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基础-《诸天体验官:开局就是肆意人生!》

  两位小吏立刻笑逐颜开,拍着胸脯保证,

  营业执照就包在他们身上,流程从简,特事特办。

  并且绝对没人敢去工厂捣乱,以后每月会派巡警过去“照看”一下

  实为收点保护费,但江屿不在乎这点小钱。

  税收方面那就没办法减免了,这个事情,东山省是在张宗昌的管辖下,

  连农民都是税上加税,更别说你小作坊了。

  民国时期的基层官僚生态,被江屿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初步打通。

  第四步:原材料采购。

  江屿让郭二拿着钱,开始小批量收购猪油和花生油,

  初期以猪油为主,皂化硬度更好。

  同时,通过那两位小吏的关系,从县里的药铺和杂货商那里,

  订购了一批纯碱和少量昂贵的烧碱用于调试和研发。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却又高效地推进着。

  大量的坛坛罐罐、铁锅、模具、木柴等物资被运进后院。

  村民们好奇地观望着,不知道这位江先生又要搞什么名堂。

  只有少数被郭二私下接触过的贫困农户,隐隐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做工机会。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伙计们各自回屋休息了。

  江屿把宁绣绣叫到了自己房里。

  房间里生着煤炉,比外面暖和许多。

  桌上点着油灯,摊开着几张江屿画的简易设备草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

  “先生,您找我?”宁绣绣走进来,

  身上还带着屋外的寒气,脸蛋冻得微红。

  经过这些天的调养和忙碌,宁绣绣气色好了很多,

  眼神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甚至更添了几分干练。

  “嗯,坐。”江屿指了指对面的凳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宁绣绣依言坐下,目光落在那些奇怪的图纸上,有些好奇:

  “先生,这些是……”

  “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买卖。”

  江屿将一张画着块状肥皂的图推到她面前,“认识这个吗?”

  “这是……洋胰子?”宁绣绣在县城见过,

  宁家也用过,知道是洗衣服、洗手用的,很贵。

  “对,也叫肥皂。我打算开个厂子,自己做这个。”

  江屿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我们自己…做洋胰子?”宁绣绣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这…这不是洋人才能做的东西吗?听说很复杂的。”

  “没什么复杂的,无非就是油脂和碱放在一起煮。”

  江屿笑了笑,“比绣花容易多了。”

  宁绣绣被江屿的比喻逗得笑了起来,但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可是……这能成吗?卖给谁呢?”

  “怎么不成?”江屿自信地道,

  “洋人能做的,我们当然也能做,而且能做得更便宜,

  我们的肥皂能拿来洗衣服、洗手、洗澡、甚至洗锅。

  让咱们天牛庙村、让这县里的老百姓都用得起!

  说不定,未来整个省都用我们的肥皂!

  你说,这买卖有没有前途?”

  宁绣绣仔细想了想,如果真能把那昂贵的洋胰子变得便宜,

  肯定很多人愿意买。

  宁绣绣用力点了点头:“肯定有!

  只是……先生,这得要很多本钱吧?

  还要很多人手……”

  “本钱我有。人手嘛……”江屿看着宁绣绣,

  “这正是我要跟你商量的事。

  工厂开起来,需要人干活,也需要人管理。

  我想让你来帮我。”

  “我?”宁绣绣指着自己,更加惊讶了,

  “先生,我…我只会认几个字,记记账,

  况且我还是个女子,

  这工厂的事,我一窍不通啊……”

  “不懂可以学。”江屿语气肯定,

  “谁生下来就什么都懂?

  我看中的是你做事认真,心细,还有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

  工厂里,以后进出货物、记录工时、发放工钱、管理日常杂事,

  这些都需要一个足够细心又值得信任的人来做。

  我觉得你合适。

  谁说女子不如男,未来妇女还顶半边天呢!”

  江屿顿了顿,补充道:

  “这不是帮我,是咱们一起做这件事。

  给你算工钱,或者…算你一份干股,

  以后赚钱了给你分红。”

  宁绣绣的心怦怦直跳。

  管理工厂?算工钱?分红?

  这些词汇对宁绣绣来说既陌生又充满诱惑。

  这完全超越了一个传统乡村女子所能想象的生活轨迹。

  “我…我真的行吗?”宁绣绣有些忐忑,

  但眼底深处却燃起跃跃欲试的火苗。

  “我说你行,你就行。”江屿肯定道,

  “不用担心,一开始我会教你。

  配方和关键技术我负责,你先把后勤和人事管起来。

  以后规模大了,你就是咱们这‘民生皂胰厂’的宁大掌柜!”

  “宁…宁大掌柜……”宁绣绣喃喃地重复着这个称呼,

  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羞涩又憧憬的笑容。

  这个称呼,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和力量感。

  “怎么样?敢不敢试试?”江屿看着宁绣绣,

  就像当初在山坡上问宁绣绣敢不敢跟着自己干一样。

  宁绣绣深吸一口气,这一次,宁绣绣没有犹豫,重重点头:

  “我敢!先生,我愿意学!我一定尽力做好!”

  “好!”江屿满意地笑了,将桌上的草图往宁绣绣那边推了推,

  “那今晚,咱们就先来学习一下,管理人员应该怎么管理。。。”

  油灯下,两人头几乎凑在一起,

  一个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个聚精会神地倾听,不时发问。

  肥皂对于江屿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一个极其出色的选择。

  它完美契合了“需求广泛、技术可行、原料易得、利润可观”的所有条件。

  虽然让普通人接受需要一些市场教育,

  但通过免费试用、精准定位、强大的渠道利润驱动,

  和深入基层的销售网络,完全可以快速打开局面。

  一旦肥皂厂成功运转,江屿就能真正在这个世界扎根,

  通过土地(佃户) 工厂(工人) 销售(渠道) 三条线,

  编织出一张以自己为核心的巨大利益网络,

  为江屿后续的民国事业打下坚实的人口、经济和民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