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省领导的关注-《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刘主任前脚刚走,后脚,旗舰店门口又来了一辆,挂着黑色“宁A0”牌照的奥迪车。

  这块在九十年代,代表着绝对权力的车牌,一出现,就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群的一阵骚动。

  连负责维持秩序的交警,都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对着车子行了一个注目礼。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秘书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而是径直走到了福娃旗舰店的门口。

  看着那依旧看不到尾巴的长队,和店里那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静静地观察了十几分钟。

  然后,转身对秘书低声说了几句便上车离开了。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在欧阳珍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立刻通过对讲机,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楼上的林小燕。

  “宁A0的车牌?”

  林小燕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看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看不清,但气场很足,不像是普通干部。”欧阳珍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办公室里,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凝重。

  张琪分析道。

  “我们闹出的动静太大了,引起上面人的注意是迟早的事。”

  “只是不知道,这关注,是好是坏。”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民营企业,尤其是像福娃这样,发展得过于迅猛的民营企业,很容易被一些保守势力,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从而进行打压。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谁都懂。

  林小燕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忧虑。

  她不怕商业上的竞争,但她怕来自权力的无法抗拒的碾压。

  “别担心。”

  林冒烟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该来的总会来。”

  “我们福娃,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卖假货,带动了那么多农民致富,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就业,还给国家交了那么多税。”

  “我们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任何人的调查。”

  她的话,让林小燕和张琪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当天晚上,省政府,一号办公楼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宁川省的常务副省长,主管全省经济工作的周源,正在连夜召开一个关于“福娃现象”的专题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省工商局、省农业厅、省商业厅等各大部门的一把手。

  周源副省长,正是白天,出现在福娃旗舰店门口的那个中年男人。

  此刻,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严肃。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紧急召集过来,是为了讨论一件事。”

  他指了指会议桌上,人手一份的厚厚的材料。

  “福娃合作社,相信大家,最近都如雷贯耳了。”

  “一家来自贫困县的乡下合作社,在短短两天内,震惊了整个省城。”

  “单店日销售额惊人!”

  “一个福娃豆奶单品,引发了全城抢购潮!”

  “甚至,连供销社亲自上门,挥舞着钞票却连总代理都拿不到!”

  “对于这个现象,我想听听,在座各位的看法。”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

  大家都在低头,快速地翻阅着手里的资料。

  那上面,详细地记录了福娃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到如今的所有发展轨迹。

  包括它的“公司 农户”模式,它的全产业链布局,它的品牌营销策略……

  资料越往后看,在座的这些见多识广的厅局级干部们,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心惊。

  他们发现,这个福娃合作社根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种靠着一两款爆品偶然成功的草台班子。

  它的背后是一套完整、先进,并且逻辑严密的现代农业商业体系。

  它的每一步发展,都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充满了前瞻性和规划性。

  “周省长,我先说两句。”

  省工商局的局长,率先开口了。

  “我们工商部门,已经对福娃旗舰店,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从营业执照,到税务登记,再到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所有的手续都齐全合规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他们的财务制度非常规范。所有的销售都开了发票,依法纳税的意识,比我们省内任何一家国营企业都要强。”

  紧接着,农业厅的厅长也发言了。

  “周省长,福娃的‘公司 农户’合作模式,我们农业厅也一直在关注。”

  “他们通过技术输出、统一收购、利润分红的方式,将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整合进了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里。”

  “这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麓山县和清河县,那几百个加盟村,现在家家都是万元户,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认为这个福娃模式,对于解决我们省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商业厅的厅长也跟着点头。

  “福娃的生鲜超市模式,更是解决了我们城市居民的生活大问题。”

  “它干净的环境平实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代表了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我们那些,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国营菜市场和百货商场,简直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听着大家清一色的压倒性的好评。

  周源副省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这些话。

  他拿起桌上的那份,关于福娃合作社在云州东郊,投资两百万,建设五百亩食品加工厂和物流中心的报告。

  重重地在桌上拍了拍。

  “同志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一个好的企业,一个好的模式,我们不但不能打压,反而要大力地去扶持!”

  “福娃合作社就是我们宁川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匹千里马!”

  “这样的企业,是我们宁川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城市的万家灯火,声音变得高亢而有力。

  “我决定,将福娃合作社列为我们省的重点扶持企业!”

  “各部门,要立刻成立一个专门的福娃项目服务小组。”

  “工商、税务、土地、环保……所有的审批流程,都要给他们开绿灯!特事特办!”

  “农业厅,要立刻组织专家深入研究福娃模式,形成报告向全省推广!”

  “商业厅,要组织全省的国营商业系统去福娃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生意,怎么为人民服务的!”

  “总之,我们就是要举全省之力,把福娃这面旗帜,给高高地立起来!”

  “要让它成为我们宁川省,一张响亮的走向全国的名片!”

  他的话掷地有声,充满了魄力和决心。

  会议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个更加广阔的,由省级政府亲自铺就的舞台,正在林冒烟和她的福娃帝国面前,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