门,对自己也很吝啬。

  他的亲卫队到现在还没凑够一半的数,余下的就用骑兵充数了。

  因这次要押送重要俘虏,又增了两百人马,共三百骑兵护卫进京。

  在大夏的地界,这些人马押送俘虏,对于陆文铮来说,足矣。

  孟浪也在队伍里,本来名单里也有顾念成,可他关着禁闭呢,没到期限,谁都不能放他出来。

  只能遗憾的错过了这次上京的机会,这也是布芙赖唧唧不愿意走,非要留下的原因。

  上京的队伍里还有几囚车的俘虏,重要的俘虏有阿什部汗王、上也部汗王、还有两个四小部落汗王。

  新国主也就是金勿部的新汗王,在蛮冢坡一战时,被陆文铮砍了头颅,他的头颅被裹上了石灰,放在一个四方的箱子里,也一并上京。

  余下的一个小部落汗王,由于他极少与大夏冲突,又因服从图木善的治理,故而准许他在罕盟维持原状,一切照旧。

  次要的俘虏,包括蛮冢坡一役中罕盟的几个重要将领,被俘汗王的子嗣和家眷。

  依照布芙的脾气,打完仗就该了解了这些俘虏,以祭奠战死的北焰军将士,非养活他们两个月,搭粮食还搭人手,不划算。

  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些战俘就地砍了和留着送给皇上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献俘,乃大夏军礼中极重的一环。

  每逢足以撼动国运的战事终了,得胜之师凯旋时,必将生擒的敌酋与战俘献于君前。

  于将士而言,这是血火淬炼后的无上荣光;于君王而言,亦是执掌乾坤、威慑四方的赫赫威仪。

  这庄重的仪式,字字句句都在宣告:大夏雄踞天地之间,犯者,虽远必诛。

  君是能定鼎天下的明君,军是可横扫八荒的强军。

  君明则军强,军强则国威如日中天,震慑万邦。

  一路顺风顺水。

  按路线,从北门进京都城最便捷,但大夏的献俘礼都是在南城门举行。

  南城门,又叫午门。

  于是,北焰军一队人马,绕过北门和东门,落脚在南门外二十里的驿站,休整待命。

  布芙捞到一间单间,这一路来,陆文铮都不准她和男兵挤一个铺。

  宿在驿馆,就给个单间,宿在野外,也要单独给她搭顶帐篷。

  布芙有些欢喜又有些别扭,欢喜自己一人一屋的自在,别扭着自己被特殊照顾,怎么突然就不能和男兵同进退了呢?

  这一晚,陆问给布芙送来一套铠甲,是陆文铮要求修造办按布芙身量定制的。

  布芙迫不及待穿上,胸,腰,肩,哪哪都合适,乐的她在房间里嘚瑟好几圈。

  参军这么多年,第一次穿上这么合身的铠甲,陆帅大好人啊,够意思。

  翌日,全队整装待发。

  北焰军平日穿的军服都是灰黑色,外披玄色山文甲,袖领包双边,膝肘打补丁,扛脏耐磨。

  披甲一套,不坏不换,军服两套,一季一发。

  今日的整装与别日不同,所有人都换上了一套十成新的礼服,枣红色上袍,黑色下裤,足蹬长筒战靴,外披玄色山文甲。

  提前五日就接到命令,命今日着装要仔细捯饬,要求“三无,三亮”。

  面无灰,衣无尘,靴无泥;

  披甲乌亮,兵刃雪亮,鞍马铮亮。

  布芙穿戴完毕,上下看了看,应该没大错处,驿馆的镜子只能看个脸,照不到全身,也不知道她的新铠甲上身好不好看。

  出门一溜急跑,寻到陆问,拍了一下他的头盔,问:

  “陆问,看我俊不?”

  陆问捂着头盔转头,傻在那,不会说话了,旁边几个兵纷纷转过视线,也傻在那。

  天爷呀,这是谁呀,莫不是战神下凡?

  一张干净的脸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即便是笑,也让人不敢直视她的眼睛,那眼里有刀锋,让人生畏。

  她英姿飒爽如松柏抓地,傲然立在他们面前,贴身的铠甲包裹着高挑身姿,却未能裹住那一身肃杀之气。

  陆问感觉头盔又被布芙敲了一下,回神道:

  “俊,俊死了,天下第一俊!”

  得到想要的答案,布芙自然满意,也不吝啬夸一下陆问:

  “你也俊!”

