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之恶-《灭族三年,嫡女归来倾覆九州》

  慕云枫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他没想到慕云娇动作这么快,他还想着自己估计要再在书院住一旬呢,没想到她今天就办到了。

  贺氏也是会为慕云娇刷好感的:“如果不是娇娇劝说,娘是不会同意的。她心疼你这个哥哥,你以后对她也要好一些,可别有事儿没事儿跟她吵。”

  “娘,不会的,我以后都不跟她吵!”慕云枫的开心溢于言表,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许多。

  看着这样的儿子,贺氏也觉得之前对他要求太严格了,叹了口气,道:“日后娘不会以科举来要求你,不过书还是要继续读的,就算不考进士、举人,童生秀才总要试一下吧。”

  “娘,我会努力的。”

  之前娘总是让他考进士,好做官。现在只要童生、秀才,而且都说的是试一下,不是必须。这标准一下子降低了那不是一星半点儿,他的压力也一下子就减轻了。

  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抵触,他看着书本都觉得亲切了。

  “行,时间也不早了,你也不用看书了,早点休息吧。娘回去了。”

  以前娘总跟他说挑灯夜读,现在竟然让他不要看书了,早点睡。

  他觉得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见贺氏要走,他赶紧过去扶住她的手,笑着说:“娘,儿子送送您。”

  贺氏也是一愣。

  自己这个儿子有多久没跟自己亲近了?

  这两年每次回来都只会气她,跟她顶嘴,到现在连一起吃饭都不愿意了,就算让他一起吃饭,也是匆匆几口下肚就说饱了,要回来温习功课,便走了。

  现在,自己不逼他读书了,他跟自己倒是亲近了。

  看来以前真的也是自己错了。

  慕云枫将贺氏送到了自己院子门口,还叮嘱丫鬟婆子要照顾好贺氏,打好灯笼,别摔着她了。

  原来,儿子其实也可以有贴心的时候。

  当晚,她把这个事情跟慕三爷说了,慕三爷向来听话,她都决定好了,他自然不会反对。

  反正,他也一直都觉得慕云枫不是读书的料,都是媳妇儿想要逼孩子一把,才送去寄宿的。

  而且他把娇娇弄得生病了,正是气弱的时候,当然是媳妇儿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慕云枫的事情处理好了,慕云娇也算是放下一件事情,喝了药便睡了。

  次日一早,紫露将欢喜和其他丫鬟打发出去,来到慕云娇床边,小声说道:“姑娘,您之前让奴婢去查的事情,有消息了。”

  “如何?”

  “姜四姑娘将她的院子看得很紧,所以一直没有什么风声传出来。不过已经可以确认,她的换洗已经推迟了半个月了。”

  慕云娇并不意外:“这么说,元宵的时候,她的换洗就已经推迟了五日了。”

  “是的。她的丫鬟都说她的换洗一直都很准时,从来没有推迟过。”紫露看慕云娇闭上眼睛,看得出来她很生气。

  她也很生气。

  何三早就和姜四姑娘勾结在一起,甚至都已经暗度陈仓,珠胎暗结!

  为了光明正大在一起,甚至不惜差点害了姑娘的性命!

  他这么做,怎么对得起她家姑娘?

  他们怎么这么恶?!

  慕云娇确实也是气的,只不过之前的猜想让她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心里并没有表现出来的这般气愤而已。

  原身该有的态度,她还是要表现出来。

  见她不说话,紫露问道:“姑娘,我们要怎么做?要把这个事情公布出去吗?”

  “他们既然做了这个事情,自然是不怕被人知晓的。不过这个事情不用通过我们的嘴传出去。”慕云娇想了想,道,“我记得,姜四和姜三关系很不好?”

  “是。姜四姑娘是姜家二房嫡女,姜三姑娘是长房嫡女,两人相差不到三个月。听说姜三姑娘之前和兵部侍郎家王家的一个公子说亲,原本都要成了,结果那个王公子突然改口说要和姜四姑娘定亲,坚决不愿意娶姜三姑娘。”

  慕云娇来了兴趣,同时心里在想兵部侍郎王大人是谁。

  绝对不是之前兵部的人。

  “这个兵部侍郎,之前担任何值?之前的兵部侍郎呢?”

  紫露不知道慕云娇为什么会突然问道这个,不过还是应道:“之前的兵部侍郎被查出和以前的镇国公苏家叛变一事有关,嫡支成年男子被斩首,幼子女眷和三大亲属被判了流放。”

  慕云娇心里一紧。

  这是她醒过来,第一次听到和苏家有关的事情。

  以前的兵部侍郎一直很拥护她父亲,支持太子哥哥,不愿意支持其他皇子。

  苏家倒了,他们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

  只是苏家人被定罪太快,她们还不知道哪些人被牵连了,就全死了。

  如果是刚醒来那几天,听到这个消息,慕云娇会控制不住得难受。经过这几天的调整,她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不管心里多难受,脸上也不会表现得特别明显。

  紫露没有注意到她情绪的变化,继续说道:“现在的兵部侍郎奴婢也不怎么了解,但是能在兵部当侍郎,手里的权利是有的。到现在,王家那个公子还在说要娶姜四,不然就不娶。姜三错过了这么好的姻缘,从此对姜四就恨之入骨了。”

  “那就把姜四的事情透露给姜三,记得做得隐秘一点,别牵连到我们身上来。”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

  姜三最近很无聊,元宵后又下了两场大雪,这都要出正月了,气温还低得很。

  这样的天气大家是不会轻易出门的,若是不小心得了风寒,也是有可能丢了小命的。

  因为上次议亲的事情,她的名声还是受到些影响,母亲说这半年亲事怕都不好说了。

  因此也不用备嫁,绣嫁衣那些。

  又不能出去聚会,又没事做,她整个人都闲得无聊了。

  这时候她的贴身婢女从外面进来,看到房间有别的丫鬟,将丫鬟都打发了出去,然后兴奋地说:“姑娘,奴婢刚刚知晓了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