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黄巾震动-《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曹操眼见黄巾军阵型渐乱,猛地挥下令旗,厉声喝道:

  就是现在!全军出击!

  霎时间,埋伏在城墙两侧的义军如潮水般涌出。

  许褚一马当先,怒吼道:随我杀!

  雄师踏得大地震颤,直扑黄巾军左翼。

  夏侯渊同时引军杀出,长枪一指:

  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麾下大军如猛虎下山,直取敌军右翼。

  战场上顿时杀声震天。

  城头西凉军箭如雨下,吕布在乱军中纵横驰骋,方天画戟所向披靡,狂笑道:

  并州铁骑,让这些反贼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白起银甲浴血,长剑如龙,直取中军。

  夏侯渊挺枪迎上,却被一剑震退,虎口迸裂,惊呼道:

  好强的力道!

  曹操急呼:仲康助他!

  许褚大刀带着破空之声劈来:贼将休狂!

  白起举剑相迎,金铁交鸣之声响彻战场。

  许褚大喝:妙才,你我合力拿下此贼!

  夏侯渊咬牙再战,长枪如毒蛇出洞。

  白起在二人夹击下渐显吃力,银甲上又添新伤。

  战至月上中天,双方都已人困马乏。

  白起见久战不下,扬声下令:

  鸣金收兵!今日之仇,来日必报!

  黄巾军如潮水般退去,阵型整齐丝毫不乱。

  许褚还要再追,曹操拦住道:穷寇莫追,整顿兵马要紧。

  白起驻马远眺邺城,月光照在他染血的银甲上。

  他握紧长剑,沉声道:

  董卓、曹操...今日之辱,他日必百倍奉还!

  …………

  冀州魏郡黎阳城内,烛火摇曳的中军大帐中,张宝正与诸将商议军务。

  突然,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落在窗棂上,腿上绑着的竹筒在烛光下泛着幽光。

  亲兵取下密信呈上。

  张宝展开绢帛,目光扫过字迹,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的手开始颤抖,绢帛飘然落地。

  不...不可能...

  张宝踉跄后退,撞翻案几,大哥...邺城...

  他猛地跪倒在地,双手捂面,泪水从指缝间涌出。

  这位平日威严的地公将军,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大哥...你怎能抛下我等...

  恶来、张燕、戏志才等将领见状,急忙围上前来。

  张燕拾起地上的密信,快速浏览后,脸色也变得凝重。

  主公请节哀。

  戏志才轻声道,递上一方丝帕,

  如今天公将军将大任托付于您,正是需要您振作的时候。

  恶来单膝跪地,青铜长戈重重顿地:

  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必取董卓首级祭奠天公将军!

  张燕也跪地请命:黑山军随时听候调遣,誓为天公将军报仇!

  帐外将士闻讯,纷纷面向邺城方向跪倒。

  呜咽声渐渐连成一片,整座黎阳城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张宝缓缓起身,擦干泪水,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

  传令下去,全军缟素,设坛祭奠天公将军!

  次日黎明,黎阳城南门外搭起高台。

  张宝身穿孝服,亲自主祭。

  三军将士皆披白巾,肃立台下。

  大哥...

  张宝手持祭文,声音哽咽,弟必继承遗志,光大黄天!

  祭奠完毕,张宝沉声道:

  张燕听令!着你率黑山军留守黎阳。其余各部,即刻整军,兵发邺城!

  为天公将军报仇!三军怒吼,声震四野。

  …………

  青州平原县衙内,夏仁与管亥正在商议军务。

  忽然一骑快马疾驰而至,信使满身尘土跌跪在地,呈上沾着血污的密报。

  管亥接过绢帛展开,脸色骤变。

  夏仁见状急忙问道:出了何事?

  邺城...邺城失守了。

  管亥声音嘶哑,天公将军...殉道了。

  夏仁猛地站起,夺过密信。

  他的手指颤抖着,目光在字句间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张角战死四个字上。

  不...不可能!

  夏仁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兵器架。

  师尊这么好的人,怎会...

  他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捂面,上天为何如此不公!为何要带走师尊!

  管亥单膝跪地,沉声道:

  夏将军请节哀。如今天公将军殉道,我等需要振作起来。

  夏仁抬起泪眼,猛地拔出佩剑:

  我要去邺城!为师尊报仇!定要取董卓首级祭奠师尊!

  管亥按住他持剑的手:

  夏将军三思!平原郡还需有人镇守。

  某愿在此防备孔融和刘三刀,将军可率两万精兵前往邺城。

  夏仁深吸一口气,擦干泪水:

  好!就依管将军所言。

  即刻点兵,我要亲率大军,为师尊讨回公道!

  县衙外,将士们听闻噩耗,纷纷面向西北方向跪倒哀悼。

  夏仁走出县衙,看着跪倒一片的将士,朗声道:

  全军缟素,兵发邺城!此去不为功成,只为报仇!

  两万黄巾精锐很快整装待发。

  夏仁白袍银甲,披麻戴孝,最后望了一眼平原城:

  管将军,此地就交给你了。

  夏将军放心。

  管亥抱拳道,某在此一日,平原绝不会失。

  …………

  并州晋阳城内,冉闵正在校场操练兵马,忽见一骑快马狂奔而入。

  信使滚鞍下马,跪地呈上带血的密信。

  冉闵展开绢帛,目光扫过字迹,拳头猛然攥紧。

  召集众将!冉闵的声音冷如寒冰。

  片刻后,将军府议事厅内烛火通明。

  冉闵将密信传阅诸将,沉声道:

  邺城失守,天公将军殉道了。

  厅内顿时一片死寂。

  副将杜江率先开口:

  大帅,当立即发兵邺城,为天公将军报仇!

  另一将领反驳:

  不可!并州尚未完全平定,若贸然出兵,恐腹背受敌。

  众将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冉闵静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心中暗忖道:

  如今并州已取七郡,只差上党。麾下八万大军兵强马壮。

  天公将军虽陨落,但主公继承大统,正需我等鼎力相助。

  当先取上党,全据并州,再东出邺城,方是万全之策。

  一念至此,冉闵拍案而起:

  传令!各郡留守三万,由杜江统辖。

  本帅亲率五万精锐,即日兵发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