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对讲机引发的头脑风暴-《祖宗们,时代变了》

  刘彻的吼声在寂静中回荡,充满了少年天子一往无前的霸气和野心。

  “匈奴人还在靠马蹄和狼烟传信,朕却能将帅令直达阵前!”

  刘彻越说越兴奋,双眼亮得吓人,“一虚一实,一快一慢,此战,未打便已胜了七分!”

  “待朕将河西走廊纳入版图,再以此物沟通西域诸国……大汉的旗帜,将插遍日月所照之地!”

  他这番话,让一旁的朱棣听得也是心头火热,狠狠地攥了下拳头,“好一个汉武帝!我大明北征漠北,也当如此!”

  而一旁的诸葛亮,却像是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声音。

  他从箱子里拿起一个对讲机,自己反复端详,甚至把它凑到耳边,试图听清那细微的电流声里藏着的奥秘。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天线,感受着冰凉的金属质感,眼中闪烁着的是纯粹的求知之光。

  “奇妙,当真奇妙!”他低声自语,更像是在对自己说话。

  “无需线缆,亦非人力呼喊。此物所依仗的,必是天地间某种无形之物。”

  “其速快逾闪电,其行穿墙过壁。若用于八阵图,则阵法变化,可随心而动,再无延迟。若用于斥候,则敌军动向,将无所遁形……”

  他脑中瞬间推演了数种战法,脸上却渐渐露出一丝遗憾与向往。

  “唉,若能窥其万一,知其原理,造出驱动此物之力……可惜,可惜了。”

  他虽在叹息,却已将无线通信这个颠覆性的概念,牢牢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

  他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一套完整的、超越时代的格物之理。

  “你们都给咱听好了!”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朱元璋那洪亮而充满威严的声音想起,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朱元璋面色严肃,扫过自己的朱棣和朱标。

  “此物,是国之重器,更是双刃剑!”他沉声道,“用于边关,可令我大明斥候消息畅通,及时预警,使虏寇无隙可乘,此乃其利!”

  他的话锋猛地一转,声音里透出彻骨的寒意。

  “但!若此物落入不轨之徒,如那些拥兵自重的藩王,或是朝中意图谋逆的权臣之手,他们便可暗中串联,遥相呼应,于千里之外策划动乱!”

  “其为祸之烈,百倍于寻常兵变!此乃其害!”

  他盯着朱棣,一字一顿地说,“此物,必须由皇帝亲掌!所有频道,必须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备案!”

  “任何人,胆敢私藏、私用、私自调频者,以谋逆论处,夷其三族!”

  老朱的帝王心术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他看到的不是开疆拓土的便利,而是对中央集权和皇权统治的潜在巨大威胁。

  “爹!您放心!儿得此物,第一个便是将其用于征讨漠北,让那鞑靼和瓦剌的部落,在咱们大明的军威下,再无遁形之地!”

  “这等神器,不用来主动出击,岂不可惜?”朱棣的眼中是满满的战意。

  “爹,”一直沉默的朱高炽在一旁小声补充道,“此物若用于漕运调度,南北货运可日行千里而无延误。”

  “若遇上水旱蝗灾,朝廷也能第一时间指挥地方官府赈灾救民,实乃利国利民之器。”

  不同的思维,在小小的对讲机面前,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最年轻的康熙,此时已经熟练地开关机好几次,并且尝试旋转频道旋钮了。

  他没有发表宏大的战略构想,而是直接向周墨提出了一连串极为具体的技术问题。

  “周先生,我有几问。”他站起身,神情专注,“此物通话,若遇高山大川阻隔,讯号是否会衰减甚至中断?”

  “其二,若数百人、上千人同时持有此物,于同一战场之上,如何避免言语混杂,相互干扰?”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看向周墨,眼神锐利,“可否设定,只有特定的两人,或特定的几人方能通话,而他人无法窃听?”

  这三个问题一出,频道管理、信号衰减、通信保密。

  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皇帝,在短短片刻之间,就思考到了现代通信领域最核心的几个问题。

  他的思维之敏锐,逻辑之清晰,让周墨都暗暗心惊。

  这小子,天生就是玩这个的料,不愧是后来学习微积分的人,在这方面就是敏锐。

  “咳,康熙老弟问到点子上了。”周墨打了个哈哈。

  “具体原理我也不懂,但你猜的没错,开阔地肯定比山沟沟里好用。”

  “至于干扰和保密嘛……你们可以回去自己多试试,搞不好能发现什么新用法。”

  另一边,武则天优雅地拿起一个对讲机,手指轻轻拂过机身,她没有看任何人,只是对着周墨,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周先生此物,当真小巧,便于女子随身携带。”

  她的声音柔和而悦耳,却让在场的男人,尤其是那几位皇帝,后背莫名窜起一股凉气。

  “若用于这深宫之内,或是京中各府的命妇之间……呵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声轻笑,胜过千言万语。

  刘邦当场就哆嗦了一下,凑到周墨身边,“乖乖!这婆娘比吕后还狠呐!这要是让宫里的女人都有一个,俺老刘家后院的天,怕是天天打雷!”

  其他人则瞬间就明白了武则天的意思。

  她怕是要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太监、宫女、外朝官员的,由她自己垂直掌控的,遍布后宫与权贵内眷的信息网络!

  这个网络,将比内卫更加隐蔽,更加无孔不入!

  看着这群人,有的想征服世界,有的想监控天下,有的想刺探情报,有的在计算成本……

  只有孔子,他没有去碰那些对讲机。

  他只是看着这群因为一个新工具而激动、盘算、兴奋不已的帝王将相,抚着长须,轻轻叹了口气。

  “《易》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他的声音温润而平和,却如清泉流过滚烫的岩石,让喧闹的场面为之一静。

  “此物,可使言语虽远必达。然则,通信愈是便捷,人,便愈需谨言慎行矣。”

  “言必信,行必果。若口中之言轻易出口,却无相应的行为与信义支撑,那这千里传音,传得越快,带来的混乱与猜忌,便可能越多。”

  圣人一言,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了道的境界。

  “好了好了,各位!各位大佬!先停一停!”

  周墨哭笑不得地喊道,“这东西,是送给你们的礼物!人人有份,你们回去自己慢慢研究怎么用!”

  他指着那几个箱子。

  “一共五百个,给二凤和赵老大留五十个,其他的你们自己分一下吧,说明书也都配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