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恩将仇报-《傻仙儿》

  毫无疑问,这段惊心动魄、惨绝人寰的往事,令染血头颅心绪激荡难平。

  下方众人的情绪,亦受其感染,伤感之中也流露出惋惜之情。

  他们所悲者,乃国师与小师父的前世,而非其兄长。

  众人皆为修行者,自然深知修为提升的艰难。

  莫说神元境,即便是金丹境,也是难以企及的高峰。

  任何一名修士,皆对生命珍视异常,渴望获得更多机缘,不断突破境界,最终飞升天界。

  修为达神元境者,神魂已进化为婴体,俗称元婴老怪,敬称则为真君大能。

  元婴之强大,不仅体现在神魂上,可将虚幻的神识转化为实质念力,使法术威能大幅增强。

  元婴更能短暂脱离肉身,飞天遁地,感知天地间的细微变化。

  此乃神元境修士独有的修炼法门,放出元婴,从自然界中体悟道则。

  若能从中领悟出大道法则,便可迈入神道境,距飞升之日便不远矣。

  师父与国师已然达到如此高度,却为了尽忠报国,为民除害,毅然决然地选择慷慨赴死,实属难能可贵。

  如此品德高尚的修行者,世间鲜有。

  因帝君的贪婪,致使两名真君大能同时陨落,着实令人痛惜。

  沉寂须臾,胡少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悲伤的氛围。

  “师父,您可知石家如何了?想必那狗皇帝未必会信守诺言吧?”

  闻得此言,染血头颅的情绪变化之快恰似之前,悲伤之情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赏识之意。

  他没有直接回复胡少,而是先夸赞了一句:“有尔等这般弟子,何愁遭遇困境。“

  继而,他按照自己的步调,继续讲述起来。

  “真正牵挂于吾者,唯国师一人尔。

  其临终之际,仍挂念吾之状况,特遣人前来探听消息。

  国师深知,欲获取吾之确切消息,需深入阵法之中。

  故其所遣之人,皆为阵法师。

  彼时封印大阵初成,所有鬼物被困于核心之地未久,外围之地尚余浓烈鬼气,生灵难以存身,即无毒虫亦无野兽。

  于修为高深且通晓阵法者而言,外围之地虽无法长时间存留,却无甚危险,可自由出入。

  阵法师自能看出封印大阵之玄妙,故而不敢深入秘境与核心之地,仅于外围之地寻觅数日,便匆匆离去。

  返回京都,国师已逝,便再无人关注吾之生死。

  至于石家之结局,恰如胡少所猜测。

  帝君昏庸且贪婪,岂会如吾所愿,真正宽恕石家。

  幸得国师力保,帝君不好食言。

  然其虽免石姓族人死罪,却将石家为官者尽皆削职为民,并将所有族人发配至边塞之地。

  石家之财富,自然尽数落入帝君之手。

  族人虽得以保全性命,却沦为下等臣民,生活于困苦之中,再无昔日之优渥。

  无辜遭此劫难,石家族人心中自然充满愤恨。

  然,彼等所怨恨者,非是首恶——吾之兄长石浩宇。

  反将所有罪责,皆归咎于吾。

  彼等皆认为,恰是因石家出了吾这个不祥之人,才招致如此祸端。

  吾知晓这一切,皆从阵法师之言谈中所得。”

  听完染血头颅的讲述,众人无语至极,却又是愤愤难平。

  颠倒黑白,恩将仇报这种事,即便在当下,也是屡见不鲜。

  加之心怀不轨者有意误导,致使真相淹没于口水之中。

  见到众人神情,染血头颅甚感欣慰,心中那点苦涩之味顿消。

  他含笑开口,鼓舞和宽慰起众人来。

  “汝等无需如此,吾全然不介意他人看法。

  吾之修为虽未至神道境,却也对大道法则有所领悟。

  但凡行事无愧于心,既为正道,可得正果。

  吾虽身死,过往之成败对错,皆已转化为因果。

  吾之本魂携机运转世重生,便是明证。

  汝等亦应如此,放下过往之不是,勇于面对当下之困境,勤奋努力,方有美好之未来。”

  ”谨遵师父教诲!“

  下方众人齐声回应,神情庄重而恭敬。

  崔胖子已经沉默许久,此刻有了说话的机会,立马言道:

  “师父,我们一定努力。可是,饥渴难耐,没法安心修炼呀。

  您还是先教我们如何使用那些法器,等我不再饥渴,必定不会偷懒。”

  崔胖子之所以能沉默至今,一直乖巧地聆听,只因他最喜欢听人讲故事。

  染血头颅的身世,深深吸引着他,也令他大为感动。

  故事讲完了,崔胖子也就恢复了多嘴多言的习性。

  他之所言,正是众人的心声。

  好奇心得以满足,接下来便是求知欲,并且,解决现实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学会使用法器,不仅可习得法器知识,又能解饥渴之困。

  至于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无需急于一时。

  染血头颅微微颔首,只是,其言语之中,略带无奈之意。

  “汝所言甚是,然,因汝等无知,致使法术之引缺失,纵然拥有法器,亦无法获取到食物。”

  闻言,众人立时现出恐慌情绪,没等染血头颅将话说完,崔胖子就慌忙追问:“啊!为什么呀?”

  胡少也失去了一贯沉稳,接口道:“师父,弄不到食物和水,我们难以生存,修炼还有何意义?”

  众人着急,染血头颅却是不急不忙,缓缓讲道:

  “汝等稍安勿躁,且听吾言。

  任何法器,无论品阶高低,皆不可凭空取物。

  取物类法器,神奇之处在于其空间挪移之能。

  通过此类法器所得之物,皆为真实存在。

  有何种法术之引,便能获取何种物品。

  吾精心筹备之物,岂会无用,且为仅有,失之则难以再得。

  沙鼠乃吾功力所化,非法术之引,只为考验汝等所用。

  若无法克服内心障碍,便难以在艰难困苦之环境中存身,亦难以获得机缘与奖赏。

  而粟米则为真实之物,虽已腐朽,不可食用,却不失为法术之引。

  然因汝等将粟米弃于荒漠之中,便再无施法之引。

  故而,汝等唯有继续忍饥挨饿。“

  听闻无法获取到食物,众人兴奋之情转瞬逝去,皆面露愁容。

  众人都已成为修士,可借修炼汲取天地之能,替代进食。

  只不过,因修为尚浅,修炼所得能量,难以满足身体所需。

  久不进食,必致脏器机能紊乱,仍可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