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港的清晨,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初升的朝阳将万道金光洒向港湾,十二艘新式战舰如黑色巨鲸般静静停泊,铁甲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这是大明新式水师的精锐——东海舰队,每艘战舰的烟囱都冒着淡淡的煤烟,预示着随时可以启航出征。
沈惊鸿在登州水师参将黄龙的陪同下,沿着码头缓步而行。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戎装,玄色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大人请看,黄龙指着旗舰镇海号巍峨的舰身,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按照您的设计,全舰覆盖三寸锻铁装甲,就是红毛夷最重的炮弹也难以击穿。
沈惊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舰首那门巨大的双联装火炮:炮塔的转动测试过了吗?
回大人,已经测试过数十次。采用蒸汽动力后,整个炮塔旋转一周只需半刻钟,比人力快上数倍。弹药提升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装填速度提升三成不止。
两人登上镇海号,沈惊鸿仔细检查了每个细节。从炮位的布置到动力的传输,从装甲的接缝到了望台的视野,他都一一过问。就在他准备下令试航时,一骑快马疾驰而至,马蹄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溅起串串火星。
信使跃下马背,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急报:大人,辽东急报!罗刹人在精奇里江口增兵,新建了两个据点,还在江对岸架设了火炮!
沈惊鸿神色一凛,迅速拆开急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终将急报重重合上:黄龙,海防之事就交给你了。记住,以威慑为主,不可轻易开启战端。我要立即返回沈阳。
辽东危局
三日后的沈阳总兵府内,气氛凝重。沈惊鸿风尘仆仆地赶回,连披风都来不及解下就立即召集北疆将领议事。
巨大的北疆沙盘前,众将肃立。沈惊鸿手持长鞭,指向精奇里江口新出现的两个红色标记:罗刹人这是看准了我们主力在东海,想趁机在北方得利。据探子回报,这两个据点各有驻军二百,配备火炮六门,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在黑龙江的航道。
参将周遇吉上前一步:大人,让末将领兵前去,定将这些罗刹蛮子赶回西岸!
沈惊鸿摇头:不可。如今东海局势未明,北疆不宜大动干戈。况且...他的长鞭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罗刹人选择在此时发难,恐怕别有用心。
他沉吟片刻,下达命令:周遇吉,你率巡防营精锐五百,联合达斡尔各部,对罗刹据点实施骚扰。记住,以焚毁其补给、切断其退路为主,不必强攻坚垒。
末将领命!
待众将散去,沈惊鸿立即修书一封,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北疆局势危急,罗刹人趁虚而入。臣请暂缓东海攻势,集中精力巩固北防。若使罗刹人在北疆站稳脚跟,恐成心腹之患...
五日后,朱由校的回复就到了:准奏。北疆事务,卿可全权处置。东海之事,可委黄龙相机而动。
双线博弈
天启九年四月,北疆的冰雪刚刚消融,战事便已展开。周遇吉率领的巡防营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袭击罗刹人的补给队。达斡尔猎手们在丛林间神出鬼没,用毒箭和陷阱让罗刹人寝食难安。
然而就在北疆战事胶着之际,东海的急报又至:倭国舰队三十余艘安宅船逼近朝鲜巨济岛,与明军水师形成对峙。
黄龙严格执行沈惊鸿的事先部署,派出、两艘铁甲舰前出威慑。这两艘完全不依赖风帆的战舰在倭国水军面前展示了惊人的机动性,在无风状态下依然能够快速航行、灵活转向。倭国水军大惊失色,不敢接战,仓皇退去。
但北方的局势却愈发紧张。罗刹人显然有备而来,不仅增兵至千人,还带来了射程更远的新式火炮。
大人,罗刹人的火炮能在二百丈外准确命中目标。周遇吉带着伤回报,巡防营已经有数十人伤亡,达斡尔人也损失了二十多个勇士。
沈惊鸿站在北疆地图前,久久不语。突然,他转身下令:传令给黑水堡,把新试制的那二十门后装线膛炮全部调来。另外,让格物院的人加快蒸汽破冰船的研究,我们要在封冻前控制整个黑龙江航道!
