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里的煤油灯,静静地燃烧着,昏黄的灯火,将两个人的影子投在斑驳潮湿的墙壁上,忽明忽暗。赵刚和小林宽的谈话,持续了整整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守在门口的警卫员只知道,赵刚政委没有用任何刑具,甚至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他只是像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和小林宽聊着天。从东京上野公园的樱花,聊到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从牛顿的力学定律,聊到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无情摧残。他没有劝降,没有说教,只是在讲述,在倾听。
赵刚讲述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如何在日军的轰炸中丧生,讲述了那些被战火毁灭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然后,他倾听小林宽的讲述。听他讲起在乡下等待他归家的母亲,讲起他在大学里对机械工程的梦想,讲起他如何被狂热的战争宣传裹挟着穿上军装,以及他在战场上目睹的种种残酷与荒诞,如何让他的信念一步步走向崩溃。
当天色大亮,赵刚推开门走出来的时候,他的脸上虽然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对等候在外的李逍遥和楚云飞,他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
“他同意了。”
指挥部里,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块最关键的,也是最不可能的拼图,竟然真的找到了。
“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赵刚继续说道,声音有些沙哑,“他说,如果他帮助我们,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必须保证他能安全返回日本。他想回家,去见他的母亲。”
“答应他。”李逍遥毫不犹豫地说道,语气斩钉截铁,“告诉他,我李逍遥用我的人格担保,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亲自送他回家。”
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决定。对于一个愿意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国际友人,任何条件,都值得满足。
很快,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经不再麻木的小林宽,被带到了核心作战室。面对着一群气场强大、杀气腾腾的中国将军,他显得有些局促和紧张,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双手紧紧地攥着自己破旧的衣角。
李逍遥亲自给他搬来一张椅子,用温和的,不带任何压迫感的语气说道:“小林先生,请坐。现在,我们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在得到善意的对待后,小林宽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他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巨大的三号山头防御图,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要纸笔,他直接走到一张铺着巨大白纸的桌子前,拿起一支削得尖锐的铅笔,闭上了眼睛。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
几分钟后,小林宽猛地睁开眼,手中的铅笔,开始在白纸上飞快地移动。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仿佛那复杂到极点的机械构造图,早已深深地刻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一条条精准的线条,一个个专业的符号,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炮座的结构,高低机的齿轮,方向机的摇杆,瞄准镜的刻度,乃至每一颗螺丝的位置……那门恐怖的二十四厘巨炮,正在以一种解构的方式,被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他甚至画出了炮闩的内部结构和液压复进机的管线走向。
在场的所有将领,包括楚云飞的炮兵营长在内,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图纸背后所蕴含的,工业时代精密而又恐怖的力量。那是农业时代的军队,永远无法理解的降维打击。
一个小时后,小林宽放下了铅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门炮的操作,极为精密。”他指着图纸,用还不太熟练的中文,夹杂着日语单词吃力地解释道,“它不是普通的火炮,更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床。每一次开火,都需要至少十名训练有素的炮手,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进行天衣无缝的协作。”
“从测距,装填,调整角度,到最后的击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零点几秒的误差,炮弹都可能偏离目标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装填一枚炮弹,就需要六个人协同操作,重量超过三百公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
听完他的解释,众人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十名训练有素的炮手?他们去哪里找?别说十个,就是一个都没有。这比找到小林宽本人还要困难。
李逍遥却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转向楚云飞,沉声下令:“楚兄,我需要你从你的炮兵营里,挑选出二十名战士。我不要经验最丰富的,我要最聪明的,反应最快的,手最稳的!把他们组成一个特训小组,现在,立刻!”
“是!”楚云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命而去。他的炮兵营,是晋绥军的宝贝疙瘩,里面的兵,都是挑了又挑的,不少人还识字,有文化基础。
“小林先生。”李逍遥又转向小林宽,语气里充满了郑重,“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个特训小组的临时教官。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填鸭,也必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张图纸上的每一个流程。能做到吗?”
小林宽看着李逍遥那双充满信任和决心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尽力。”
命令下达,整个地下指挥部,都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了起来。楚云飞很快就从他的宝贝炮兵营里,挑出了二十名最优秀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当他们得知自己将要学习操作一门缴获来的日军巨炮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好奇。
在作战室的一个角落,临时课堂开课了。小林宽站在图纸前,用一根木棍,指着上面的结构,吃力地讲解着。二十名炮兵,像一群小学生一样,围在他的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提出各种问题。
楚云飞看着这幅奇特的景象,一个日本军官,正在教一群中国士兵如何操作日本的武器,去打日本人。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走到李逍遥身边,低声感叹道:“以敌为师,用敌之器,攻敌之阵。逍遥兄,古往今来,有此魄力者,几人?”
李逍遥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群正在学习的士兵,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然而,就在特训小组刚刚开始学习理论知识,甚至还没来得及接触到最核心的操作流程时,异变陡生。
“轰!”
一声沉闷而又剧烈的爆炸,从地面上传来,整个地下指挥部都为之猛地一震,头顶上的尘土簌簌地往下掉,煤油灯的火苗剧烈地摇晃,几乎要熄灭。
紧接着,外面传来了尖锐得令人头皮发麻的,属于日军的冲锋号声。那声音,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传来,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座南京城淹没。
一名负责了望的侦察兵连滚带爬地冲进了指挥部,脸上带着惊恐的神色,声音都变了调。
“报告!日军……日军疯了!他们对我们的所有防线,发动了全线总攻!”
