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样阴损-《夜空中凡星点点》

  连续应酬了三天三夜的林老板,一直没有酒醒过。

  做人难呐!

  人情世故,交际应酬,相互给面子。

  到了正月初八。

  工厂和工地陆陆续续开工了。

  交通不便,能在这个点上班的,都是没有回老家,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回不去老家的人。

  就像是叶德安夫妇。

  当然了,他们只是一个小小代表,背后隐含着的,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缩影。

  这两年,闹腾得最欢的就是那帮数典忘祖的家伙,都敢摆在明面上了。还有就是“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简直是野蛮、霸道到极致。

  莫谈国事。

  发几句牢骚,顺便叙述一下时代背景罢了。

  还好,亿万辛勤的人民,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在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摘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也通过改革开放快速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

  高楼大厦如同雨后的春笋,纷纷拔地而起,一条条宽广的道路连接着东南西北,同时也打通了周边县市与外省进入深圳、发展深圳的通道。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也在快步建设,穿着工衣的打工人和带着安全帽的农民工,都在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座年轻却又充满生机与机遇的城市。

  在河心村。

  一辆外省来的大巴停靠在村口,从车上走下十几个操着同样口音的人。

  没有人想得到,几年之后,这十几个人,会把河心村搅得一团糟。

  这个暂时不表。

  商业街三区进入装修期,而四期的施工建设,也将择日破土。

  去了一趟香港的林老板,虽然在初六那天遭刘丽凤算计,多掏了近五万块钱出去,但这钱也不算是被刘丽凤“明抢”,因为他确实差着叶老六和周景生一大笔工程款。

  虽然他是故意提前跑到香港躲债,把烂摊子扔给叶老六,但这一次的香港之行,通过他姐夫的介绍,他结识了一位有意到深圳投资发展的港商。这位港商是做出口生意的,就是下单给深圳的代工厂,再由香港的贸易公司出口到国外,业务范围大部分是玩具。

  这位港商有进一步发展的计划,准备到深圳投资建厂,搞一个接单、生产、出口的一条龙。毕竟,相比国外,国内的各种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廉价劳动力,中间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经由姐夫介绍,林老板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向那位港商表示,他手头有地皮等着投资建厂。

  两人商谈了很久,还请来了专业的律师,港商决定实地考察一番,如果交通便利、用工方便,他可以选择在河心村投资建厂。

  林老板乐得直冒鼻涕泡。

  村头不是一直在规划建设工业区吗?

  没有资金啊!

  虽然村里通过政府划地,拿了一笔又一笔的补偿款,但这些补偿款还是得优先分发给村民,还要搞一个村委大楼这样的形象工程,又要修路补桥、填掉鱼塘、铲掉山包等等,所以他们是不具备建设工业区的能力,还是得依靠招商引资。

  林老板结识到这位港商,也等于接近给河心村引进了一位投资商,使得林老板的地位一下子拔高,所以也就连续醉了三天三夜。

  好不容易不需要应酬了,林老板睡到午饭前,才被他的黄脸婆给叫起床。

  地位拔高了,林老板肯定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要处处迁就和讨好他的黄脸婆。

  当初,他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在河心村这边的一个姨亲,听说家里没有传后人的村长想要招上门女婿,就想到了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小林子。村长的二女儿,要比林老板大五岁,长得一般不说,脾气也是大得很,小林子当时是不愿意上门的。只不过,姨亲告诉他,目光要放长远,村长的大女儿嫁去了香港,小女儿找了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男朋友,村长家只剩下这个女儿,找上门女婿为的就是延续香火,只要小林子肯上门,将来这家子的全部财产,不都要归小林子所有。

  如此这般,小林子就成了上门女婿,造出一名男丁之后,父凭子贵,他便有资本在河心村发展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从村里的第一条水泥路开始,接着到第一片铁皮厂房,再到第一批成规模的投资,在村长外父强有力的干涉之下,这些施工建设全都交给了小林子,即使他在建筑行业是一个门外汉,架不住有村长外父的支持和遍地的外来人员,他也就逐渐拉起了一个建筑队,并越做越大,大到可以自己做决策,规划商业街和村头工业区,也就从小林子升级成为“林老板”。

  风光的外表下,却是他的老婆始终对他带着一种鄙夷——她总是说,要不是她,不可能有他的现在;要不是她当初没有跟着大姐去香港,他连当上门女婿的机会都没有。

  高高在上的姿态与鄙夷的目光,年龄上又相差五岁,他才二十来岁,她就步入中年,所以林老板的性格开始扭曲,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