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将计就计破连环, 棋高一着定风云-《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木华黎的异动和西夏与边将勾结的密信,让王凌峰嗅到了强烈的危机。也速该在西线大举用兵的同时,其触角已悄然伸回东方!是疑兵之计,还是东西并进的战略试探?汴梁朝堂的“和议”之风,北疆边境的异常调动,西域方向的战火纷飞,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王凌峰意识到,也速该的下一次攻击,或许会比预想中来得更早,也更致命。

  镇北王府的密室中,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北疆林冲的加急军报和那几封从西夏商人身上搜出的密信,摊在案上,如同两块烧红的烙铁。烛火摇曳,映照着王凌峰苍白而沉静的脸,以及周围朱武、种师道、方腊等人惊怒交加的神情。

  “木华黎……也速该麾下头号鹰犬!”种师道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不在西边帮也速该打花剌子模,突然向东移动,想干什么?难不成想趁我朝不备,偷袭北疆?”

  “还有这些信!”方腊指着那几封密信,怒火中烧,“延州兵马副统制赵梴!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竟敢暗中与西夏勾结,泄露我军布防!他难道忘了童贯、白时中的下场了吗?!”

  朱武仔细查验着密信上的笔迹和暗记,眉头紧锁:“信是真迹,用的也是军中密语。赵梴此人,出身将门,素以勇猛着称,没想到……竟会被西夏收买。看来,也速该和李乾顺,是铁了心要在我朝内部钉下钉子,内外夹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凌峰身上。外有木华黎大军压境之险,内有边将通敌叛国之患,局势危如累卵!

  王凌峰没有立刻说话,他闭上眼,指尖轻轻揉着太阳穴。也速该的这一手,狠辣而精准。西线主力牵制并试图吞并花剌子模,东线派木华黎这支偏师进行战略佯动或试探性进攻,同时利用内应制造混乱,动摇根本。若应对失措,北疆防线可能被撕开,朝中主和派再趁机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片刻,他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锐利的光芒:“也速该想用木华黎这根棍子,搅乱我这潭水,逼我分兵,疲于奔命,他好安心西征。内应赵梴,就是他搅水的石子。”

  “盟主,是否立刻拿下赵梴,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林冲杀气腾腾地问。

  “不!”王凌峰断然否定,“现在拿下他,只会打草惊蛇。也速该和李乾顺还会派来张梴、李梴。这颗石子,既然露了头,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众人精神一振。

  “朱武先生!”王凌峰看向朱武。

  “在!”

  “你立刻模仿赵梴笔迹和密语,以他的名义,给西夏回复一封密信。信中就写:已探明宋军北疆虚实,木华黎东进消息确凿,宋廷震动,正调兵遣将,防御空虚处在……这里!”王凌峰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北疆防线的某处,“邀西夏出兵策应,共击此处,许诺事成之后,共享河套!”

  “盟主是要……引蛇出洞,设伏聚歼?”种师道眼中精光一闪。

  “不错!”王凌峰冷笑,“李乾顺贪婪多疑,得知‘内应’提供如此‘良机’,必会心动。只要他敢出兵,我们就集中优势兵力,在预定地点给他来个迎头痛击!先打断也速该的这条臂膀!”

  “妙啊!”方腊击掌,“灭了西夏这支偏师,看也速该还怎么东西呼应!”

  “但此计关键,在于保密和速度。”王凌峰沉声道,“种老将军!”

  “老夫在!”

  “你立刻以枢密院名义,明发公文,严令北疆各军加强戒备,做出全力防御木华黎的姿态,但暗中,调韩世忠部精锐秘密前出至伏击地点!动作要快,要隐蔽!”

  “明白!虚张声势,暗度陈仓!”种师道领命。

  “林冲兄弟!”

  “在!”

  “你速返北疆,亲自坐镇。伏击之事,由你全权指挥!记住,要打得狠,打得快,打完了立刻脱离接触,回防要隘,防备木华黎真的大举来攻!”

  “得令!定叫西夏贼子有来无回!”林冲虎目含光。

  “方圣公!”

  “在!”

  “江南粮草军械,要加快北运。此战关乎士气,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放心!本王亲自督办!”方腊重重点头。

  计议已定,众人分头行动,密室中只剩下王凌峰和朱武。

  “盟主,此计虽妙,但风险亦大。”朱武沉吟道,“若赵梴察觉有异,或西夏谨慎不上当,又或者木华黎并非佯动,而是真的大举进攻……”

  “所以,我们还要准备第二手,甚至第三手。”王凌峰目光深邃,“朱武先生,朝中‘和议’之风,不能任其蔓延。钱喻之这条线,要继续深挖,看看他背后到底是谁。必要时……可以给他一点‘甜头’,让他动起来,才能抓住把柄。”

  “引蛇出洞?”朱武会意。

  “不错。”王凌峰点头,“也速该想内外开花,我们就给他来个釜底抽薪,将计就计,先把他的内应和盟友,一个个敲掉!”

  接下来的日子,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

  北疆,林冲、韩世忠依计行事。明面上,宋军防线戒备森严,斥候四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暗地里,一支精锐悄然进入伏击圈,张网以待。西夏那边,李乾顺果然收到了“赵梴”的密信,虽半信半疑,但贪婪终究占了上风,派出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按照“内应”指示的路线,企图偷袭宋军侧后。

  结果,一头撞进了韩世忠精心布置的“口袋阵”!铁骑冲入山谷,两侧山顶箭如雨下,滚木礌石轰鸣,火油罐爆裂!西夏军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主将被韩世忠一箭射落马下,全军溃败!林冲率军掩杀,斩首数千,缴获辎重无数!

