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指挥部的爆炸,在混乱的战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山坡下,正在集结的日军部队彻底乱了套。
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吼叫,想要维持秩序,但没有了指挥部的命令,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士兵们惊慌的议论淹没。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他们中间蔓延。
二龙山上。
赵刚也看到了那团从远方腾起的,无比耀眼的火光。
他愣住了。
阵地上所有幸存的战士,都愣住了。
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他们能看到,山下的鬼子,乱了。
就在这时,赵刚耳朵上挂着的野战电话,疯狂地响了起来。
他一把抓起话筒。
李逍遥那冰冷决绝的声音,像一道闪电,劈入他的脑海。
“赵刚!集结所有还能动的人!反冲锋!”
赵刚的血,在这一瞬间,重新烧了起来。
他扔掉电话,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弟兄们!”
“旅长命令!”
“反——冲——锋!”
阵地上,那些刚刚经历过一场血肉相搏,已经疲惫到极点的战士们,听到了这个命令。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们挺直了被硝烟和疲惫压弯的腰。
他们握紧了手中那唯一的武器,上了刺刀的步枪。
不到一千人。
这是整个独立旅在二龙山上,所有还能站起来的兵。
他们排成了稀疏的,甚至有些歪扭的冲锋队形。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伤。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决死。
“独立旅!”
赵刚举起了那把卷刃的大刀,刀尖直指山下那片混乱的敌群。
“万胜!”
“万胜!万胜!”
不到一千人的怒吼,却汇成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在这片洒满他们战友鲜血的阵地上回荡。
随着赵刚一声嘶吼,这支残破的队伍,向着山下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决死的反冲锋。
他们就像一群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复仇的鬼。
混乱中的日军,被这股从天而降的决死气势,彻底吓破了胆。
他们本就因为指挥系统的瘫痪而不知所措,此刻看到那些本以为已经死绝的敌人,竟然还敢主动冲锋,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一些士兵尖叫着,扔掉枪,扭头就跑。
一个人的逃跑,带动了一群人。
兵败如山倒。
这场反冲锋,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一场驱赶。
独立旅的战士们,用他们最后的气力,将已经丧失斗志的日军,一举冲散,赶下了阵地。
二龙山,守住了。
二十四小时的阻击任务,在付出惨重到无法想象的代价后,终于完成了。
“撤!”
李逍遥的命令,通过通讯兵,传到了阵地的每一个角落。
“交替掩护!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战场!”
胜利的喜悦,没有在任何人的脸上停留超过一秒。
他们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战士们开始默默地打扫战场。
他们没有去捡日军的武器,而是小心地,从尸体堆里,寻找着自己战友的遗体。
他们背起还能喘气的伤员,抬起那些已经永远闭上眼睛的弟兄,在军官的组织下,交替掩护,默默地离开了这座南口阵地。
撤退的路,漫长而安静。
没有人说话。
空气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伤员压抑的呻吟,和不知是谁发出的低低的啜泣。
队伍拉得很长。
走在前面的,是还能勉强行走的轻伤员。
队伍中间,是担架队,上面躺着重伤员,和一具具用军装盖住脸的遗体。
李逍遥骑在马上,等在撤退的路上。
他看着这支从他面前缓缓走过的,残破不堪的队伍。
他看到了丁伟,胳膊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脸上没有血色。
他看到了赵刚,被人搀扶着,走路摇摇晃晃,那身书生气,已经被血与火彻底洗刷干净。
他看到了无数张年轻而陌生的脸,他们都低着头,默默地走着,眼神空洞。
当担架队经过他面前时,李逍遥翻身下马。
他看着那一排排盖着军装的遗体,看着那些从军装下伸出的,依旧紧握着拳头的手。
他没有流泪。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默默地脱下军帽,对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对着这支刚从血火中走出来的铁军,敬了一个长长的,标准的军礼。
撤退到几十里外的安全区域后,部队终于停了下来。
王雷拿着一本被血浸湿了大半的花名册,开始清点人数。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也格外残酷。
“一团,实到,七百二十一人……”
“二团,实到,八百九十四人……”
“三团,实到,八百一十五人……”
“旅部直属队……炮兵营……工兵连……”
一个个数字报出来,像一把把刀子,割在每个人的心上。
出发时,近万人的加强旅。
此刻,还能站在这里的,不足三千人。
李云龙在一阵剧痛中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的是赵刚那张憔悴的脸。
“老赵……”他挣扎着想坐起来。
“别动。”
赵刚按住了他。
李云龙没有问自己的伤,他一把抓住赵刚的胳膊,眼睛血红。
“我的一团……还剩多少人?”
