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荀府遭难-《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夏仁率亲兵冲入城内,手中长戟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幽幽寒光。

  他勒马环视,当即沉声喝道:彭脱、韩彪!

  二将闻声而至。

  韩彪率两百精锐追击刘俊,彭脱带两百力士围攻荀府!

  夏仁戟指城北,

  务必生擒郭嘉、荀彧!

  待二将领命而去,夏仁独自上城楼。

  城楼之上,县令董全仍持剑而立。

  那身青色官袍已染满血污,冠冕歪斜,却依旧挺直腰板站在垛口前。

  十余名亲兵死伤殆尽,只剩两个小吏瑟瑟发抖地缩在他身后。

  董县尊,这是何苦?

  夏仁翻身下马,夜风拂动他额前几缕青丝,更添几分仙风道骨。

  董全闻声回头,瞳孔骤然收缩。

  夏...夏大师?

  他踉跄后退两步,手中长剑一声坠地,

  你为何要攻我颖阴城?

  夏仁拾阶而上,沉声说道:事出有因,大人切莫多问。

  行至董全身前,突然话锋一转:令堂的病症可好些了?

  提及老母,董全紧绷的神色稍缓:

  多亏大师及时救治,家母已能下榻行走。昨日还念叨要谢大师...

  当年大人在病榻前曾说,今后为我马首是瞻。

  夏仁轻抚城墙箭垛,指尖掠过斑驳血迹,此话可还作数?

  董全长叹一声,颓然靠在雉堞上:自当作数...

  夏仁突然振袖,遥指城外焦土:

  如今天子昏聩,十常侍祸国!

  豫州大旱,易子而食者不计其数!

  猛地转身直视董全,目光如电,

  我教大贤良师承天应命,欲救黎民于水火。董大人饱读圣贤书,何不顺应天命?

  董全双手微颤,官袍大袖簌簌作响:可此番兴兵...

  大人放心。现在乃是后半夜,大部分百姓仍在睡梦之中。

  夏仁打断道,涿郡张氏私调部曲攻打县城,罪证确凿。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

  这是截获的张飞与颖阴城内应的密谋书信。

  见董全仍在犹豫,夏仁压低声音:

  本帅已严令部众秋毫无犯。大人只需调县兵维持秩序,张贴安民告示...

  突然贴近耳语,就说张飞叔侄勾结城中奸人作乱,已被大人率众平定。

  若有不服者,严惩不贷,我还会派人在暗中帮你解决刁民,放心吧。

  董全扶墙远眺——

  他治理三年的颖阴城,此刻烽火连天。

  想起夏仁昔日救治老母的恩情,又念及太平道势大...

  终于闭目长叹:罢了...下官...愿入太平道。

  县尊!

  年迈的县丞突然扑来抱住他的腿,不可啊!若朝廷追查...

  住口!

  夏仁袖中拂尘一挥,那主簿如遭雷击般跌坐在地,

  张飞叔侄攻打县城,众目睽睽。县尊平定叛乱,何罪之有?若管不住自己的嘴,当心你全家性命!

  县丞脸色煞白,不敢再多言语。

  交代董全几句后,夏仁带着亲兵冲向荀彧府。

  …………

  刘俊一马当先,身后典韦、甘宁及十余名南阳精兵紧随其后。

  马蹄声如雷,在青石街道上踏出连串火星,终于将太平道追兵甩开半里之遥。

  荀府朱漆大门近在眼前。

  但见府内灯火通明,十名留守的南阳兵士早已持戈戒备。

  见太守归来,为首的什长急忙推开侧门:大人!

  刘俊飞身下马,铁靴尚未站稳便急问道:

  两位先生何在?

  仍在东厢书房!

  不及多言,刘俊大步流星穿过庭院。

  沿途仆从皆面露惊惶,有侍女手中的铜盆坠地,在静夜中格外刺耳。

  文若!奉孝!

  刘俊一把推开雕花木门,惊得屋内烛火剧烈摇曳。

  荀彧正执卷端坐,郭嘉则倚窗把玩着占星盘。

  见刘俊甲胄染血,二人同时变色。

  战事不顺?

  荀彧放下竹简,脸色苍白。

  郭嘉已从刘俊眉宇间看出端倪,手中星盘一声扣在窗棂上:

  大人,莫非出了变故?