  捷报传回,北疆震动,西夏胆寒!也速该东西呼应的战略,还没开始,就断了一臂!

  消息传回汴梁,朝野振奋!主战派扬眉吐气,主和派暂时噤声。王凌峰趁机以枢密院名义,大力褒奖林冲、韩世忠等有功将士,同时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迅速锁拿了一直被暗中监控的赵梴,并顺藤摸瓜,揪出了几名与他有牵连的中下级军官,明正典刑,彻底肃清了北疆军中的隐患。动作之快,手段之狠,令人侧目,也极大震慑了潜在的动摇者。

  然而,王凌峰并未有丝毫放松。木华黎的主力虽然因为西夏的惨败而暂时停止了东进的势头,转向戒备,但其威胁并未解除。朝堂之上,钱喻之等人虽然暂时沉默,但暗中小动作不断,与某些西域胡商、番僧的往来更加隐秘。

  这一日,燕青带来一个新的发现。

  “盟主,我们监视钱喻之的人发现,他近日与一名新来的回鹘商人接触频繁。而那回鹘商人,前日曾秘密出入……出入原童贯的一处已被查封的别院!”

  “童贯的别院?”王凌峰眼中寒光一闪。童贯虽死,其党羽树大根深,难道还有残渣余孽在活动?而且与钱喻之、回鹘商人搅在一起?

  “还有,”燕青压低声音,“根据北疆‘夜枭’最新情报,木华黎军中,近日出现了一些装束奇特、不像蒙古人也不像汉人的工匠,似乎在……大量打造一种特殊的攻城器械,据说与以往见过的回回炮颇为不同,威力更大。”

  回鹘商人……特殊攻城器械……王凌峰将线索串联起来,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也速该不仅在军事上施压,在技术、情报、乃至内部瓦解上,都在多管齐下!这个对手,远比想象中更难缠!

  “看来,也速该给我们准备的不止明枪,还有不少暗箭。”王凌峰对朱武沉声道,“通知我们派往西域的商队,想办法打听两件事:第一,也速该西征军中,是否招募了大量西域工匠,尤其是擅长造炮的?第二,花剌子模国内,最近是否有异常动向?阿尔丹失踪,花剌子模的态度至关重要。”

  “是!”朱武领命,又道:“盟主,西夏新败,北疆暂稳,是否可借此机会,主动派使者联络西辽残部或花剌子模,哪怕不能结盟,也可互通声气,牵制也速该?”

  王凌峰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时机未到。也速该西征正顺,我朝此时贸然派使者,若被也速该侦知,反而会给他口实,甚至危及使者安全。待我们内部隐患清除,北疆防线稳固,西域局势再有变化时,才是出手的时机。眼下,当以静制动,固本培元为上。”

  他走到窗前,望着汴梁城的万家灯火,缓缓道:“也速该想速战速决,我们偏要和他比拼耐力。看是他先吞并西方,整合力量,还是我们先恢复元气,稳固根基。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北疆林冲再次传来密报:木华黎军确有异动,但其主力并未继续东进,而是开始沿着边境线构筑工事,建立据点,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同时,边境贸易线上,发现有一些身份不明的商队,在大量收购生铁、硝石等物资。

  几乎同时,朱武派往西域的商队也传回模糊消息:也速该西征军攻势凌厉,花剌子模损失惨重,但其都城撒马尔罕仍在坚守。值得注意的是,也速该军中确实有一支由各族工匠组成的“匠军”,由一名叫郭宝玉的汉人(原金国降将)统领,负责打造各种器械。另外,有传闻说,花剌子模内部对于是战是和,争论激烈,似乎有大臣暗中与也速该接触……

  消息零碎,却勾勒出西方战局的胶着与复杂。也速该一边猛攻,一边也没忘记对东方的布局和渗透。

  “木华黎转为守势,是在等待西线结果,也是在积蓄力量。”王凌峰判断,“收购战略物资,打造新式器械,是为下一波更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也速该的野心,从未熄灭。”

  “盟主,那我们……”朱武询问。

  “继续我们的方略。”王凌峰目光坚定,“整军经武,发展民生,肃清内奸。同时,加大对北疆的支援,将韩世忠、岳飞等后起之秀提拔到关键岗位,锤炼新军。要让也速该知道,他想等,我们奉陪!他想打,我们更不怕!”

  一个“拖”字诀,一个“稳”字诀,被王凌峰运用得淋漓尽致。也速该想用快刀斩乱麻,王凌峰便以绵里藏针应对。双方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展开了一场关乎国运的无声博弈。

  冬去春来,汴梁城在王凌峰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生机。新政推行,劝课农桑,整顿军备,一派欣欣向荣。然而,王凌峰心中的弦始终紧绷。他知道,眼前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间歇。也速该绝不会甘心失败,木华黎在北方虎视眈眈,朝中的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西域的战火更是关乎未来的大局。

  这一日,他正在批阅关于在江淮地区兴修水利、广积粮草的奏章,燕青无声无息地出现,脸色异常凝重。

  “盟主,刚收到西域商队用信鸽传回的最高紧急情报!”燕青递上一根细小的竹管,“只有四个字:花剌子模……已降!”

  王凌峰展开纸条的手,猛地一颤。花剌子模……投降了?也速该西征……成功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王凌峰耳边。西方的屏障,倒下了!也速该的下一个目标,会转向哪里?是继续西征,还是……回师东向?

  巨大的危机感,瞬间笼罩了整个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