松井石根的报复,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来得更快,更猛烈。留给他们学习操作的时间,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
赵刚讲述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如何在日军的轰炸中丧生,讲述了那些被战火毁灭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然后,他倾听小林宽的讲述。听他讲起在乡下等待他归家的母亲,讲起他在大学里对机械工程的梦想,讲起他如何被狂热的战争宣传裹挟着穿上军装,以及他在战场上目睹的种种残酷与荒诞,如何让他的信念一步步走向崩溃。
当天色大亮,赵刚推开门走出来的时候,他的脸上虽然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对等候在外的李逍遥和楚云飞,他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
“他同意了。”
指挥部里,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块最关键的,也是最不可能的拼图,竟然真的找到了。
“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赵刚继续说道,声音有些沙哑,“他说,如果他帮助我们,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必须保证他能安全返回日本。他想回家,去见他的母亲。”
“答应他。”李逍遥毫不犹豫地说道,语气斩钉截铁,“告诉他,我李逍遥用我的人格担保,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亲自送他回家。”
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决定。对于一个愿意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国际友人,任何条件,都值得满足。
很快,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经不再麻木的小林宽,被带到了核心作战室。面对着一群气场强大、杀气腾腾的中国将军,他显得有些局促和紧张,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双手紧紧地攥着自己破旧的衣角。
李逍遥亲自给他搬来一张椅子,用温和的,不带任何压迫感的语气说道:“小林先生,请坐。现在,我们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在得到善意的对待后,小林宽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他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巨大的三号山头防御图,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要纸笔,他直接走到一张铺着巨大白纸的桌子前,拿起一支削得尖锐的铅笔,闭上了眼睛。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
几分钟后,小林宽猛地睁开眼,手中的铅笔,开始在白纸上飞快地移动。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仿佛那复杂到极点的机械构造图,早已深深地刻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一条条精准的线条,一个个专业的符号,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炮座的结构,高低机的齿轮,方向机的摇杆,瞄准镜的刻度,乃至每一颗螺丝的位置……那门恐怖的二十四厘巨炮,正在以一种解构的方式,被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他甚至画出了炮闩的内部结构和液压复进机的管线走向。
在场的所有将领,包括楚云飞的炮兵营长在内,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图纸背后所蕴含的,工业时代精密而又恐怖的力量。那是农业时代的军队,永远无法理解的降维打击。
一个小时后,小林宽放下了铅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门炮的操作,极为精密。”他指着图纸,用还不太熟练的中文,夹杂着日语单词吃力地解释道,“它不是普通的火炮,更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床。每一次开火,都需要至少十名训练有素的炮手,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进行天衣无缝的协作。”
“从测距,装填,调整角度,到最后的击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零点几秒的误差,炮弹都可能偏离目标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装填一枚炮弹,就需要六个人协同操作,重量超过三百公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
听完他的解释,众人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十名训练有素的炮手?他们去哪里找?别说十个,就是一个都没有。这比找到小林宽本人还要困难。
李逍遥却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转向楚云飞,沉声下令:“楚兄,我需要你从你的炮兵营里,挑选出二十名战士。我不要经验最丰富的,我要最聪明的,反应最快的,手最稳的!把他们组成一个特训小组,现在,立刻!”
“是!”楚云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命而去。他的炮兵营,是晋绥军的宝贝疙瘩,里面的兵,都是挑了又挑的,不少人还识字,有文化基础。
“小林先生。”李逍遥又转向小林宽,语气里充满了郑重,“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个特训小组的临时教官。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填鸭,也必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张图纸上的每一个流程。能做到吗?”
小林宽看着李逍遥那双充满信任和决心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尽力。”
命令下达,整个地下指挥部,都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了起来。楚云飞很快就从他的宝贝炮兵营里,挑出了二十名最优秀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当他们得知自己将要学习操作一门缴获来的日军巨炮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好奇。
在作战室的一个角落,临时课堂开课了。小林宽站在图纸前,用一根木棍,指着上面的结构,吃力地讲解着。二十名炮兵,像一群小学生一样,围在他的身边,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提出各种问题。
楚云飞看着这幅奇特的景象,一个日本军官,正在教一群中国士兵如何操作日本的武器,去打日本人。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走到李逍遥身边,低声感叹道:“以敌为师,用敌之器,攻敌之阵。逍遥兄,古往今来,有此魄力者,几人?”
李逍遥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群正在学习的士兵,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然而,就在特训小组刚刚开始学习理论知识,甚至还没来得及接触到最核心的操作流程时,异变陡生。
“轰!”
一声沉闷而又剧烈的爆炸,从地面上传来,整个地下指挥部都为之猛地一震,头顶上的尘土簌簌地往下掉,煤油灯的火苗剧烈地摇晃,几乎要熄灭。
紧接着,外面传来了尖锐得令人头皮发麻的,属于日军的冲锋号声。那声音,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传来,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座南京城淹没。
一名负责了望的侦察兵连滚带爬地冲进了指挥部,脸上带着惊恐的神色,声音都变了调。
“报告!日军……日军疯了!他们对我们的所有防线,发动了全线总攻!”
松井石根的报复,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来得更快,更猛烈。留给他们学习操作的时间,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