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谢恩遇债困-《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

  家里种烟叶赚了钱,林老头记着恩情,让老伴备了厚礼答谢张二漏。

  一整条猪后腿、两匹扎实的细布、一坛封泥未干的老酒。

  一大早,林山和林海兄弟俩便提着东西出了门。

  两人一路疾行,很快来到了大刘村。

  还没走近张家,就听见一阵喧哗。

  远远就看到十来个汉子围在张二漏家院门前,骂骂咧咧,气势汹汹。

  “张二漏!滚出来!今日不把爷们的血汗钱结清,老子拆了你这破窝!”

  “别想赖账!”

  “滚出来,别躲了!”

  兄弟俩停下脚步,钻入人群静静围观,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群人喊了半天,张家门扉紧闭,毫无动静。

  有个脾气暴躁的汉子抡起锄头就朝木门砸去,哐哐几下,破旧的门板碎成了几块。

  头发凌乱、面色憔悴的张二漏从屋里蹒跚走出,站在一群激愤的乡邻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声恳求:“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张二漏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也知道……求大家再宽限些时日,我一定想办法凑钱还给你们!”

  “说得好听!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明明说好烟叶卖了就结工钱。我帮你家干了整整十五天,四百五十文钱,你先给我!”一个汉子吼道。

  另一人叹气道:“不是我们不近人情,实在是你家这光景……我们再不来要钱,恐怕一分钱都要不回来了!”

  众人纷纷点头。村里谁不知道,张二漏今年种烟叶亏了钱。

  去年他好歹还收回了本钱,今年卖了烟叶,连欠下大家的二三十两银子都还不上。

  这些钱,有的是他借来买肥买药的钱,更多的是雇村里人给烟叶浇水、捉虫、施肥的工钱。

  当初说好了烟叶卖了就还钱,可现在烟叶都卖了有十来天了,却一分钱都没结给大家。

  偏偏张婆子又病了一场,人就这么没了。请大夫、抓药的花销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么一折腾,他手里哪还能剩下几个钱?

  于是人人都堵在张家门口,生怕晚了就要不到自己的那份。

  林山拉了拉旁边一位大娘的衣袖,递过去一块麦芽糖,压低声音,装作好奇地问:“大娘,您知道这家的烟叶卖了多少钱吗?”

  白得了一块糖,大娘心情颇好的告诉林山:“具体数目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多。你不是我们村的吧?”

  林山点头:“对,我外村的,路过这来看热闹。”

  “难怪你不知道,张二漏今年种的烟叶遭了灾,先是被虫蛀,无缘无故死了一大片,接着又枯死了一大片,最后能收的烟叶就那么一点点。那么点烟,价钱再高又能卖到哪儿去?”

  林海在一旁听得真切,与大哥面面相觑——同样的方法种烟叶,自家收成不错,怎么张家就差点绝收了?

  那边,要债的人见张二漏始终拿不出钱,越发激动。

  有人甚至朝他吐口水,推搡着动起手来。

  张二漏木然地抱着头,任人打骂。

  林海悄声问:“哥,咱们要不要去帮一把?”

  林山沉吟道:“要帮。等会儿一起上。”这人是自家的恩人,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挨打。

  兄弟俩正要冲出去,一个妇人从屋里冲出来,挡在张二漏身前,流着泪大喊:“你们要是再打我男人,那钱我们就不还了!”

  是张二漏的妻子见丈夫挨打,没忍住冲了出来。

  她这话引来一阵辱骂,但对着一个女人,这群汉子终究束手束脚,没再动手。

  林海问:“哥,还上吗?”

  林山摇头:“先看看。”

  张二漏将妻子拉到身后,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我把大冒口的四亩地卖了还钱!你们有谁想买,现在就签字画押!”

  大冒口的地是全村最肥沃的土地,紧挨着出水口,取水浇地方便得很。一听张二漏肯卖地,人群中当即有人动了心。

  有人高声问“多少钱一亩?”

  “八两。”

  问话的人觉得这价钱合适,立刻道:“这四亩地我买了!你等着,我这就回家取钱!”

  要债的人见钱有了着落,也都安静下来。

  很快,买地的人拿着钱回来,请人写了契书,双方按了手印。

  张二漏拿到钱,当场将欠款一一结清。

  拿到钱后,众人的态度软和了不少,有人还想说几句宽慰的话。张二漏却面无表情地道:“家里还有事,大家请回吧。”

  热闹看完,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林山和林海兄弟俩。

  林山有些尴尬地上前打招呼:“张家兄弟,还认得我不?”

  张二漏将剩下的几两碎银交给妻子,对林山点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记得,进屋说话吧。”

  林山林海跟着进了屋,将带来的礼物放在桌上。

  张二漏疑惑道:“这是……”

  林山咳嗽两声,解释道:“这是我家的一点心意。今年我家烟叶赚了些钱,我爹说一定要来谢谢您。”

  张二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你家烟叶赚钱了啊?呵……看来我是真没发财的命。都是一样的种烟叶,我亏得连祖宗传下来的肥地都卖了……要不是我非要种烟叶,我娘也不会……”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责与悔恨。

  林山林海一时不知如何安慰。

  张二漏的媳妇端水进来,轻声对丈夫道:“当家的,客人还在呢,别想那么多了。娘她从来没怪过你。”

  见张二漏情绪低落,实在无心待客,林山兄弟俩婉拒了留饭的邀请。

  林山道:“日后家里若有什么难处,可以来林家村找我们。”

  兄弟俩告辞出了张家,径直回了家。

  林老头一听两人说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两个儿子问:“就没问问二漏,他家的烟叶为啥遭了灾?”

  两人低着头,小声嘀咕:“张兄弟都那么伤心了,我们再问不是往他伤口上撒盐吗,就没好意思问。”

  林老头更气了:“那你们就没去他家的烟地里看看?看看地里到底是什么光景?”

  两人的头几乎要埋进膝盖里。

  林婆子也恨铁不成钢:“再不济,找他们村里老人打听打听也行啊!种地的老把式一看就知道为啥!”

  “我们没想那么多。”

  儿子是亲生的,打骂也无用。

  林老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火气道:“罢了!明日我亲自去一趟看看。你们三个明天在家好生接待亲家,把聘礼和陪嫁的事谈妥帖!”

  明日媒人要带着林世顺未来的岳家人来林家“看屋”,实际是考察男方家境是否能让女儿安身,顺便把聘礼和陪嫁商定下来。

  这等事以往都是林老头亲自操持,如今他却决意让儿子们历练一番。

  他心想,总不能一直自己操心,得让儿子们历练起来,总不能一直当甩手掌柜,啥都办不好。

  林呈兄弟三人连忙保证,会将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