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终于找到你了:沈静,你立了大功!-《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得到了约翰拉贝的许可,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在拥挤而混乱的南京国际安全区内铺开。

  王雷手下最精干的几名侦查员,化装成拉贝办公室新招募的文书助手,进入了安全区的档案室。

  赵刚也亲自坐镇,协调整个排查工作。

  这间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图书馆临时改成的档案室,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纸张发霉和消毒水混合的古怪气味。

  高高的书架之间,堆满了如山的文件箱,里面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护士、教士、工程师以及各种慈善机构志愿者的登记档案。

  任务的艰巨性很快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安全区内登记在册的各类外籍工作人员,足足有数百人之多。

  他们的档案资料堆积如山,而且很多人的信息并不完整,只有一张简单的登记照和国籍、姓名,连出生年月都没有。

  要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看似普通的面孔中,找出一个伪装起来的日本顶尖特务,无异于大海捞针。

  档案室里的气氛压抑而焦灼。

  翻动纸张的“沙沙”声,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声音,一下一下,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让人心里无端地烦躁。

  赵刚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脚下的烟头已经堆了一小堆。

  他带来的几名侦查员,个个都是在刀尖上舔过血的好手,可面对这些枯燥的纸张,他们比面对一个联队的鬼子还要头疼。

  一个叫猴子的年轻侦查员,是王雷手下最机灵的一个,此刻也揉着酸涩的眼睛,低声朝旁边的同伴抱怨。

  “他娘的,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这帮洋鬼子长得都一个样,金毛的,红毛的,还有那眼珠子跟玻璃球似的,看了半天,我愣是分不清谁是谁。”

  旁边的老兵张奎把一摞档案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压低了嗓门骂道。

  “你小子就知足吧。好歹有瓦遮头,不用在外头吹冷风。旅长说了,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你小子要是敢偷懒,看我不把你的皮给扒了!”

  猴子缩了缩脖子,嘟囔道:“我哪敢偷懒啊,张哥。我就是觉得,这法子也太笨了。几百号人,一张一张照片看过去,得看到猴年马月去?”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

  “你说,那个叫井上雄彦的狗杂种,会不会压根就没登记?或者说,他用的照片是假的?那咱们不就白忙活了?”

  赵刚听到了他们的议论,没有回头,只是冷冷地开口。

  “不会。井上雄彦这种人,极度自负。他既然选择伪装成医生混进安全区,就一定会把全套戏都做足。一个没有档案的黑户,反而最容易引起怀疑。”

  他掐灭了烟头,转过身,看着两个无精打采的部下,眼神严厉。

  “我知道这活儿枯燥,熬人。可你们想想,咱们在南京城下,死了多少弟兄?想想那些被小鬼子屠杀的百姓!”

  赵刚的声音不大,却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个井上雄彦,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之一。把他挖出来,就是给咱们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就算把眼珠子看瞎了,也得把这个王八蛋给我揪出来!”

  “是!”

  被赵刚这么一训,几个侦查员浑身一激灵,立马挺直了腰板,重新埋头到那堆能把人逼疯的档案里去。

  与此同时,在安全区另一头的临时医院里,沈静正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白大褂,忙得脚不沾地。

  这家由鼓楼医院的几位医生和护士临时搭建起来的医院,是整个安全区里最繁忙,也是最悲伤的地方。

  医院的主楼是一栋西洋式的小楼,墙壁上爬满了常青藤,但在炮火的洗礼下,玻璃碎了大半,墙体上也留下了几处狰狞的弹痕。

  院子里,临时搭建的帐篷一个挨着一个,里面躺满了伤员和生病的难民。

  呻吟声、哭喊声和医生护士们急促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战争时期最真实的背景音。

  药品和医疗器械极度短缺,一卷绷带要反复清洗消毒使用,一把手术刀要磨了又磨。

  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从死神手里抢夺着生命。

  沈静不仅要负责救治伤员,还要协助难民进行身份登记,帮助那些在战火中失散的家庭寻找亲人。

  她的嗓子已经沙哑,脸上带着深深的倦容,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而坚定。

  “医生,求求你,帮我找找我的丈夫吧。”

  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如同核桃皮的老妇人,紧紧抓着沈静的胳膊,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哀求和最后的希望。

  她的丈夫在城南失陷时和她走散了,后来听逃出来的邻居说,好像被一个挂着红十字标志的医疗队救了,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

  沈静看着老人那双期盼的眼睛,心里一阵酸楚。

  她放下手里正在清点的纱布,扶着老人在一张长凳上坐下,柔声安慰道。

  “大娘,您别急,我帮您找。您还记得那个医疗队里的人长什么样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老妇人茫然地摇了摇头,记忆在惊恐和饥饿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是一个劲地流泪,嘴里反复念叨着丈夫的名字。

  沈静叹了口气,从办公室里抱出了一大摞登记档案。

  这些档案里,有很多是国际红十字会以及其他国际医疗队工作人员的资料和合影,是他们为了方便工作和寻人,特意整理出来的。

  “大娘,您看看,这些照片里,有没有您见过的人?”