以攻代守
五月,黑龙江两岸春暖花开,沈惊鸿却决定在这个看似不宜用兵的季节发动反击。他亲自率领一千精锐,乘坐新下水的浅水蒸汽船,北上黑龙江。
大人,您亲自前往太过危险。周遇吉等人纷纷劝阻,让末将前去即可。
沈惊鸿摇头系紧披风:罗刹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就是认为我们不敢深入北疆。我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疆土,寸步不让!
船队逆流而上,新式的蒸汽船展现出了惊人优势。不同于需要纤夫拉拽的传统船只,这些冒着黑烟的钢铁巨兽在江水中破浪前行,让沿岸的罗刹哨兵目瞪口呆。
在精奇里江口,沈惊鸿指挥部队发起突袭。新式的后装线膛炮在三百丈外就开始轰击,准确命中罗刹人的炮台。明军士兵乘坐特制的登陆艇快速靠岸,在火炮掩护下发起冲锋。
为了大明!沈惊鸿亲自督战,明军士气大振。
经过三天激战,明军收复了所有被占据点,缴获火炮十二门,俘虏罗刹士兵百余。残部仓皇逃往勒拿河西岸。
巩固边防
胜利之后,沈惊鸿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击退罗刹人容易,要守住这片广袤的土地却很难。
他在黑龙江畔巡视了七天,最终选定五处要地修建棱堡。这些棱堡采用最新的防御设计,每个堡垒都配备火炮八门,驻扎火枪兵二百,储备足够坚守半年的粮草。
北疆之固,不在杀伤多少罗刹人,而在能否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沈惊鸿对随行官员说,立即从辽东移民三千户至此,每户授田百亩,免赋三年。
他还亲自接见当地部落首领,将缴获的罗刹火器分发给他们:从今往后,你们就是大明北疆的耳目。发现罗刹人,立即报警。每擒获一个罗刹探子,赏银十两!
东西兼顾
就在沈惊鸿全力经营北疆之时,东海的急报又至:倭国与荷兰联合舰队卷土重来,战舰多达八十余艘,直扑月港。
身在沈阳的沈惊鸿接到急报,沉思良久后做出部署:
传令黄龙,可采取机动防御战术,利用铁甲舰的速度优势,在海上与敌周旋。切记,保全实力为上,不必争一时胜负。
同时,命令登州、威海卫水师立即南下增援。告诉将士们,他们的任务是牵制,不是决战。
但他自己仍然决定坐镇沈阳:北疆局势未稳,罗刹人虎视眈眈,我不能轻易离开。
深谋远虑
天启九年秋,在明军水师的顽强抵抗下,倭荷联军再次败退。但沈惊鸿在庆功宴上却毫无喜色。
宴席散去后,他在书房中向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
臣观当今局势,东西两线皆不可轻忽。然北疆地广人稀,防线漫长,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终将疲于奔命。
臣建议:一,在北疆大规模移民实边,五年内移民十万户;二,加快蒸汽战舰建造,明年至少要再下水十艘铁甲舰;三,与朝鲜加强合作,在其境内设立军港,共御外侮。
朱由校全部准奏,并在批复中特别强调:北疆事务,仍以卿为主。东海之事,可委派得力将领。朕已命魏忠贤统筹粮饷,必不使前线有缺。
新的挑战
冬月将至,北疆开始飘雪。就在沈惊鸿全力推行北疆开发计划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罗刹沙皇派遣特使,要求与大明谈判划界。
大人,这是好事啊!属下们都很兴奋,说明罗刹人知道怕了!
