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落成典礼-《夜空中凡星点点》

  石顶宫的改造建设,已经落下帷幕。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石顶宫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块刻着“仙人指路”的青石;一座气势恢宏的山门;一条直达宫前的水泥路;绿化、照明、以及凉亭等更是一应俱全;供奉石顶真仙的正殿来了一次大修;功能齐全的大戏台也已建成,甚至还修建了一座用于供奉地方杂神的偏殿……

  除此之外,正殿一侧修建了一个放生池;放生池的一旁接了一眼山泉,美其名曰“仙泉”;那些古老的椤木石楠,挂上了凤来县古树名录的牌子;就连石顶山山顶的擎天巨石也被赋以浓烈的宗教色彩,除了修了直达山顶巨石的石阶小道,擎天巨石也被围栏围了起来,上面还刻了几个金色大字——“通天仙石”。

  当然了,还有一个公用厕所,取代了叶金水家条件恶劣、人畜共用的茅厕。

  从此,内急的人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一股令人发指的恶臭,并且再也不用害怕会被大傻偷看屁股了。

  现在,石顶宫已经是华强镇首屈一指的道教活动场所,甚至还成为了凤来县新兴的一个景区。

  这一些,对于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的上山村,无疑又新添了生机与机遇。

  改造建设已经落下帷幕,而为了打响石顶宫的名气,展现石顶宫全新的风貌,石顶宫管理委员以及上山村村委会,一致决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并邀请了华强镇以及凤来县的相关领导,以及凤来县宗教协会的相关人士,一起出席这个盛大的典礼。

  早在石顶宫改造建设即将完成之时,村里在“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新成立了“石顶宫管理委员会”,设常务理事一名,副理事三名。

  叶金水有私心,为人又有失公允,早在村里成立“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之时,他就因为人品的问题,只担任了一个副理事。不过,由于石顶宫改造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是叶金水发动广大信众而筹集来的,叶金水可谓是劳苦功高,加上上山村实在是找不出比他更熟悉宗教事物的人选,所以这一次成立的“石顶宫管理委员会”,叶金水终于如愿地当上了常务理事。

  他这个常务理事一当,别的啥也不着急做,反倒是先把自家的猪圈和公用厕所连成了一体!

  人畜粪便沤出来的大肥,农业生产、林木培育等都离不开它。另外,石顶山旱地所需的大肥,都是人工辛辛苦苦从山下挑到山上,也就叶金水一家住在半山腰,省了不少行脚挑担之苦。现在,叶金水自家用不了那么多的大肥,但叶金水是一个人精,他早就寻思着届时可以拿那些用不完的大肥做人情,拉拢一下人心。

  他经常采取这样的拉拢手段。所以,即使他经常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很多人也不好当面说他的不是。

  由于要保持党的无神论原则,以叶永盾和叶永诚为首的一应共产党员,都不再参与石顶宫里的事务。由此,“石顶宫管理委员会”另外三名副理事,分别是叶德兴、张坚定、以及坡上的一个长者。

  让叶德兴进入管委会,是村支书叶世新的操作,最主要的目的是牵制叶金水。而村那头驼背岭的张姓村民,根本参与不了石顶宫里的事务,只是当他们听说石顶宫再一次把张姓拒之门外之时,他们集体闹起了意见。

  上山村由苦茶坡和驼背岭两个角落组成,也是叶、张两个姓氏各自的聚居地,共同组成了上山村这个大家庭。苦茶坡的叶姓最早居住在上山村,人口又达三千之众,凡事都是压制着后来的驼背岭张姓,两个姓氏之间也时常发生一些矛盾。

  若要说,石顶宫的石顶真仙是苦茶坡叶姓笃信的神明,而驼背岭张姓迁到上山村之后,本着入乡随俗的作法,也把石顶真仙视为他们的守护神,并不遗余力地为石顶真仙出资出力。说远的,就像是那一场“破四旧”的运动,驼背岭也为保护石顶真仙的雕像出过不少力;说近的,这一次石顶宫改造建设,驼背岭也是捐资捐物,各家各户甚至还抽出一名劳动力,义务到石顶宫里参与建设。

  现在,石顶宫成立了管委会,可是大小理事里居然没有驼背岭的人,他们肯定不干了,就派出原副村长张坚定作为代表,到石顶宫里表达强烈的不满。

  以叶金水为首的一些人,以苦茶坡上的事情还轮不到驼背岭插手为由,就是坚决要把驼背岭的人排除在人选之外,就和张坚定等一干驼背岭的代表闹上了。而以叶永盾为首的一些人,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大度地表示可以推举一名驼背岭方面的代表,作为副理事。

  与驼背岭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而以叶金水和叶永盾为首的两方,却开始争论不休了。最后,还是由同样有着不小功劳的村支书叶世新出面,不仅肯定了驼背岭的地位,也肯定了驼背岭对石顶宫的付出,并且还建议由原副村长张坚定出任另一名副理事。

  张坚定就这么被抬举进了管委会,驼背岭那边感到很是满意,对石顶真仙也就更加虔诚了。

  在世新看来,单凭一个德兴恐怕很难牵制金水。于是,他继续搬出了当初的那一套,以村两委的名义正式成立了“石顶山发展委员会”,说服了叶永盾出任常务理事、叶永诚出任财物,还强制性地把“石顶宫管委会”划归“石顶山发展委员会”管理,进一步牵制叶金水,把叶金水气得吹胡子瞪眼的,不仅明面上不服“石顶山发展委员会”的管理,私底下也在千方百计地揽权……

  这些就是后话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就如期召开了。

  典礼共分三步走——石顶真仙巡境赐福、石顶宫建设落成仪式、善男信女祈愿礼佛活动。

  这一天一大早,整个上山村,不分苦茶坡或驼背岭,也不分男女老幼,全都以一颗虔诚的心,等待着石顶真仙巡境赐福活动的开始。

  今天正逢周六,学生们也出现在石顶宫,并且还有任务呢!