  情况紧急!

  刘俊一把撑住门框,胸口剧烈起伏,

  两位先生速收拾紧要之物,随我撤离颖阴!

  什么?

  郭嘉手中星盘坠地,青铜构件四散飞溅。

  这位素来从容的谋士竟失声叫道:不可能!我明明...

  先生智计无双。

  刘俊急得跺脚,

  可谁能料到半路杀出第三支人马!更可恨的是,城内竟潜伏了这许多内应!

  如今县城已陷,再不走就......

  郭嘉面色惨白,颤声道:

  寻常山贼岂敢强攻县城?在这颖川地界,有此等实力的......

  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惧:唯有太平道!

  刘俊闻言,如遭雷击。

  他猛然想起黄巾之乱时,颖川郡确为太平道重地,部众数以万计。

  此番大败,非战之罪,实乃情报不足所致。

  当下心中暗忖:待回南阳,定要即刻组建谍报司,广布耳目!

  荀彧突然拍案而起,案上茶盏应声翻倒。

  滚烫的茶水在城防图上洇开一片褐痕,将二字浸得模糊不清。

  我荀氏在颖阴扎根二百载,祠堂里供着先帝御赐匾额!

  他整了整衣冠,斩钉截铁道:乱兵安敢犯我府邸?

  文若!

  刘俊急得额头青筋暴起,贼兵岂会讲什么礼法!

  郭嘉已飞快收拾好卦签典籍,闻言劝道:

  荀兄,当断不断...

  不必多言!

  荀彧拂袖转身,望着壁上祖传宝剑,

  你们速走。我自当坐镇中堂,倒要看看谁敢...

  府门方向突然传来震天巨响!

  紧接着杀声四起,箭矢破空声、刀剑碰撞声、仆役惨叫声混作一团。

  一支流矢地钉入窗棂,箭尾犹自震颤不休。

  荀彧面色骤变,指尖微微发抖。

  他万没想到,这帮贼人竟真敢焚他荀氏百年门楣!

  主公,敌军势大,战马已失!

  甘宁仓皇闯入,霸海刀上鲜血淋漓,贼兵已破前院!

  刘俊顾不得许多,一把拽住荀彧手腕:得罪了!

  左手同时扯住郭嘉衣袖,拖着二人就往后门疾奔。

  荀彧初时挣扎,待见廊下已有黄巾力士持刀杀来,终是长叹一声,随众人疾走。

  体力有所恢复的典韦双戟开道,所过之处残肢横飞。

  甘宁断后,霸海刀舞成银光,将追兵尽数拦在月门之外。

  二十余名南阳精兵结成圆阵,将刘俊三人护在中央,且战且退。

  身后荀府已成炼狱。

  彭脱手持鬼头大刀,率两百黄巾力士见人就砍。

  藏书阁的竹简被抛洒一地,染血的家谱在火中卷曲焦黑。

  几个力士为争抢鎏金香炉,竟在祠堂前拔刀相向。

  快!穿过那片竹林!

  刘俊指着城外小道。

  众人刚冲出一里地,忽见荀府主楼火起。

  荀家百年基业,连同颍川荀氏的匾额,一同葬身火海......

  荀彧猛然挣脱刘俊的手,踉跄数步跌跪在地。

  他十指深深抠入泥土,望着冲天火光中的荀府,喉间发出撕心裂肺的呜咽:

  列祖列宗...不肖子孙...

  素来端正的冠冕早已歪斜,玉簪断裂,长发散乱地黏在泪痕斑驳的脸上。

  郭嘉俯身按住荀彧颤抖的肩头:

  文若兄,荀氏诗书传家,只要经典尚在...

  典籍?

  荀彧突然惨笑,指着火海中轰然倒塌的藏书阁,

  那里有祖父手批的《左传》!有伯父亲注的《尚书》!

  一口鲜血竟从嘴角溢出。

  刘俊单膝跪地,铁甲压碎满地落叶:

  文若先生,此刻不是悲痛之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猛地扯下披风裹住荀彧发抖的身躯,

  他日必为先生重建荀府!定教那藏书阁的典籍,比原先还多三成!

  荀彧闻言,泪眼朦胧,望向刘俊的目光渐渐柔和。

  郭嘉低声吟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暗叹此句精妙,对刘俊更添几分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