沈惊鸿却神色凝重,在暖阁中来回踱步:谈判桌上得到的,永远不如战场上取得的实在。告诉罗刹人,要谈可以,但必须先退出勒拿河以东,交出杀害我边民的首恶。
他走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喃喃自语:这场谈判,恐怕比打仗还要艰难。
当夜,沈惊鸿书房中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他知道,即将到来的谈判将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那之前,他必须让北疆的防线固若金汤。
来人,备马。明日我要去视察最新的屯垦点。
北疆的黎明在风雪中来临,沈惊鸿裹紧披风,踏雪而出。他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大明筑起一道永不陷落的防线。
沈惊鸿在登州水师参将黄龙的陪同下,沿着码头缓步而行。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戎装,玄色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大人请看,黄龙指着旗舰镇海号巍峨的舰身,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按照您的设计,全舰覆盖三寸锻铁装甲,就是红毛夷最重的炮弹也难以击穿。
沈惊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舰首那门巨大的双联装火炮:炮塔的转动测试过了吗?
回大人,已经测试过数十次。采用蒸汽动力后,整个炮塔旋转一周只需半刻钟,比人力快上数倍。弹药提升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装填速度提升三成不止。
两人登上镇海号,沈惊鸿仔细检查了每个细节。从炮位的布置到动力的传输,从装甲的接缝到了望台的视野,他都一一过问。就在他准备下令试航时,一骑快马疾驰而至,马蹄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溅起串串火星。
信使跃下马背,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急报:大人,辽东急报!罗刹人在精奇里江口增兵,新建了两个据点,还在江对岸架设了火炮!
沈惊鸿神色一凛,迅速拆开急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终将急报重重合上:黄龙,海防之事就交给你了。记住,以威慑为主,不可轻易开启战端。我要立即返回沈阳。
辽东危局
三日后的沈阳总兵府内,气氛凝重。沈惊鸿风尘仆仆地赶回,连披风都来不及解下就立即召集北疆将领议事。
巨大的北疆沙盘前,众将肃立。沈惊鸿手持长鞭,指向精奇里江口新出现的两个红色标记:罗刹人这是看准了我们主力在东海,想趁机在北方得利。据探子回报,这两个据点各有驻军二百,配备火炮六门,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在黑龙江的航道。
参将周遇吉上前一步:大人,让末将领兵前去,定将这些罗刹蛮子赶回西岸!
沈惊鸿摇头:不可。如今东海局势未明,北疆不宜大动干戈。况且...他的长鞭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罗刹人选择在此时发难,恐怕别有用心。
他沉吟片刻,下达命令:周遇吉,你率巡防营精锐五百,联合达斡尔各部,对罗刹据点实施骚扰。记住,以焚毁其补给、切断其退路为主,不必强攻坚垒。
末将领命!
待众将散去,沈惊鸿立即修书一封,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北疆局势危急,罗刹人趁虚而入。臣请暂缓东海攻势,集中精力巩固北防。若使罗刹人在北疆站稳脚跟,恐成心腹之患...
五日后,朱由校的回复就到了:准奏。北疆事务,卿可全权处置。东海之事,可委黄龙相机而动。
双线博弈
天启九年四月,北疆的冰雪刚刚消融,战事便已展开。周遇吉率领的巡防营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袭击罗刹人的补给队。达斡尔猎手们在丛林间神出鬼没,用毒箭和陷阱让罗刹人寝食难安。
然而就在北疆战事胶着之际,东海的急报又至:倭国舰队三十余艘安宅船逼近朝鲜巨济岛,与明军水师形成对峙。
黄龙严格执行沈惊鸿的事先部署,派出、两艘铁甲舰前出威慑。这两艘完全不依赖风帆的战舰在倭国水军面前展示了惊人的机动性,在无风状态下依然能够快速航行、灵活转向。倭国水军大惊失色,不敢接战,仓皇退去。
但北方的局势却愈发紧张。罗刹人显然有备而来,不仅增兵至千人,还带来了射程更远的新式火炮。
大人,罗刹人的火炮能在二百丈外准确命中目标。周遇吉带着伤回报,巡防营已经有数十人伤亡,达斡尔人也损失了二十多个勇士。
沈惊鸿站在北疆地图前,久久不语。突然,他转身下令:传令给黑水堡,把新试制的那二十门后装线膛炮全部调来。另外,让格物院的人加快蒸汽破冰船的研究,我们要在封冻前控制整个黑龙江航道!