  吃过早饭,郭惠珍就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叫到一起,让他们一起到石顶宫里。

  她交代道:“你们几个到了石顶宫,记得先到正殿给石顶真仙磕头上香,让石顶真仙保佑你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家里需要准备供品,以迎接石顶真仙巡境至四房,所以郭惠珍不能前往石顶宫。

  作为一家之主,叶永诚一直不赞成这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也对老伴的话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读书靠的是勤奋,和一个木头雕像能有什么关系?但是,今天的情况较为特殊,他也不得不默认了老伴的做法。

  随后,惠珍又对大孙子叶章宏说:“特别是你,磕头上香的时候记得诚心一些,以求石顶真仙保佑你迎头赶上,争取像弟弟妹妹一样考上凤来一中!”

  章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他没有说什么,带上弟弟妹妹,又叫上玩得最好的堂叔叶德明,一起走向石顶宫。

  此时的石顶宫,可真是热闹非凡。

  村里能来的、该来的都来了,各地虔诚的善男信女也是人潮汹涌,小轿车、摩托车停满了能停的任何一块空地。实在没有地方停了,只好把车停在人家的院前屋旁,差点都快把人家的院门口给堵上了。最后,一些实在找不到地方停车的善男信女,索性把车停在了人家的菜地上,也因此糟蹋了不少刚刚长出的芥菜和菜头。

  石顶宫内外,早已挤满了人。

  本村的村民,除了凑热闹,也分配了任务,现在都在各个的地点集合着。就是那一些远道而来虔诚的善男信女,都捧着香纸争先恐后地挤往正殿礼佛,使得正殿内外混乱不堪。很快,不是谁的脚被踩到了,就是谁的衣服被香火烫了一个窟窿,或者是被燃放的烟花爆竹吓得惊叫连连……

  菜市场都没这么乱!

  这个时候,石顶宫管委会的几名正副理事出动了。

  叶金水背着双手,气定神闲地看着那名老者努力地维持着秩序,但老者把嗓子都快喊哑了,正殿内外依然是混乱不堪。

  张坚定负责此次活动的协调工作,现在正和叶德兴一道,给上山村村民们分配任务——成年女性全部到大戏台集合,主要是为接下来的摆桌做准备,淘米、洗菜、剥蒜、切肉等;成年男性里,除了一些被选为伙头和打杂的,其余的分为开路、鸣炮、锣鼓、抬轿等;而那些爱凑热闹的猴孩子,就全部被安排进旗阵。

  大人们都很有秩序,各自领命去了。倒是这一大群猴孩子,一个个这里跑来、那里跳去,片刻也安静不得。

  所谓旗阵,也就是举着一些充满宗教色彩的旗子,以及一些没有开刃的刀枪棍棒,随大部队凑热闹而已。

  这样的差事,都是由猴孩子完成。但是,猴孩子生性好斗,不好管啊,而大人们还有一箩筐的事情要忙,自然没有办法来管这一些猴孩子。

  于是,章宏就被二叔指派为旗阵的负责人了。

  二叔也没交代什么,把库房钥匙交给他,就忙活去了。

  章宏拿着钥匙,先是费了好大劲,才把一群猴孩子聚拢在一起。他知道凭自己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的,也就请堂叔德明作为他的帮手。

  他还看见了张向阳、叶国展、赵东庆,就想着让他们一起帮助。不过,他们三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张向阳随车负责运送茶点;已经成为凤祥饭店学徒的叶国展和赵东庆,则是需要到伙房里“一展身手”。

  见是这样的情况,叶章宏只好让小学同学叶冬雪和叶春梅帮忙管一管。他还想让叶国雄帮点忙,但他怎么也没有见到叶国雄的大脑袋。

  他打开库房,先是把旗子分给年龄较小的猴孩子,那一些刀枪棍棒则是分给了年龄较大的猴孩子。虽然那一些刀枪棍棒没有开刃,但也会伤人,还是分给年龄大一些的才保险……

  石顶宫管委会负责此次典礼的一应事务,而石顶山管委会则是负责接受善男信女的捐赠。

  叶永盾一来,就扯开他的公鸭嗓子,帮着维持秩序。叶永诚负好不容易挤进混乱的正殿,刚刚在八仙桌子前坐定,就被善男信女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眼见着叶永盾和叶永诚又来掺和,叶金水的脸色格外难看,一双眼睛阴郁得就像是看见了仇人,索性双手一甩,气呼呼地走了。

  他的身后跟着唯唯诺诺的可怜虫叶德隆。

  可怜虫的精神状态很好,完全没有之前恍恍惚惚的样子。

  原来,作为石顶宫另外深谙神神鬼鬼之道的叶永能和叶老冒,一个到伙房那里掌勺去了,另一个又腿脚不便,所以叶金水就指派可怜虫当他的跟班。

  有一个跟班随侍左右,才能彰显他这个常务理事的派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