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城破雨夜-《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黑火药的爆破声沉闷而压抑,远不如人们想象中那般惊天动地。

  几声巨响之后,南京城墙外腾起几团混杂着泥土的黑烟,待烟尘散去,城墙上守军惊恐地发现,城外赫然出现了几个巨大的土坑,而城墙本身除了簌簌落下些灰尘砖屑,竟岿然不动。

  “城墙没塌!城墙没塌!”一个年轻士兵率先喊出声来,声音里混杂着惊喜与后怕。

  阎应元闻声快步登上城楼,铠甲在寒风中叮当作响。他扶垛远望,只见那几个大坑如同大地张开的黑口,却未能撼动南京城墙分毫。

  他紧绷的脸上没有一丝喜色,反而愈发凝重。

  “清军连地道爆破都用上了。”陈明遇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声音低沉说道:“下一次,他们只会用更多火药,或者想别的法子。”

  阎应元没有回头,目光仍盯着城外清军营寨中隐约可见的忙碌人影,缓缓说道:“他们不会等太久。城内粮食还能撑几日?”

  “若是稀粥,最多三日。若是...”陈明遇话未说完,便被城内突然传来的一阵骚动打断。

  二人转头望去,只见城南某处升起滚滚浓烟,哭喊声、打砸声隐约可闻。

  “又开始了。”

  阎应元握紧拳头,声音中透着万般无奈。

  “这已是今日第三起抢粮了。”

  陈明遇长叹一声道:“士兵们自己也饿着肚子,弹压越来越难了。今早有十几个守兵偷偷溜下城墙,据说跑去富户家抢粮了。”

  城墙暂时无恙,但城内的崩溃却在加速。饥饿像瘟疫一样蔓延,吞噬着最后的人性与秩序。

  ---

  保国公朱国弼的密室内,气氛已然不同。

  阮大铖阴恻恻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诸位还犹豫什么?城墙今日能守住,明日呢?后日呢?就算阎应元真有通天本事,能让士兵空着肚子守城吗?”

  马士英缓缓点头,接过话头道:“礼亲王使者带来的条件,诸位都已知晓。保全富贵,延续门楣,在此一举。”

  “可是开门献城,这千古骂名...”一个年迈的勋贵迟疑道。

  “骂名?”徐锡登冷笑一声,胖脸上挤出几分狰狞,睁大眼睛说:“是骂名重要,还是全家老小的性命重要?你们没听说昨日户部李侍郎家发生了什么吗?一群饿疯了的暴民冲进去,把他全家老小绑在柱子上,逼问藏粮之地!最后虽然被家丁击退,但李侍郎的幼子已经被活活踩死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颤。这几日类似的消息不断传来,越发坚定了他们的选择。

  “所谓献城,非为背主,实为保境安民!”朱国弼终于开口,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他说:“避免满城百姓遭受战火荼毒,保全南京古城,此乃大仁大义!”

  这番自欺欺人的话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人的默许和认同——他们迫切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

  人都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伤天害理、背信弃义的事情,总是要给自己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忻城伯已与清营暗通款曲,有了经验。此事由他牵头最为合适。”马士英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赵之龙。

  赵之龙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随即变得坚定地说道:“我已与清营约定,明夜子时,暴雨将至,趁守军疲惫,开清凉门。”

  密室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有人松了口气,有人面露愧色,但更多人开始关心起“献城之功”如何分配。

  就在这些勋贵们于温暖密室中商议背叛细节之时,南京城的街头已陷入彻底疯狂。

  ---

  城南米市大街,一群眼窝深陷、衣衫褴褛的民众正疯狂冲击着一家大户人家的宅门。

  “开门!开门!知道你们有粮!”一个汉子声嘶力竭地喊着,用身体一次次撞击着厚重的木门。

  旁边几个老人和孩子跪在街心,对着天空伸出枯瘦的手,无力地乞求着:“给口吃的吧,菩萨保佑,给口吃的吧...”

