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精心呵护,草莓园初具规模-《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草莓苗定植完成,只是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

  接下来的日常管理,才是决定这场战役胜败的关键。

  林冒烟深知这一点,她几乎是把三号大棚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每天天不亮,她就第一个起床跑到大棚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看苗,而是看挂在棚里的那支老式温度计。

  “爷爷,今天早上棚里的温度是8度,有点偏低。草莓苗刚栽下去,还很脆弱,我们要想办法给它们保暖。”

  林远山看着孙女那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只觉得又好笑又心疼。

  “冒烟啊,这大冬天的,能有8度已经很不错了。咱们的棚子,比以前那个暖和多了。”

  “不行。”林冒烟固执地摇头,“草莓生长的最佳温度,是白天20到25度,晚上不能低于10度。温差太大,会影响它们扎根。”

  她的小脑袋瓜飞速运转,很快就想出了办法。

  “爷爷,我们去弄一些黑色的塑料袋,装满水,像这样一排一排地,放在种植垄的沟里。”她用手比划着。

  “装水的黑袋子?”林建国不解地问,“这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啦!”林冒烟开始科普,“爸爸,黑色是最能吸收太阳热量的颜色。白天,太阳出来,这些水袋就会拼命地吸收热量,把棚里的温度升上去。”

  “到了晚上,外面降温了,这些被晒热了的水袋,就会慢慢地把储存的热量,再释放出来。就像一个个小暖炉一样,能保证棚里的温度,不会降得太快。”

  水袋增温法!

  这个在后世温室大棚里,普遍应用的物理调温技术,被林冒烟,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给了家人听。

  林家人听得啧啧称奇,立马就行动了起来。

  没过多久,三号大棚的田垄间,就摆满了一排排黑乎乎的“水暖炉”。

  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天早上,林冒烟再去看温度计,棚内的最低温度,稳稳地保持在了12度!

  “神了!真是神了!”刘根生来看过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解决了温度问题,接下来就是湿度。

  林冒烟每天中午,都会准时地,指挥着林小燕和陈浩,把大棚两头的通风口打开一个小缝。

  “通风时间不能太长,半个小时就够了。”她严格地控制着时间,“这叫放风,可以把棚里多余的湿气排出去,还能补充新鲜的二氧化碳,让草莓苗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这个词,下溪村的村民们,已经从林冒烟的嘴里听过好几次了。

  虽然他们还是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一定是对庄稼好的东西。

  除了温湿度管理,浇水,更是被林冒烟列为了头等大事。

  她严令禁止大水漫灌。

  “草莓的根最怕涝。水一多,根就烂了。我们必须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就行。”

  她教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用手抓一把土,使劲攥一下,如果能成团,但松开手,一碰就散,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浇水的时间,也定在了每天上午十点左右,这时候水温和地温最接近,不会刺激到娇嫩的根系。

  还有除草、摘除老叶和匍匐茎……

  林冒烟制定了一套,堪称严苛的管理流程。从温度、湿度、浇水,到病虫害的预防,每一项,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她还专门找来一块小黑板,挂在三号大棚的门口,每天更新当天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开始,村民们还有些不适应,觉得太麻烦,太折腾。

  但在林冒烟的坚持和监督下,大家还是严格地执行了下去。

  渐渐地,奇迹发生了。

  定植一个星期后,那一万棵草莓苗,没有一棵死掉,全部都昂首挺胸地活了下来!

  它们的叶片变得更加舒展,更加翠绿,油亮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半个月后,每一棵草莓苗的中心,都冒出了嫩黄色的新叶,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一下,所有村民都彻底服气了。

  他们看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草莓园,心里充满了敬畏。

  这哪里是种地,这分明是在进行一场,神圣而精密的科学实验!

  三号大棚,成了下溪村的“圣地”。

  每天,都有村民像朝圣一样跑到棚口,隔着塑料薄膜,看一看那些“草莓公主”的长势。

  看到它们一天比一天精神,一天比一天健壮,村民们的心里就比吃了蜜还甜。

  就连隔壁村的人,听说了下溪村的奇闻,都跑过来看热闹。

  当他们看到,在这寒冬腊月里,下溪村竟然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宝贝庄稼时,一个个都羡慕得眼睛发红。

  “乖乖,这林家的小福娃,真是个活神仙啊!”

  “下溪村这回,是要出金凤凰了!”

  在全村人的精心呵护下,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下午,林小燕在给草莓摘除老叶的时候,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喜的尖叫。

  “冒烟!冒烟!你快来看!”

  林冒烟正在指导陈浩和陈芳,用稀释过的草木灰水,喷洒叶面,预防白粉病。

  听到喊声,她连忙跑了过去。

  “小姑,怎么了?”

  “快看!”林小燕指着一棵草莓苗,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这是什么?这是不是……是不是要开花了?”

  林冒烟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那棵长势最健壮的草莓苗,肥厚的叶片中间,悄悄地,探出了一个米粒大小的,洁白的花蕾!

  “是花蕾!”林冒烟也激动了起来,“我们成功了!它要开花了!”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下溪村!

  “开花了!三号棚的草莓开花了!”

  “真的吗?快去看看!”

  村民们放下手里的活计,从四面八方涌向了三号大棚。

  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个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圣洁的白色小花蕾时,整个大棚内外,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太好了!要开花了!”

  “开花就要结果了!我们就要有草莓吃了!”

  林远山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小心翼翼地,用那双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轻轻地,碰了一下那片肥厚的叶子,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周玉兰更是双手合十,不停地念叨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村民,看着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

  林冒烟的心里,也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她知道这一个小小的花蕾,承载的是整个下溪村,对美好生活的最热切的期盼。

  而她将亲手将这份期盼,变成沉甸甸的香甜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