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排队!县城的太太们都来了-《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他活了三十二年,种了半辈子地,从未想过钱可以这样挣。

  一天,不,仅仅一个下午加上一个晚上,挣了两千八百块!

  李铁柱站在一旁,双腿发软,眼神发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常年在外面跑,自认为见过世面。

  可今天发生的一切,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终于明白,冒烟那丫头嘴里常说的“知识就是财富”,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孙有福看着他们俩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兄弟,拿着钱,快回去休息!”

  “明天,明天一定要再多送点来!”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产量必须给我提上来!”

  “价格不是问题!只要有货,我孙有福全包了!”

  林建国和李铁柱,晕晕乎乎地被饭店员工送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的“突突”声再次响起,载着两个失魂落魄的男人和一笔巨款,消失在红旗镇的夜色里。

  而他们掀起的这场“草莓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迎客来饭店门口那块“独家特供,冬季仙果,下溪村福娃草莓”的牌子,变得更加醒目。

  孙有福连夜让人用金粉,把这行字重新描了一遍。

  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而牌子下面,更是发生了红旗镇百年不遇的奇观。

  排队。

  长长的队伍,从饭店门口一直甩到了街角。

  队伍里,清一色都是穿着讲究、打扮时髦的女人。

  她们有红旗镇的人,也有来自麓山县城的人。

  其中一个就是纺织厂王厂长的老婆,一个是百货公司刘经理的夫人,一个是粮食局周科长的爱人……

  她们是县城里最有钱,也最清闲的一群太太。

  昨天,王厂长的老婆在麻将桌上,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哎,我们家老王,昨天在红旗镇的迎客来,吃了一种叫草莓的水果。”

  “说是冬天里长出来的仙果,一颗就要一块多钱呢!”

  “我尝了一口他带回来的一个,那味道,啧啧,这辈子没吃过那么香甜的东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麻将桌上,瞬间就炸开了锅。

  “什么?冬天能长出水果?”

  “一颗一块多?金子做的啊?”

  “王太太,你不是骗我们吧?”

  王太太看着牌友们那又嫉妒又怀疑的眼神,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她优雅地打出一张八万。

  “糊了。”

  “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们家老王说了,这东西,全县城独一份。”

  “想吃,只能去红旗镇。去晚了,还吃不上呢。”

  这场麻将后面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了。

  她们脑子里盘旋的都是那红彤彤、一颗价值一块多的“仙果”。

  这已经不是一种水果了。

  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时髦的标志。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

  整个麓山县城的富人圈子都行动了起来。

  有车的,开着那金贵的桑塔纳和吉普车。

  没车的,就花大价钱包了一辆三轮摩托。

  她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红旗镇,迎客来饭店。

  当第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停在饭店门口时。

  红旗镇的居民们还只是觉得有些新奇。

  可当第二辆、第三辆,甚至七八辆小轿车和摩托车,把迎客来门口的空地都堵得水泄不通时。

  所有人都被这阵仗给惊呆了。

  “我的天,这是出什么事了?”

  “怎么县城里的大官,都跑我们这小地方来了?”

  “你看那些女的,穿得跟电影明星似的!”

  镇上的人们都围在远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而那些县城来的太太们,可不管这些。

  她们一下车,就踩着高跟鞋“哒哒哒”地冲向了饭店。

  当看到那长长的队伍时,她们都有些发懵。

  “怎么回事?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孙老板!我是县里纺织厂的!给我们安排个位置!”

  “我们是特意从县城赶过来的!总不能让我们排队吧!”

  这些太太们平日里在县城都是被人捧着的。

  哪里受过这种排队的委屈。

  一个个都扯着嗓子嚷嚷了起来。

  孙有福早就料到了这个场面,手里拿着一个用铁皮卷成的大喇叭。

  “各位太太!各位女士!欢迎光临迎客来!”

  他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大家稍安勿躁!不要挤!不要抢!”

  “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我们店的福娃草莓来的!”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这草莓是真正的仙果,产量极其有限!”

  “为了保证每一位客人都能品尝到这份美味。”

  “我们从今天开始,实行限量供应!每人每天只能点一盘鸿运当头!”

  “来晚了的,对不起,只能等明天了!”

  他这番话说得霸气十足。

  把那些太太们都给镇住了。

  “限量供应?”

  这个词,她们只在供销社买紧俏商品的时候才听说过。

  “现在,吃个水果竟然也要限量了?”

  这一下,她们心里那点小小的优越感瞬间就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强烈的渴望。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想要!

  “排队!快排队!”

  “再不排,今天就吃不上了!”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太太们,瞬间就变得规矩了起来。

  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站到了队伍的后面,生怕自己成了那个吃不上仙果的倒霉蛋。

  孙有福看着眼前这堪称奇迹的一幕。

  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着。

  每一个成功走进饭店、点到那盘“鸿运当头”的太太。

  脸上都露出了胜利者般的笑容。

  她们甚至都顾不上品尝。

  第一件事就是先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补个妆。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那盘精美得像艺术品一样的草莓,端到自己面前。

  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欣赏着。

  仿佛吃的不是草莓,而是一种高人一等的品味。

  这场面通过那些围观的镇民的嘴。

  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红旗镇。

  也很快就传回了十几里外的下溪村。

  当林家人从村里人的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时。

  所有人都集体石化了。

  “县……县城的太太们,都去排队买咱们的草莓?”

  林小燕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还……还要限量供应?”

  周玉兰拿着锅铲的手都在发抖。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

  林远山坐在门槛上,吧嗒着旱烟。

  烟雾缭绕着他那张布满了震惊和迷茫的脸。

  他想不通,自己种了一辈子地。

  怎么也想不通,几颗红色的果子,怎么就能让县城里的有钱人都疯了。

  只有林冒烟坐在小板凳上,晃悠着两条小短腿。

  小脸上一片平静。

  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心里清楚得很。

  这就是稀缺性带来的附加价值。

  她抬起头,看着一脸震惊的家人们,奶声奶气地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醍醐灌顶的话。

  “爷爷,奶奶,爸爸,小姑。”

  “我们卖的不是草莓,我们卖的是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