以攻代守
五月,黑龙江两岸春暖花开,沈惊鸿却决定在这个看似不宜用兵的季节发动反击。他亲自率领一千精锐,乘坐新下水的浅水蒸汽船,北上黑龙江。
大人,您亲自前往太过危险。周遇吉等人纷纷劝阻,让末将前去即可。
沈惊鸿摇头系紧披风:罗刹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就是认为我们不敢深入北疆。我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疆土,寸步不让!
船队逆流而上,新式的蒸汽船展现出了惊人优势。不同于需要纤夫拉拽的传统船只,这些冒着黑烟的钢铁巨兽在江水中破浪前行,让沿岸的罗刹哨兵目瞪口呆。
在精奇里江口,沈惊鸿指挥部队发起突袭。新式的后装线膛炮在三百丈外就开始轰击,准确命中罗刹人的炮台。明军士兵乘坐特制的登陆艇快速靠岸,在火炮掩护下发起冲锋。
为了大明!沈惊鸿亲自督战,明军士气大振。
经过三天激战,明军收复了所有被占据点,缴获火炮十二门,俘虏罗刹士兵百余。残部仓皇逃往勒拿河西岸。
巩固边防
胜利之后,沈惊鸿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击退罗刹人容易,要守住这片广袤的土地却很难。
他在黑龙江畔巡视了七天,最终选定五处要地修建棱堡。这些棱堡采用最新的防御设计,每个堡垒都配备火炮八门,驻扎火枪兵二百,储备足够坚守半年的粮草。
北疆之固,不在杀伤多少罗刹人,而在能否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沈惊鸿对随行官员说,立即从辽东移民三千户至此,每户授田百亩,免赋三年。
他还亲自接见当地部落首领,将缴获的罗刹火器分发给他们:从今往后,你们就是大明北疆的耳目。发现罗刹人,立即报警。每擒获一个罗刹探子,赏银十两!
东西兼顾
就在沈惊鸿全力经营北疆之时,东海的急报又至:倭国与荷兰联合舰队卷土重来,战舰多达八十余艘,直扑月港。
身在沈阳的沈惊鸿接到急报,沉思良久后做出部署:
传令黄龙,可采取机动防御战术,利用铁甲舰的速度优势,在海上与敌周旋。切记,保全实力为上,不必争一时胜负。
同时,命令登州、威海卫水师立即南下增援。告诉将士们,他们的任务是牵制,不是决战。
但他自己仍然决定坐镇沈阳:北疆局势未稳,罗刹人虎视眈眈,我不能轻易离开。
深谋远虑
天启九年秋,在明军水师的顽强抵抗下,倭荷联军再次败退。但沈惊鸿在庆功宴上却毫无喜色。
宴席散去后,他在书房中向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
臣观当今局势,东西两线皆不可轻忽。然北疆地广人稀,防线漫长,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终将疲于奔命。
臣建议:一,在北疆大规模移民实边,五年内移民十万户;二,加快蒸汽战舰建造,明年至少要再下水十艘铁甲舰;三,与朝鲜加强合作,在其境内设立军港,共御外侮。
朱由校全部准奏,并在批复中特别强调:北疆事务,仍以卿为主。东海之事,可委派得力将领。朕已命魏忠贤统筹粮饷,必不使前线有缺。
新的挑战
冬月将至,北疆开始飘雪。就在沈惊鸿全力推行北疆开发计划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罗刹沙皇派遣特使,要求与大明谈判划界。
大人,这是好事啊!属下们都很兴奋,说明罗刹人知道怕了!
沈惊鸿却神色凝重,在暖阁中来回踱步:谈判桌上得到的,永远不如战场上取得的实在。告诉罗刹人,要谈可以,但必须先退出勒拿河以东,交出杀害我边民的首恶。
他走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喃喃自语:这场谈判,恐怕比打仗还要艰难。
当夜,沈惊鸿书房中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他知道,即将到来的谈判将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那之前,他必须让北疆的防线固若金汤。
来人,备马。明日我要去视察最新的屯垦点。
北疆的黎明在风雪中来临,沈惊鸿裹紧披风,踏雪而出。他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大明筑起一道永不陷落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