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亮剑式破局:生存还是大局?-《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李逍遥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炸弹,瞬间在指挥部里炸开了锅。

  “物资的搬运工?”

  李云龙第一个没反应过来,愣愣地重复了一句,眼睛瞪得像铜铃。

  李逍遥的手指,在地图上那条连接合肥与武汉的铁路线上一划,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股金属的质感。

  “我的意思是,既然我们自己造不出来,外面又运不进来,那我们就去抢!”

  抬起头,目光如同出鞘的利刃,扫过帐篷里的每一个人。

  “组织一支最精锐的突击队,化整为零,穿过日军的封锁线,深入敌后数百里,直接端掉他们的大型中心补给站!”

  李逍遥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把他们囤积在那里的粮食、药品、布匹,所有我们急需的东西,都给老子搬回来!”

  这个方案一说出口,整个帐篷里先是一片安静,随即响起了几声倒吸凉气的声音。

  疯了。

  这是所有人心里的第一个念头。

  深入敌后数百里,那是什么概念?

  那意味着,一旦行动暴露,突击队将陷入日军数十万大军的汪洋大海之中。

  连个水花都冒不出来,就会被撕成碎片。

  这已经不是冒险了。

  这是在送死。

  “我反对!”

  赵刚第一个站了起来,态度坚决。

  他的脸色因为激动而有些涨红,镜片后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李逍遥。

  “老李,你冷静一点!这个计划太过冒险了!深入敌后,补给断绝,孤立无援。一旦被日军发现,我们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

  赵刚的声音有些发颤。

  “那将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我们不能拿全旅最精锐的战士的性命,去进行这样一场豪赌!”

  赵刚顿了顿,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了“武汉”的位置上,声音压得更低,却更有分量。

  “更何况,我们刚刚得知‘凤凰计划’这个天大的阴谋。武汉那边,随时可能出事,那关系到整个抗战的大局。我们必须保存实力,把最精锐的部队留下来,应对这个更大的危机!不能把他们消耗在这种没有把握的赌博里!”

  赵刚的反对,不仅仅是出于一个政委对战士生命的爱护,更提升到了战略层面。

  在他看来,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去赌上应对国家级阴谋的最后底牌,得不偿失。

  “政委,你这是书生之见!”

  李云龙猛地一拍桌子,跳了起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赵刚脸上了。

  “饿死和被打死,有他娘的区别吗?现在是咱们的米缸都快见底了,四十万张嘴等着吃饭!我手下的兵,现在训练都开始腿软了!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去武汉解决凤凰计划?那是扯淡!”

  他指着自己的肚子,又指了指帐篷外。

  “有肉摆在那里不吃,那是傻小子!我同意旅长的,干他娘的一票!抢回来,弟兄们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管他娘的什么凤凰、孔雀!”

  丁伟也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我同意老李的看法。风险虽然大,但收益也同样巨大。政委的顾虑有道理,但我们不能被一个还未完全搞清楚的‘凤凰计划’束缚住手脚。”

  丁伟的分析总是很冷静。

  “眼前的生存危机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畏首畏尾,坐在这里等死,那才是最愚蠢的。我们现在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狼,不咬断几根栏杆冲出去,迟早得饿死。”

  孔捷也跟着附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笔买卖,我看干得过!总不能让战士们勒着裤腰带去跟鬼子拼命吧?”

  指挥部里,瞬间分成了两派。

  以赵刚为首的一方,强调战略大局和风险控制,认为应该忍耐,保存实力以应对更大的危机。

  而以李云龙、丁伟为首的另一方,则强调生存是第一要务,认为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就必须拿出破釜舟沉的勇气,险中求胜。

  双方争执不下,吵得面红耳赤。

  “李云龙!你这是赌徒心理!你把战士们的命当成什么了?赌桌上的筹码吗?”赵刚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云龙的手都在抖。

  “赵刚!你少给老子扣大帽子!老子心疼战士们的命,比你心疼!可饿着肚子,怎么打仗?怎么保卫根据地?怎么去管他娘的武汉?你告诉我!”李云龙也不甘示弱,吼声震天。

  “都给我住口!”

  李逍遥的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吵。

  帐篷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李逍遥没有去进行理论辩论,也没有去分析计划的可行性。

  只是缓缓地,走到了帐篷的中央,用一种异常平静的眼神,环视着众人。

  他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

  “我们独立旅,从在晋西北拉起队伍的那一天起,它的魂,是什么?”

  不等众人回答,他自己说了下去。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

  “是亮剑!”

  “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是血溅七步,也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我们从晋西北一路打到南京,又从南京城里杀出来,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股子不怕死,敢于亮剑的精神!”

  他的话,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现在,我们还没到不敌的时候,敌人只是把我们的脖子掐得紧了点,只是有点风险,我们就吓得不敢出刀,不敢亮剑了吗?”

  “要是这样,那我们独立旅,就不是独立旅了!我们对不起那些死在南京,死在长江边,死在天堂寨的弟兄!”

  那些刚才还在犹豫的将领,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就连刚才还在激烈反对的赵刚,也沉默了。

  他看着李逍遥,看着李云龙,看着帐篷里那一双双重新燃起火焰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输了。

  输给的,不是鲁莽和冲动,而是这支军队,从骨子里就无法磨灭的,那种悍勇无畏的灵魂。

  李逍遥走到赵刚面前,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赵,我理解你的顾虑。但是,我们是狼,不是羊。”

  他的声音缓和了下来,却更加坚定。

  “狼饿了,只会想着去森林里抢,去捕猎,不会坐以待毙,等着天上掉草料。我们现在被困在这个笼子里,连生存都成问题,还怎么去管笼子外面的‘凤凰’?”

  “只有先砸破这个笼子,我们才有资格,去考虑下一步!”

  最终,李逍遥走回地图前,猛地一拍桌子,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就这么定了!”

  “胆大的有肉吃,胆小的跟着喝西北风!”

  他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

  “这次行动,我亲自带队!”

  这最后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旅长,不行!”

  “这太危险了!”

  众人纷纷开口劝阻。

  李逍遥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们。

  “没什么不行的。这么重要的行动,我不亲自去,不放心。都别说了,这是命令。”

  方案,获得了通过。

  整个指挥部里,那股压抑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来临前的,混杂着兴奋和紧张的特殊气息。

  李逍遥开始亲自从全旅的各个部队里,挑选最精锐的人员。

  他要的,不仅仅是枪法好,能打硬仗的猛士。

  更需要的,是那些头脑冷静,意志坚定,有能力在极端环境下独立生存和作战的,真正的精锐。

  一个叫王喜奎的侦察连长,被第一个叫到了名字。他沉默寡言,但一手枪法出神入化,能在三百米外,准确命中晃动的目标。

  一个叫张大彪的营长,也被选中。他作战勇猛,尤其擅长近战搏杀,一把大刀使得虎虎生风。

  还有炮营的王承柱,虽然这次不能带炮,但他对日军的各种装备了如指掌,是最好的技术顾问。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被念到。

  被选中的人,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只有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昂扬。

  一支特殊的队伍,开始在夜色中,秘密地集结。

  他们即将执行的,是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直插敌人心脏的“突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