  掐着时辰,列队上马,一行四列,陆文铮和几个高级将领在先,六成骑兵随后,囚车居中,四成骑兵押后。

  人人昂首挺胸,神采飞扬,队伍整齐有力的向午门徐徐行进。

  距午门还有两三里,就有百姓翘首以盼,人群里有人高喊:

  “来了,来了!”

  瞬间,人从午门口蜂拥过来,将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不得已,禁军出动了一小队人马,为北焰军将士开路。

  人群里辟出的路,只够四列人马正正好好通过,百姓排列路两边,夹道欢迎。

  陆文铮回头看了一眼,微皱眉头,布芙呢?怎么溜边了?命道:“布芙,你上前来。”

  “哦。”布芙骑马往前跑了几步。

  陆文铮又回头看了一眼,不满意道:“前来。”

  布芙又往前挪了两个马位,心想这总可以了吧,再往前就是甘棠的位置了。

  陆文铮不耐的瞪了她一眼,用马鞭指指他身侧,只差他半个马身的位置。

  布芙罕见的脸一红,那位置,比甘棠还靠前半个马身,不太好吧。

  可看陆文铮那不容反驳的架势,就差将“这是命令”四个字说出来,只能硬着头皮驱马到陆文铮身侧。

  两侧的百姓早已沸腾,人群像涨起的潮水般涌了过来,密密匝匝地挤在队伍两侧,无数只手在空中挥舞着,像一片摇荡的森林。

  呼喊声、叫好声,浪涛似的滚过来,那声音里裹着笑,更裹着按捺不住的热望,每张脸上都泛着潮红,眼里的光比头顶的日头还要灼人。

  “北焰军威武!大夏威武!威武!威武!”

  “镇北侯,陆元帅!……我天,那是女将军吗?天爷,女将军!女将军!”

  “别挤我,谁踩我脚了?”

  “蛮子也没比咱们多长啥呀,就毛多点,哈哈哈,你看那个,只有一只耳朵。”

  ……

  两三里的路程,硬是走出了十里路的感觉。

  午门,是京都城的正门,位于南北轴线上,正中向阳,位当子午,所以叫午门。

  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成一个方形广场,巍峨耸立,气势磅礴。

  城楼下,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站在午门广场两侧,文官在东,武官在西。

  金瓜钺斧朝天举,龙凤旗幡卷地开!

  帝王仪仗如铺天盖地的黄云压向午门,一声号鸣破空裂云,直刺九霄 。

  那不是寻常的警示,是真龙吐息般的震慑,惊得午门的尘土都凝在半空。

  紧接着,铙鼓擂动如惊雷滚地,每一声都砸在人心坎上。

  百姓敬立收声不敢看的,百官朝服的褶皱里抖落的,全是屏息的敬畏。

  永泰帝踏着台阶拾级而上,祭天朝服上的日月星辰在日头下炸开金芒,十二章纹随着步伐流转,活似将整个乾坤披在了肩头。

  他在城楼最高处猛然转身,待那龙纹宝座承住他身躯的刹那,午门的风都定了,不是停滞,是被那双眼眸里的雷霆摁在了穹顶,不敢再晃半分。

  身后三位年轻的皇子紧随而上,在皇帝身后站立,龙子龙孙的气魄自是凡人不可比。

  先是百官袍角扫过青石板的簌簌声,随即铺成一片臣服的海洋,叩首时冠缨垂落,撞出细碎却齐整的脆响。

  紧接着是黑压压的人潮扑向地面,粗布麻衣与青砖相击的闷响,混着孩童被大人按低头时的轻啼,汇成一片匍匐的浪。

  北焰军的队伍里,马蹄叩击地面的节奏骤然停驻。

  三百铁骑同时翻身落马,甲叶相撞的铿锵声惊得空气都在震颤,单膝砸向地面时,整座午门广场仿佛被这股力道震得下沉半寸 ,没有一丝杂音,只有铁甲与骨骼共同撑起的,山一般的臣服。

  “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

  先是百官的山呼撞开云层,紧接着百姓的声浪如决堤洪水漫过广场,最后北焰军的呐喊带着铁甲的寒意碾过来。

  三股声潮拧成一道惊雷,劈开午门的风,撞得城楼梁柱嗡嗡作响。

  那声音里裹着甲胄的冷硬、布衣的温热、紫袍的庄重,一路冲上云霄,只余下回音在天地间震荡,像是整个王朝都在为这声万岁俯首。

  礼仪官高喊:“起!”

  起身的空档,布芙偷偷抬眼,想看一下自己国的皇帝长啥样,距离太远,看不清,不免有点小遗憾。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