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来自平安县的急电!李逍遥与楚云飞!-《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李云龙一听楚云飞指名道姓要请李逍遥,眉头立马就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把李逍遥拉到一边,压着嗓子嘀咕。

  “他娘的,这楚云飞安的什么心?又是送礼又是请客的,该不是想摆鸿门宴,挖咱们的墙角吧?”

  “老李,你想多了。”

  李逍遥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楚云飞是聪明人,他知道现在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再说了,他真想动手,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

  赵刚也点了点头。

  “楚云飞这个人,我了解一些。黄埔的高材生,心气高,但民族大义还是有的。他这次来,应该是真心想结交我们,或者说,是想结交你。”

  李逍遥看着远处三五八团那壁垒森严的防区,目光深邃。

  野马川这一战,彻底打响了独立团的名头。

  也让楚云飞这样的人物,不得不重新审视身边的这支八路军。

  “去,为什么不去。”

  李逍遥做了决定。

  “正好,我也想会会这位楚团长,看看晋绥军的王牌,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那俺跟你一块儿去!”

  李云龙立马说。

  “不行。”

  李逍遥摇了摇头。

  “你目标太大,去了反而说不清。我和老赵去就行,带一个警卫排。”

  “这……”

  李云龙还想再争,被李逍遥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放心,在晋西北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没人能把咱俩怎么样。”

  第二天,李逍遥和赵刚,在孙铭的引领下,坦然前往三五八团的团部。

  三五八团的团部设在一个叫大孤镇的地方,工事修得有板有眼,明哨暗哨,犬牙交错,一看就是德国顾问的手笔,比独立团的黑云寨不知道正规了多少倍。

  车队还没到镇口,就看见楚云飞带着一群军官,早已在路口等着。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呢料军官服,脚上的马靴擦得锃亮,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云飞兄,久仰大名!”

  李逍遥翻身下马,主动伸出手。

  “逍遥兄,幸会幸会!”

  楚云飞也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李逍遥的手,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好奇。

  “野马川一战,贵军打得是惊天动地,荡气回肠!以劣势装备,全歼日寇精锐骑兵旅团,斩其将旗,此等功绩,我辈军人,叹服不已!”

  “云飞兄过誉了,侥幸而已。”

  两人见面,没有太多客套,一番寒暄之后,直入主题。

  三五八团的作战室里,楚云飞亲自为李逍遥和赵刚沏茶。

  作战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战术符号。

  “逍遥兄,请。”

  楚云飞将茶杯递给李逍遥。

  “实不相瞒,野马川一战后,云飞与麾下参谋,曾数次复盘此战。对于逍遥兄构筑的立体防御体系,尤其是那壕沟与铁丝网的运用,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指着地图上野马川的位置,神情专注。

  “此战术,看似简单,实则抓住了骑兵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地形的依赖。一旦速度优势无法发挥,骑兵便与步兵无异,甚至更为脆弱。不知逍遥兄,是从何处学得如此精妙的战法?”

  这才是楚云飞最想问的。

  一个八路军的指挥官,怎么会懂德军在一战索姆河战役中才大规模应用的战术。

  李逍遥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淡然一笑。

  “云飞兄,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打仗打多了,见过的死人多了,自然就会琢磨,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兵,少死几个。”

  这个回答,让楚云飞愣了一下。

  他本以为会听到什么军事学院的高深理论,没想到却是如此朴素的一句话。

  但正是这句话,让他对眼前的李逍遥,又高看了一层。

  这是一个真正的,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军人。

  两人的话题,很快从战术层面,上升到了对整个华北战局的探讨。

  从日军的兵力部署,到阎锡山晋绥军的战力,再到中央军的战略意图。

  楚云飞惊讶地发现,李逍遥的战略眼光,丝毫不亚于自己,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看得更远,更透。

  尤其当两人聊到世界战局时,李逍遥更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如今德国人在欧洲玩的那套‘闪电战’,把坦克和飞机拧成一股绳,对传统的阵地战是颠覆性的打击。小鬼子一向以德为师,恐怕很快就会把这套战术,搬到中国战场上来。咱们的脑袋,不能还停留在挖战壕上啊。”

  “闪电战”这个词,像一道惊雷,在楚云飞的脑海中炸响。

  作为黄埔高材生,他当然关注世界军事动态,但理解绝没有李逍遥这么深刻和超前。

  他看着李逍遥,眼神里除了欣赏,已经多了一丝敬重。

  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绝非池中之物。

  他不仅是个优秀的战术家,更是一个具备顶尖战略素养的帅才。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军事聊到民生,从历史聊到未来,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赵刚在一旁,含笑不语。

  他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人,心中也是感慨。

  若不是阵营不同,这两人,或许真能成为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

  午宴上,楚云飞亲自举杯。

  “逍遥兄,赵政委。”

  他的神情无比郑重。

  “党派之争,乃兄弟阋墙。日寇入侵,则国难当头。云飞虽为党国军人,但首先是中国军人。”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能与逍遥兄这等豪杰并肩杀敌,实乃人生幸事!云飞敬二位一杯!”

  李逍遥和赵刚也举杯回敬,同样一饮而尽。

  有些话,不必说透,都在酒里了。

  这一刻,他们之间没有党派之别,只有同为抗日军人的惺惺相惜。

  正当三人相谈甚欢时,一名参谋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团座!紧急军情!”

  楚云飞接过电报,迅速扫了一眼,脸色瞬间就变了。

  他放下电报,看向李逍遥,眼神变得凝重而锐利。

  “逍遥兄,看来我们联手抗敌的机会,比预想中来得要快。”

  他将电报递了过去。

  “日军在平安县城,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