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清河县的优势-《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林小燕的命令一下,整个合作社的核心团队,再次高效地运转起来。

  张琪和田苗,两个都是合作社里顶尖的秀才。

  一个精通市场营销,一个手握媒体资源,两人联手,威力倍增。

  她们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只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就拿出了一份长达十几页,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关于福娃合作社在清河县建立首个区域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二天,这份报告,就摆在了所有核心成员的面前。

  报告的开篇,引用了林冒烟的比喻,充满了气势。

  “福娃出征,兵马先行。清河,将是我们插遍云州的第一面王旗!”

  林小燕拿着这份报告,在会议上,进行了一次正式而详细的阐述。

  “各位,经过我们运营部和宣传部的联合调研,我们一致认为,清河县,是我们启动跨地扩展计划,建立第一个区域性生产基地的最佳选择。”

  “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她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政治优势!”

  “大家还记得清河县的高建民县长吗?”

  提起这个名字,在场的人都印象深刻。

  就是那个为了招商引资,亲自跑到麓山县来,姿态放得极低,诚意给得极满的年轻县长。

  “高县长在清河县,是一个非常有魄力,说一不二的实干派领导。”

  “当初我们去开超市,他给了我们免三年租金,税收减半的最高优惠政策。并且亲自站台剪彩,动用县电视台为我们宣传。”

  “可以说,我们在清河县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鼎力支持。”

  “现在,我们要去做的,不是单纯的开店,而是要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加盟村,这是能彻底盘活他们全县农业经济,给他带来巨大政绩的大好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提出这个计划,高县长给予我们的支持,将会是空前的,是不计成本的!”

  “在华夏国做生意,没有什么比得到当地一把手的全力支持,更重要的事情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林小燕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们都亲身经历过何立峰县长为了留下总部项目,是如何一路绿灯,亲自批地的。

  这种来自官方的强力支持,效率太大了。

  “第二,市场优势!”林小燕继续说道。

  “我们的福娃生鲜超市清河店,已经成为了清河县城的一个商业传奇。日均营业额稳定在三万元以上,会员卡充值总额,已经突破了将近两百万元!”

  “福娃牌这三个字,在清河县,就是高品质、安全、放心的代名词。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品牌认知度。”

  “我们现在去发展加盟村,只需要登高一呼,就会有无数的村子,挥舞着钞票,想要加入我们!”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张琪在一旁补充道:“没错。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清河县的居民,对于我们福娃牌蔬菜和肉类的渴望,甚至超过了麓山本地。因为他们之前,吃得太差了!”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三点优势,地理和产业优势!”

  田苗接过了话头,对周边县市的产业结构有过深入的调查。

  “清河县,地如其名,境内水系发达,但山地众多,平原稀少。全县的耕地面积,不足我们麓山县的三分之一。”

  “这就导致了他们本地的蔬菜和粮食,长期无法自给,严重依赖外地输入。”

  “外地的菜,经过长途运输,层层加价,到了清河老百姓的餐桌上时,就是四个字:又贵又差!”

  “我们去清河发展种植业,这对于我们还是对于他们都是双赢!我们有技术,有品种,有品牌,还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能用比他们现在市面上,更低的价格,卖出比他们好十倍的蔬菜!”

  “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刚需市场!”

  “而且,”她话锋一转,“清河县山地多,也并非全是坏事。他们的山林资源非常丰富,气候也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养殖,比如养蜂、养山鸡、种植药材等。”

  “这些,未来都可以成为我们福娃合作社,新的产业增长点!”

  她的分析,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商业版图。

  原来清河县在他们眼中,不仅不是穷山恶水,反而是一块充满了机遇的宝地!

  “最后一点,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区位优势。”李铁柱接过了话。

  他走到地图前,用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大家看,清河县,就在我们麓山县的隔壁。从我们下溪村开车过去,走国道,只需要两个小时。”

  “这个距离,对于我们的管理和物流来说,是非常友好和可控的。”

  “我们总部的管理人员,可以做到当天来回。我们新招聘的技术员,可以先在麓山培训,然后直接派驻过去。”

  “前期的种苗、物资,我们可以从麓山调拨。后期,他们自己的生产基地建起来了,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成为我们向西边其他县城辐射的,一个新的物流中转站!”

  “以清河为跳板,我们的物流半径将直接扩大一倍!”

  政治、市场、产业、区位。

  四个方面的优势,被合作社的这几位核心大将,分析得淋漓尽致,条理清晰。

  之前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所有人的心中,都只剩下兴奋和期待。

  原来,去清河县发展,不是一次冒险的赌博,而是一场稳操胜券,且回报巨大的战略投资!

  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热烈起来。

  “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这要是不去,都对不起老天爷给的机会啊!”马大金激动地嚷嚷道。

  “没错!必须去!马上就去!”

  “小燕,你赶紧给高县长打电话吧!”

  在众人高昂的士气中,林小燕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她的心中,也充满了万丈豪情。

  她深吸一口气,拨下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了起来。

  听筒里,传来了高建民那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喂,你好,哪位?”

  “高县长,您好,我是麓山县福娃合作社的林小燕。”

  “哎呀!是林总啊!”高建民的语气,瞬间变得无比热情。

  “稀客,真是稀客啊!林总今天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你们超市又有什么新活动,要我帮忙宣传啊?没问题!县电视台、报纸,随你用!”

  他的热情,让林小燕心中一暖。

  “高县长,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今天打电话给您,不是为了超市的事情。”

  “哦?那是什么事?”

  林小燕酝酿了一下情绪,用一种沉稳而有力的语气说道:

  “高县长,我们福娃合作社,想和您,和清河县,谈一个更大更深入的合作。”

  “我们,准备把福娃的整个成功模式,完整地,复制到你们清河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