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朕要孝出强大!-《祖宗们,时代变了》

  “换种思路?”

  刘彻思考了两分钟,把整个朝堂各方势力局势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也没把思路捋清楚。

  “何种思路?”

  方文中扶了扶自己眼镜,眼神里带着一股老谋深算的味道,缓缓开口。

  “陛下的阳谋,不在于驳斥黄老,而在于……捧杀黄老。”

  “捧杀?”

  刘彻眉毛一挑,这个词他从未听过,但字面意思却让他隐隐抓住了什么。

  周墨见状,知道该自己这个现代翻译出场了,他清了清嗓子,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解释。

  “意思就是,您不仅不能反对您祖母,您还得顺着她,甚至要比她手下那帮黄老信徒,表现得更信她那一套。”

  “朕不明白。”

  刘彻皱眉,这不又回到武则天所说的隐忍老路了吗?

  他不想等。

  “不,这不是隐忍,这是进攻。”

  周墨竖起一根手指,“一种让她老人家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地把权力交到您手上的进攻。”

  “您得让她觉得,让您掌权,才是对她最大的孝顺。”

  这句话,石破天惊。

  不只是刘彻,连一旁的李世民和武则天,都露出了极其感兴趣的神情。

  让掌权者心甘情愿地交出权力?

  这怎么可能!

  刘邦更是把遥控器丢到了一边,凑了过来,好奇地问:“小子,你快说说,怎么个孝顺法?”

  周墨示意方文中继续。

  方文中站起身,走到客厅中央,仿佛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讲台之上。

  “陛下,太后信奉黄老,求的是什么?无非是清静无为,福寿安康。”

  “您之前为她寻访瑞兽,便是投其所好,此为第一步,但还远远不够。”

  “您要做的,是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方文中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煽动人心的力量。

  “您要立刻上书太后,就说您夜观天象,又有神仙托梦,说区区几头瑞兽,不足以彰显大汉孝道,不足以承载太后万寿无疆的福运。”

  “您要为她老人家,在长安城外,修建一座万寿宫!”

  “万寿宫?”刘彻喃喃自语。

  “对!一座集道家之大成,汇天下之奇珍,规模空前绝后,专门为太后一人祈福延寿的宫殿!”

  方文中越说越激动,仿佛那座宫殿已经拔地而起。

  “您要告诉全天下,这座宫殿,就是您身为皇帝,身为孙子,献给祖母的无上孝心!”

  “宫殿一日不成,您就一日寝食难安!”

  “此议一出,谁敢反对?”

  “反对您建宫,就是反对您尽孝,就是诅咒太后短命,借那帮老臣一百个胆子,他们敢吗?”

  “太后本人呢?她听闻孙子要为自己倾尽国力修建这样一座宫殿,只会心花怒放,觉得您是天下第一的大孝孙!”

  客厅里,鸦雀无声。

  李世民的眼睛越来越亮,他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武则天则是端起了水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

  刘彻顺着方文中的思路往下想,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周墨适时地补充了第二步。

  “方教授说的是名,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接下来,就是利,是经济上的釜底抽薪。”

  他转向刘彻:“建这么大一座宫殿,要不要钱?”

  “自然需要海量钱财。”

  “国库的钱,在谁手里?”

  “在丞相、御史大夫他们手里,他们都是太后的人。”刘彻立刻回答。

  “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把钱拿出来吗?”

  “绝无可能!他们只会以国库空虚为由,百般推诿。”刘彻的拳头又握紧了。

  “这就对了!”

  周墨一拍大腿,“他们不给钱,你就有理由了啊!”

  “ 你可以再次告诉太后,满脸愁容地告诉她,不是孙儿不孝,是朝中大臣不支持,有钱就是不掏出来,他们太小气,不想让祖母长寿,来一波挑拨离间。”

  “然后就是,为了祖母的万寿,孙儿寝食难安,日夜思索,终于想到了一个不花国库一分钱,还能充实内帑,为祖母修建宫殿的法子。”

  周墨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那就是,盐铁官营!”

