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祖龙归位,大秦的天要变了-《祖宗们,时代变了》

  回程的路上,周墨开着那辆七座MPV,心情复杂。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

  嬴政坐在副驾驶,闭目养神,似乎对窗外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周墨偷偷瞥了他一眼,这位千古一帝的侧脸轮廓分明,如同刀削斧凿。

  他身上的病气已经完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如同深渊般的威势。

  周墨知道,这次回去的嬴政,和之前任何一次,都完全不同了。

  他不仅治好了身体的顽疾,更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用一种恐怖的速度,吸收了两千年的知识精华。

  一个健康的,掌握了未来部分走向和基础科技理论的秦始皇。

  周墨简直不敢想象,他回到大秦,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那个女人,不简单。”

  嬴政突然开口,眼睛依旧没有睁开。

  “啊?”周墨心里一紧,“您是说秦小姐?”

  “她背后的人,想知道朕的来历。”

  嬴政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政哥,您放心,我能糊弄过去!”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带着几分不屑。

  “无妨。”

  “此世的医术,确有独到之处。那个叫螯合治疗的东西,虽然古怪,却能去朕体内沉疴。此乃大功。”

  “周君,你亦有功。”

  听到这句夸奖,周墨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谦虚道,“应该的,应该的,为您服务嘛。”

  “而且这次也是女皇和宋太祖的东西发挥了大作用。”

  车子下了高速,穿过县城,颠簸在乡间小路上。

  当那栋熟悉的百年老宅出现在视野中时,周墨长长地松了口气。

  终于回来了。

  车刚停稳,朱允炆就从院子里迎了出来。

  他看到周墨和嬴政,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周哥,始皇陛下,你们回来了。”

  嬴政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已经投向了堂屋中央。

  “周君,朕要走了。”嬴政说道。

  “这么快?”周墨有些惊讶。

  “嗯。”

  嬴政从背包里拿出那个笔记本电脑,“此物,朕带不走。但里面的东西,已尽数在朕脑中。”

  “这些时日,多谢。”

  他说完,便迈步向堂屋走去。

  周墨跟在后面,拿着玉环,看着他的背影,都有些失神。

  嬴政走到堂屋中央,站定。

  “周君,下次再见,朕会带来好消息的。”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堂屋里回响。

  话音刚落,玉环光芒亮起,他周身的空间开始扭曲,光芒越来越盛。

  下一秒,堂屋中央,空空如也。

  秦始皇,回去了。

  ……

  秦,咸阳宫,章台殿。

  空气凝重如铁,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殿内灯火通明,将上百名大秦核心臣工的脸映照得惨白。

  居于首位的丞相李斯,坐立不安,额角渗出的细汗早已浸湿了鬓发。

  上将军蒙恬,手按腰间长剑,如一尊铁塔般矗立,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警惕地扫过殿内每一个角落,尤其是中车府令赵高所在的方向。

  公子扶苏跪坐在席位上,面容憔悴,满是忧虑。

  陛下,已经消失整整一月了。

  一个月前,陛下在寝宫中凭空消失,只留下一句“朕去去就回”。

  这一去,便整整一月音信全无。

  咸阳城内,早已是暗流涌动,各种揣测与谣言甚嚣尘上。

  就在殿内气氛压抑到即将崩断的时刻。

  “陛下驾到——!”

  一声尖锐高亢的通传,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大殿。

  所有人精神猛地一振,齐刷刷地起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殿门。

  李斯浑身一颤,几乎是弹了起来。

  蒙恬手掌握紧了剑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扶苏更是喜极而泣,激动地望向那道门。

  在万众瞩目之下,一道身影从殿外走了进来。

  玄色龙袍,威严深重。

  步伐沉稳有力,龙行虎步,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心跳之上。

  那张熟悉的面容上,曾经萦绕不散的病气与暮气,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内敛,却如同深渊般浩瀚的威势。

  嬴政的目光扫过全场。

  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却又仿佛能洞穿人心,让所有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自觉地心头一凛,纷纷垂下了头。

  “臣等,恭迎陛下!”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章台殿,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发自内心的敬畏。

  嬴政走到御阶之上,缓缓转身,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坐下。

  他看着底下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看着面色复杂的李斯,看着一脸担忧的扶苏。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众卿,平身。”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待众人落座,嬴政的目光再次扫视全场,平静地抛出了第一句话。

  “朕失踪一月,并非遇险。”

  “而是去了一个地方。”

  他顿了顿,给了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一个在两千年之后的世界。”

  轰!

  一言既出,整个章台殿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巨石,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懵了。

  李斯张大了嘴,呆呆地看着御座上的皇帝,以为自己听错了。

  蒙恬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

  扶苏更是满脸茫然。

  两千年后?这是何意?

  是陛下病糊涂了,还是在说什么天外之言?

  “肃静!”

  王贲一声暴喝,殿内瞬间恢复了死寂,但每个人脸上的震惊与骇然,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嬴政对众人的反应毫不在意,他继续用平淡的语气,讲述着足以颠覆整个时代认知的事实。

  “在后世,朕看到了大秦的结局。”

  “朕死于沙丘,死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矫诏,赐死扶苏,杀尽朕之子女,立胡亥为帝。”

  此言一出,李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面无人色地嘶喊。

  “陛下!臣冤枉!臣对大秦……对大秦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扶苏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李斯。

  嬴政没有理会。

  “胡亥为帝,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以致天下分崩,民不聊生。”

  “朕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仅仅三年。”

  “倾覆大秦者,楚人项羽,沛县亭长刘季。”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大殿之内,死寂一片,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他们可以不信什么两千年后,但陛下口中说出的沙丘、矫诏、扶苏、胡亥,这些名字和事件,却又如此真实,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朕,在后世,还看到了许多东西。”

  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死寂。

  “朕看到了,有一种名曰水泥之物,可筑起百丈高楼,可修筑千年不坏之驰道。”

  “朕看到了,有一种名曰化肥之物,可令关中之土,亩产粟米过千斤。”

  “朕看到了,有一种名曰高炉之物,可日产精铁万斤,远胜我大秦举国之力。”

  “朕还看到了,有一种名为学校之物,可令天下黔首,无论贵贱,皆可识字,皆可读书。”

  “更看到了……一张真正的天下舆图。”

  嬴政的语气逐渐变得激昂,眼中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那舆图之上,天下之大,远超想象。在我大秦之外,更有无尽广袤之土地,无尽之资源。”

  “而朕的大秦,不过是偏居一隅!”

  如果说之前的亡国预言让他们恐惧,那么此刻嬴政描绘的未来,则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渴望。

  亩产千斤!日产万斤精铁!人人识字!

  这……这是何等盛世?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上古大同之世!

  “朕,此番归来,便是要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