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铁锁横江-《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初春的山海关总兵府内,沈惊鸿正在审阅最新制定的《边关物资管制条例》。条例上用朱笔特别标注:凡铁器、铜器、硝石、硫磺等军资,严禁出关,违者以通敌论处。

  大人,宣府总兵杨国柱有些犹豫,这禁令是不是太严了?连铁锅都不让出关,怕是会引起蒙古各部的不满。

  沈惊鸿放下笔,目光锐利:杨总兵可知道,一口铁锅熔了能打造多少箭镞?建虏缺铁缺到什么程度?本官得到密报,他们连阵亡将士的铠甲都要回收重铸。这个时候,一颗钉子都不能流出关外!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传令各关隘,即日起所有出关货物必须开箱查验。铁器一律扣留,改以陶锅、砂锅替代。告诉那些商人,要做生意可以,但只能卖这些。

  三月中,张家口市场贴出告示,宣布实施新规。商人们议论纷纷,一个来自山西的商人壮着胆子问:军爷,这陶锅一碰就碎,蒙古人不要啊。

  守关把总冷笑一声:不要?那就别做饭。总比让他们把铁锅熔了打造成刀剑,回头来砍我们的脑袋强!

  在严格的查验下,边关查获了大量企图走私的铁器:

  · 在喜峰口,查获夹藏在毛皮中的铁锅二百口;

  · 在古北口,发现商队马匹蹄铁特意加厚,明显是要回收炼铁;

  · 在张家口,甚至查获用空心木料藏匿的铁钉......

  每次查获走私,沈惊鸿都下令将涉案商人当众斩首,货物充公。首级悬挂在关墙上示众,以儆效尤。

  就在北方边关严查之际,江南的浙商却打起了新的主意。宁波府一间密室内,几个大商人正在密谈。

  李兄,北边查得严,但海路还是通的。一个瘦高个子的商人压低声音,从宁波出海,绕到辽东,一船生铁能赚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

  被称为李兄的李继财沉吟道:风险太大了吧?听说晋商八大家都被满门抄斩了。

  所以更要走海路!另一个胖子插嘴,陆路被沈惊鸿看得死死的,但海路他管不着。我已经打点好了水师的人,只要银子到位,保准平安无事。

  李继财还是有些犹豫:可我听说,东厂的人最近在江南活动......

  东厂?瘦高个不屑地笑了,魏公公最爱银子,咱们多送些孝敬,还有什么办不成的?

  这些浙商的动向,很快就被魏忠贤的东厂密探报到了京城。令人意外的是,魏忠贤这次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先请示了沈惊鸿。

  沈大人,魏忠贤派来的心腹太监恭敬地说,厂公让咱家问问,这些浙商该怎么处置?是直接抓了,还是......

  沈惊鸿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不急。这些人既然想走海路,那就让他们走。不过......

  他低声对太监吩咐了一番,太监听后连连点头:妙计!妙计!沈大人果然高明,厂公一定会照办。

  四月初,一艘满载生铁和硝石的商船从宁波出发,表面上是要前往日本贸易,实际上却是要绕道辽东。船主李继财站在船头,志得意满。

  东家,船老大有些不安,听说最近水师查得严,要不要再打点一下?

  李继财笑道:放心,魏公公那边已经打点好了。这船上还有一批给魏公公的,水师不敢查的。

  果然,船队在海上遇到水师巡逻船时,对方只是简单看了看文书就放行了。李继财更加得意,命令全速驶向辽东。

  然而,就在船队即将进入辽东海域时,突然出现十余艘战船,将他们团团围住。令李继财震惊的是,这些战船挂的竟然是东厂的旗帜!

  奉旨办案!所有人等不得妄动!一个阴冷的声音从为首的战船上传来。

  李继财强作镇定:这位公公,我们是正经商人,有路引文书......

  路引?为首的太监冷笑一声,贩卖军资给建虏,这也是正经商人?给我搜!

  搜查结果令人震惊:

  · 生铁五千斤,足够打造数千件兵器;

  · 硝石两千斤,可配制大量火药;

  · 还有一批明军制式腰刀的仿制品;

  · 最要命的是,搜出了李继财与后金往来的密信。

  这...这是诬陷!李继财面色惨白,我要见魏公公!

  见魏公公?为首的太监哈哈大笑,就是厂公让我们来抓你的!你以为那点银子就能收买厂公?告诉你,厂公对陛下忠心耿耿,最恨的就是你们这些通敌卖国的奸商!

  直到这时,李继财才明白,他们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圈套。所谓的打点妥当,不过是引他们上钩的诱饵。

  李继财等人的落网,只是开始。东厂根据查获的账册和密信,在江南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 在杭州,查获准备运往辽东的丝绸,这些丝绸是后金贵族最喜爱的商品;

  · 在苏州,查封了专门为后金打造奢侈品的工坊;

  · 在松江,破获了一个为后金提供情报的间谍网......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搜查中发现了浙商与朝中某些官员往来的证据。这些官员收受重贿,为浙商的走私活动提供庇护。

  陛下,魏忠贤亲自向天启皇帝禀报,浙商通敌一案,共查获生铁两万斤、硝石五千斤,抓获案犯一百二十七人,涉及六品以上官员九人。

  朱由校勃然大怒:这些蛀虫!统统给朕严办!

  案件结束后,沈惊鸿立即上奏,提出完善海防的建议:

  · 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海上贸易;

  · 实行船引制度,所有出海商船必须登记在册;

  · 建立巡查制度,水师定期在重要航道巡逻;

  · 设立举报重赏,鼓励百姓举报走私行为。

  沈爱卿所奏,甚合朕意。朱由校在朝会上表示,通敌卖国者,有一个查一个,绝不姑息!

  消息传到沈阳,皇太极再次震怒。他原本指望通过海路获得补给,现在这条线也被切断了。

  好个沈惊鸿!好个魏忠贤!皇太极在殿内来回踱步,陆路堵死,海路切断,这是要把我们困死在辽东啊!

  范文程小心翼翼地说:大汗,为今之计,只能加紧与蒙古各部联络,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补给。

  蒙古?皇太极冷笑,那些墙头草,见我们势弱,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朝鲜的方向:看来,是时候给朝鲜一点教训了。既然他们不愿意乖乖合作,那就用刀剑让他们明白该站在哪一边!

  而此时的山海关,沈惊鸿正在听取水师的汇报。当他得知皇太极可能对朝鲜用兵时,只是淡淡一笑:

  让他打。朝鲜战事一起,正好给我们争取时间。传令下去,加紧新军训练,等建虏在朝鲜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就是我们收复失地之日!

  关墙外,春雪初融。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