  “这也是你原本几十年后的做法,现在可以提前来用。”

  “将天下之利,收归国有。”

  “美其名曰,设立万寿宫专项用款,所有盐铁之利,不入国库,直接划拨给您这位总负责人,专门用来给太后修宫殿。”

  “如此一来,你就等于绕过了整个外戚和老臣把持的财政体系,建立了一个完全属于您自己的,独立的钱袋子!”

  “这笔钱,名义上是给太后花的,谁敢伸手?谁敢质疑?”

  “你用这笔钱具体做什么,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随便建个宫殿糊弄糊弄,再等之后从我这里学了更高的技术,成本会大大降低,大不了再做笔假账本给你奶奶看。”

  “剩下的钱那可是查无可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彻跟着思路,顺了一下逻辑。

  可行!釜底抽薪!

  他之前只想着怎么在朝堂上和那群老家伙斗,却从未想过,可以从经济上,直接将他们架空!

  “妙!”

  一声大喝,来自李世民。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以孝道之名,行新政之实!”

  “此计,将经济大权与人事任免权,巧妙地剥离了开来!那些老臣就算手握官印,没了钱粮,也只是个空架子!”

  李世民看向周墨和方文中,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如此一来,汉武帝便有了钱,有了可以独立调配的资源。接下来,便是人了。”

  武则天接过了话头,她放下水杯,声音平稳。

  “万寿宫工程浩大,工匠民夫数以万计,沿途运输,地方治安,都需要有人管理。你完全可以此为由,成立一个全新的衙门,比如万寿宫督造司。”

  “这个衙门的主官、吏员,自然全都由你一人任命,这就是您班底的雏形。”

  “再者,工程安全,重中之重。”

  “你更可以此为由,组建一支卫队,负责保卫工地,押运钱粮物资。”

  “这支军队,从兵员挑选,到将官提拔,再到训练装备,同样可以由你一人说了算。”

  “把从后世学到的标准化操练、小队协同战术,全都用上。”

  “名为建宫,实为练兵!”

  “等到宫殿建成之日,你手里,便有了一支完全忠于您,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虎狼之师!”

  “届时,你有钱,有人,有兵。”

  “整个大汉的权力核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从长乐宫,转移到了您这座万寿宫督造司里。”

  武则天的声音落下,整个客厅寂静。

  刘彻张大了嘴,想象了一下到时候的场景。

  自己的军队直接往那一站,那群想要拿捏他的大臣说话就得掂量掂量。。

  毕竟你跟我讲道理,但我可以直接砍你的头。

  真的刀架脖子上了,谁都会害怕。

  他看着眼前的周墨、方文中、李世民、武则天,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一个比一个狠!

  一个比一个毒!

  自己刚登基,还是嫩了点啊,跟历史记载中的那个汉武帝比起来还差的远呢。

  这是一个三步连环的阳谋。

  第一步,以孝为名,占领道德高地,让所有政敌无法反对。

  第二步,以钱为刀,绕开旧有体系,建立独立经济基础。

  第三步,以兵为盾,借工程之名,打造私人军事力量。

  三步走完,窦太后和她背后的整个利益集团,就被活生生架空成了一个吉祥物。

  而且,自始至终,他刘彻都是那个天下闻名的大孝子!

  “啪!啪!啪!”

  刘邦突然鼓起掌来,他一边拍手,一边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高!实在是高!”

  他指着刘彻,笑骂道:“你这小子,运气真他娘的好!有这几位给你出主意,别说一个窦太后,就是十个八个,也给你玩没了!”

  他转向周墨,挤眉弄眼:“小子,吕雉那,你有办法不?”

  周墨假装没看见,先不说吕雉本身就是个很聪明的人,就说刘邦那大汉集团内部关系乱的,他可不敢随便出主意。”

  刘邦的笑声,打破了凝滞的气氛。

  刘彻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那口浊气吐出,他感觉浑身上下,前所未有的轻松。

  之前压在他心头的迷茫、愤怒、不甘,此刻全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烈火般燃烧的野心。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走到周墨和方文中的面前,郑重其事地,深深一揖。

  “朕,明白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多谢先生,多谢方教授,为朕拨云见日。”

  “朕!从今日起,将不再蛰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