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区别待遇-《诸天体验官:开局就是肆意人生!》

  苏蔓也没有停留,仿佛真的只是顺手递了杯咖啡。

  苏蔓转身准备回自己座位,却在迈步前,似乎想起什么,

  又停下,微微侧身,用自然的语气问道:

  “对了,江组,下午三点和证监那边有个关于案件资金链的线上协调会,

  需要我提前把初步的分析报告给您过目吗?

  或者,您看开完会,我们是否需要就几个疑点再碰一下?

  我这边时间都可以。”

  苏蔓提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问题,

  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江屿,等待江屿的指示。

  江屿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手指在鼠标上点了点,

  调出一个文件,简洁地回答:

  “报告发我邮箱。协调会后,四点半,小会议室碰一下。”

  “好的,明白。”苏蔓干脆利落地应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才转身离开。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几个同事尽收眼底。

  老张对着李威努努嘴,压低声音:

  “啧,看见没?高岭之花亲自送咖啡,还主动约碰头时间。

  威子,你那顿湘菜,怕是把牙崩掉也约不来咯。”

  李威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靠!这区别待遇也太明显了吧?

  江组是帅,我也是不差啊!”

  另一个同事笑着插话:“得了吧你,你那点心思全在脸上。

  人家苏警官眼里,江组那是高山仰止的标杆。

  你?顶多算个…嗯,热情过度的同事。”

  “靠!”李威小声嘟囔,“冰山美人,只对江组融雪啊……”

  而回到座位的苏蔓,仿佛没听到这些议论。

  打开邮箱,将报告发送给江屿,

  然后拿起案卷继续研读,神情专注,

  仿佛刚才的咖啡和靠近,只是工作流程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环。

  只有苏蔓自己知道,当靠近江屿身边时,自己的心态会发生变化。

  苏蔓抬眼,目光再次掠过那个挺拔身影。

  这些天苏蔓早就已经从侧面打听出来了,江屿已经分手了,是单身!

  所以,他单身,且优秀如斯,自己欣赏他,靠近他,这有什么不对?

  ——————————————————

  初夏的阳光变得灼热起来,梧桐树叶从嫩绿转为浓郁的墨绿。

  分手后的第四个月,时间像一把刻刀,在蒋南孙的心上留下了更深的痕迹。

  与蒋南孙预想的不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江屿的离开而更加精彩,

  反而是与日俱增的思念。

  蒋南孙开始不受控制地回忆与江屿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

  骑着自行车载自己在梧桐树荫下穿行时;

  在老城厢的豆浆摊前,笑着看自己被烫得直呵气的样子,

  然后自然地替她吹凉豆浆……

  这些画面,在深夜里反复播放,

  每一次回忆,都让江屿的形象在蒋南孙心中更加高大、更加完美。

  朱锁锁偶尔带来的关于“警花”苏蔓的消息,

  更是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蒋南孙敏感的神经上,

  带来一阵阵心慌意乱和自我折磨——我有什么资格心慌呢?人是自己推开的。

  ——————————————————

  经过近两个月的废寝忘食,蒋南孙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旧工业区改造竞赛方案终于完成。

  这是一个将废弃的纺织厂改造为融合社区中心、创意工坊和工业历史纪念馆的综合体设计。

  方案大胆创新,既保留了工业遗迹的厚重感,又注入了鲜活的社区生命力,

  尤其在对旧建筑结构的创造性再利用和社区情感空间的营造上,

  获得了评审导师们的一致高度评价。

  “南孙!太棒了!评审组组长王教授直接说这是近两年他见过最有想法、

  最具人文关怀的学生作品!冲击一等奖非常有希望!”

  导师激动地拍着蒋南孙的肩膀。

  巨大的喜悦如同汹涌的浪潮,蒋南孙几乎是本能地、

  第一时间就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那个最懂自己、

  最理解自己设计理念背后情感的人——江屿!

  蒋南孙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手指带着兴奋划开屏幕,

  点开通讯录,那个烂熟于心的名字瞬间跳入眼帘。

  然而,指尖在即将触碰到拨打键的瞬间,骤然僵住。

  所有的喜悦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干瘪、消散。

  蒋南孙握着手机,站在空旷的走廊上,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泪水毫无预兆地盈满眼眶,模糊了屏幕上的名字。

  这一刻,蒋南孙终于清晰地认识到,

  失去了江屿,蒋南孙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恋人,

  更是灵魂深处唯一的知己,

  是那个能让蒋南孙毫无保留地分享生命中最重要喜悦与成就的人。

  蒋南孙怀念的,不只是他的陪伴,

  更是那个在江屿身边,被爱着、被懂得、被引领着不断向上生长的自己。

  而在经侦总队,苏蔓的动作也从润物细无声升级为更明确的信号。

  苏蔓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敏锐度,很快在案件中逐渐崭露头角,

  争取到了更多参与核心外调的机会。

  当需要两人一组外出执行任务时,苏蔓总能“恰好”与江屿分到一组。

  或是去邻市调取关键银行流水,或是在可疑的贸易公司附近蹲守。

  在相对封闭的警车里,或是漫长的高速路途中,苏蔓不再仅仅谈论工作。

  苏蔓会巧妙地寻找话题切入点。

  “江组,上次您提到那本讲地下金融史的参考书,我找来看完了,

  里面提到的八十年代黄金走廊洗钱路径,

  和我们现在案子里的某些手法,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现在的技术掩护更复杂了。”

  苏蔓以此打开话题,展示自己对江屿的话很上心。

  或者,在等待目标出现的枯燥蹲守中,

  苏蔓会轻声说:“江组,您听这段。”

  然后拿出手机,播放一段节奏舒缓的爵士乐,

  “萨克斯风在这种环境里,感觉特别能沉淀心绪,让人冷静下来思考。

  您平时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放松?”

  江屿通常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苏蔓提出具体观点时,

  会简洁地回应一两句“嗯,观察力不错”或“这个类比有点意思”,

  江屿像一个稳固的堡垒,温和地抵御着任何试图逾越工作界限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