赵刚沉默了,许久,才沙哑地吐出一个数字。
李云龙的身体猛地一僵,他松开手,缓缓躺了回去,两行浑浊的泪,从这个铁打的汉子眼角,无声地滑落。
没有人欢呼胜利。
也没有人谈论战功。
空气中,只有压抑到极点的沉默,和战士们为牺牲的战友,低声唱起的,不成调的家乡小曲。
这场胜利,太过沉重。
李逍遥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山谷里那星星点点的篝火。
他清楚,独立旅,经此一战,打出了威名,打出了军魂。
但也付出了几乎被打断脊梁的代价。
山坡下,正在集结的日军部队彻底乱了套。
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吼叫,想要维持秩序,但没有了指挥部的命令,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士兵们惊慌的议论淹没。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他们中间蔓延。
二龙山上。
赵刚也看到了那团从远方腾起的,无比耀眼的火光。
他愣住了。
阵地上所有幸存的战士,都愣住了。
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他们能看到,山下的鬼子,乱了。
就在这时,赵刚耳朵上挂着的野战电话,疯狂地响了起来。
他一把抓起话筒。
李逍遥那冰冷决绝的声音,像一道闪电,劈入他的脑海。
“赵刚!集结所有还能动的人!反冲锋!”
赵刚的血,在这一瞬间,重新烧了起来。
他扔掉电话,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弟兄们!”
“旅长命令!”
“反——冲——锋!”
阵地上,那些刚刚经历过一场血肉相搏,已经疲惫到极点的战士们,听到了这个命令。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们挺直了被硝烟和疲惫压弯的腰。
他们握紧了手中那唯一的武器,上了刺刀的步枪。
不到一千人。
这是整个独立旅在二龙山上,所有还能站起来的兵。
他们排成了稀疏的,甚至有些歪扭的冲锋队形。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伤。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决死。
“独立旅!”
赵刚举起了那把卷刃的大刀,刀尖直指山下那片混乱的敌群。
“万胜!”
“万胜!万胜!”
不到一千人的怒吼,却汇成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在这片洒满他们战友鲜血的阵地上回荡。
随着赵刚一声嘶吼,这支残破的队伍,向着山下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决死的反冲锋。
他们就像一群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复仇的鬼。
混乱中的日军,被这股从天而降的决死气势,彻底吓破了胆。
他们本就因为指挥系统的瘫痪而不知所措,此刻看到那些本以为已经死绝的敌人,竟然还敢主动冲锋,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一些士兵尖叫着,扔掉枪,扭头就跑。
一个人的逃跑,带动了一群人。
兵败如山倒。
这场反冲锋,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一场驱赶。
独立旅的战士们,用他们最后的气力,将已经丧失斗志的日军,一举冲散,赶下了阵地。
二龙山,守住了。
二十四小时的阻击任务,在付出惨重到无法想象的代价后,终于完成了。
“撤!”
李逍遥的命令,通过通讯兵,传到了阵地的每一个角落。
“交替掩护!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战场!”
胜利的喜悦,没有在任何人的脸上停留超过一秒。
他们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战士们开始默默地打扫战场。
他们没有去捡日军的武器,而是小心地,从尸体堆里,寻找着自己战友的遗体。
他们背起还能喘气的伤员,抬起那些已经永远闭上眼睛的弟兄,在军官的组织下,交替掩护,默默地离开了这座南口阵地。
撤退的路,漫长而安静。
没有人说话。
空气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伤员压抑的呻吟,和不知是谁发出的低低的啜泣。
队伍拉得很长。
走在前面的,是还能勉强行走的轻伤员。
队伍中间,是担架队,上面躺着重伤员,和一具具用军装盖住脸的遗体。
李逍遥骑在马上,等在撤退的路上。
他看着这支从他面前缓缓走过的,残破不堪的队伍。
他看到了丁伟,胳膊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脸上没有血色。
他看到了赵刚,被人搀扶着,走路摇摇晃晃,那身书生气,已经被血与火彻底洗刷干净。
他看到了无数张年轻而陌生的脸,他们都低着头,默默地走着,眼神空洞。
当担架队经过他面前时,李逍遥翻身下马。
他看着那一排排盖着军装的遗体,看着那些从军装下伸出的,依旧紧握着拳头的手。
他没有流泪。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默默地脱下军帽,对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对着这支刚从血火中走出来的铁军,敬了一个长长的,标准的军礼。
撤退到几十里外的安全区域后,部队终于停了下来。
王雷拿着一本被血浸湿了大半的花名册,开始清点人数。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也格外残酷。
“一团,实到,七百二十一人……”
“二团,实到,八百九十四人……”
“三团,实到,八百一十五人……”
“旅部直属队……炮兵营……工兵连……”
一个个数字报出来,像一把把刀子,割在每个人的心上。
出发时,近万人的加强旅。
此刻,还能站在这里的,不足三千人。
李云龙在一阵剧痛中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的是赵刚那张憔悴的脸。
“老赵……”他挣扎着想坐起来。
“别动。”
赵刚按住了他。
李云龙没有问自己的伤,他一把抓住赵刚的胳膊,眼睛血红。
“我的一团……还剩多少人?”
赵刚沉默了,许久,才沙哑地吐出一个数字。
李云龙的身体猛地一僵,他松开手,缓缓躺了回去,两行浑浊的泪,从这个铁打的汉子眼角,无声地滑落。
没有人欢呼胜利。
也没有人谈论战功。
空气中,只有压抑到极点的沉默,和战士们为牺牲的战友,低声唱起的,不成调的家乡小曲。
这场胜利,太过沉重。
李逍遥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山谷里那星星点点的篝火。
他清楚,独立旅,经此一战,打出了威名,打出了军魂。
但也付出了几乎被打断脊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