  街角处,两个男人为半块发霉的饼子扭打在一起,最终瘦弱者被推倒在地,胜利者抓起饼子塞入口中,不顾上面的血迹拼命吞咽。

  更令人心惊的是,一队巡逻兵士经过,却对这场骚乱视若无睹。

  他们自己也是面色饥黄,脚步虚浮。有人甚至刻意放慢脚步,似乎在期待能从混乱中得到一点食物。

  “完了,全完了。”一个老书生站在街边,看着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喃喃自语:“国之将亡,必生妖孽;人之将死,必失其形...”

  突然,那大户人家的门被撞开了,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很快,里面传来了尖叫声、打砸声和争夺声。

  混乱中,没人注意到天空已悄然聚集起乌云,远处隐隐传来雷声。

  ---

  次日深夜,果然如预报那般,暴雨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砸在南京城的屋顶街巷上,溅起一片水雾。雷声隆隆,不时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这座濒死的城市。

  清凉门附近,一队黑影悄无声息地移动着。

  赵之龙披着蓑衣,站在雨中,望着眼前高大的城门,手微微颤抖。

  “伯爷,时候差不多了。”身旁一家丁低声提醒。

  赵之龙深吸一口气,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他想起自己世代享受明室恩宠,想起太祖皇帝建立这座城池的艰辛,想起崇祯帝煤山自缢的悲壮...

  但下一刻,他想起的是自家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想起清军使者承诺的侯爵之位,想起那些被饥民活活打死的官员...

  “动手。”赵之龙的声音被雷声淹没。

  几十个家丁在几位勋贵心腹的指挥下,迅速控制了城门守军。

  那些守兵本就饥饿疲惫,又见是忻城伯亲自带队,大多选择了沉默顺从。

  “伯爷,三思啊!”一个老守兵突然跪在雨水中,磕头哭喊道:“这城门一开,南京就完了!大明就完了!”

  赵之龙身形一震,别过脸去,狠命一挥手。

  家丁们开始推动沉重的门闩,铁器在雨水中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就在这时,一队巡逻兵恰经此处。

  “你们在干什么!”带队把总厉声喝道,同时拔刀出鞘。

  赵之龙的心腹们立刻扑了上去,双方在暴雨中厮杀起来。

  雷声掩盖了兵刃相交的声音,闪电照亮了一张张狰狞或惊恐的脸。

  把总武艺高强,连砍倒两人,直扑赵之龙而来,大喝一声:“叛贼!纳命来!”

  同时,刀光一闪。直接劈了过来!

  赵之龙惊恐后退,眼看刀锋将至,忽然一声弩箭破空之声,把总应声倒地,胸口插着一支弩箭。

  赵之龙回头,见朱国弼带着一队家丁赶来,手中还握着一把弩。

  “快开门!清军就在城外等候!”朱国弼在雨中大喊。

  众人更加奋力推动城门。巨大的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一道缝隙,随即越开越大。

  城外,黑压压的清军铁骑如鬼魅般静立雨中,看到城门开启,顿时如潮水般涌来。

  赵之龙望着汹涌而入的清军,双腿一软,跪倒在泥水之中。这一刻,他知道自己成为了千古罪人。

  ---

  几乎同时,阎应元从睡梦中惊醒。

  雷雨声中,他隐约听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声音——不是雷声,不是雨声,而是成千上万马蹄踏过积水的轰鸣。

  他猛地起身披甲,冲出门外。

  “怎么回事?”他抓住一个匆忙跑过的亲兵。

  亲兵面色惨白,声音颤抖着说:“大人,不好了!清凉门...清凉门被打开了!清军,清军进城了!”

  阎应元如遭雷击,愣在原地片刻,随即拔出长剑,大声喊道:

  “召集所有能战之士!随我杀敌!”

  但为时已晚。

  南京城内,清军铁骑已如决堤洪水般涌入大街小巷,哭喊声、杀戮声瞬间压过了雷雨声。

  这座坚守了多年的孤城,在这个暴雨之夜,终于从内部被攻破了。

  南京的末日,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