  她将一张张照片递到老妇人面前辨认。

  照片上的面孔大多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在老妇人看来几乎没什么区别。

  她凑得很近,眯着昏花的眼睛看了半天,也分不清谁是谁,只是不停地摇头,眼里的光芒也一点点暗淡下去。

  沈静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但她没有放弃。

  耐心地翻找着,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她拿起一张十几个医生护士在医院门口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前几天为了向外界报道安全区情况刚拍的,比较清晰。

  “大娘,您再仔细看看这张。”

  照片上的医生们大多面带倦容,但依然努力挤出微笑,背景是医院那栋爬满常青藤的小楼。

  老妇人凑得很近,几乎要贴到照片上,眯着眼睛看了许久,最终还是失望地摇了摇头。

  “没有,都没有……”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沈静心里也有些失落,正准备将照片收回去。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照片的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白大褂,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亚洲面孔的医生。

  他没有正对镜头,而是微微侧着头,似乎在和旁边的人说话,只留下了一个清晰的侧脸。

  就是这个侧脸,让沈静的动作猛地顿住了。

  一种说不出的,毛骨悚然的熟悉感,如同电流一般瞬间窜遍了全身。

  这个人的侧脸轮廓,还有他那双隐藏在镜片后面,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冷静甚至有些阴郁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

  沈静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闪回着一幕幕战场的画面。

  硝烟,炮火,冲锋的士兵,还有,在望远镜的视野里,一闪而过的日军指挥官的身影。

  对了!

  是在一次反击战中,她作为战地医生,曾经跟随后勤部队上过前线。

  当时,她无意中拿起一副望远镜,远远地看到了日军设在山头上的临时指挥部。

  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个穿着日军大佐军服的军官,正举着望远镜朝这边观察。

  虽然距离很远,看不清具体的五官,但那个人的身形、气质,以及那种冷静到冷酷的感觉,和照片角落里这个医生的侧影,竟然诡异地重合在了一起。

  一个荒唐但又让她心跳加速的念头,猛地从脑海里冒了出来。

  会不会……

  一种强烈的,近乎本能的不安感攫住了她。

  她甚至来不及和老妇人多做解释,只是匆匆说了句“大娘您稍等,我马上回来”,便紧紧攥着那张照片,转身冲出了医院。

  她一路小跑,甚至可以说是狂奔。

  安全区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绝望和麻木的脸。

  她不断地推开挡在身前的人群,穿过拥挤的难民区,朝着独立旅设在城内的临时指挥部跑去。

  心脏在胸膛里“怦怦”直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既有紧张,也有一种即将揭开某个巨大谜底的预感。

  当沈静气喘吁吁地推开作战室大门时,李逍遥和赵刚等人正对着一堆毫无头绪的档案发愁。

  看到沈静闯进来,李逍遥有些意外。

  “沈静?你怎么来了?医院那边不忙吗?”

  沈静顾不上喘气,快步走到地图前,将那张已经被手心的汗浸得有些发潮的照片,用力地拍在了桌子上。

  “逍遥,你看看这个人!”

  她的声音因为急促的奔跑而有些颤抖,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他?”

  李逍遥疑惑地拿起照片。

  目光落在那张合影上,从一张张西方面孔上扫过。

  当他看到角落里那个戴着眼镜的男人时,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猛地收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状。

  一股冰冷的杀气,瞬间从他身上迸发出来。

  虽然只是一个侧脸,虽然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但那独特的轮廓,那份深入骨髓的阴冷气质,李逍遥绝不会认错。

  这个伪装成国际红十字会医生的男人,正是他在望远镜里见过数次,化成灰他都认识的宿敌。

  井上雄彦!

  李逍遥猛地抬起头,看着满脸紧张和不确定的沈静,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激动。

  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沈静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

  “沈静,你立了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