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薪火相传,立足墨门-《墨门薪火:穿越来的百工女》

  “叠铸法的关键在榫卯角度,大家看好了 ——”

  她转动模型底部的旋钮,范体缓缓闭合,“这个三十度角正好能让铜水均匀流动,角度大了会溢,小了会堵,就像水渠的坡度,差一分都不行。”

  石陀站在一旁,给弟子们分发木模。

  这些木模是他用梨木削的,榫卯处打磨得光滑圆润,每个上面都刻着小小的角度标记。

  “按这个练,先练闭模,练到不用看也能对齐,再用陶土试。”

  他的手掌又磨出了新茧子,却笑得格外开心 ——

  前几天墨刚还红着脸问他 “这木模能不能借我练练”,让他偷偷乐了好一阵。

  墨影蹲在角落,正调试他的新发明 ——

  自动筛砂机。

  机器是用旧机关车改造的,摇动摇杆,砂料就顺着倾斜的筛网往下滑,粗砂留在上层,细砂落在下层的陶罐里,省时又省力。

  “以后筛砂不用费力气了。”

  他朝阿砚喊,齿轮转动的 “咔嗒” 声混着阿砚的讲解,像首乱糟糟却格外热闹的歌。

  后排突然传来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

  阿砚回头一看,木公正搬着个小板凳坐在最后,手里捧着那本《铸器火候诀》,笔尖在空白处写得飞快。

  见阿砚看来,他赶紧把册子合上,板起脸:

  “看我干嘛?我是来监督的,免得你教错了耽误弟子。”

  “木公要不要上来讲讲火候?”

  阿砚笑着朝他招手,“您说的‘火色三分白,铜性最烈’,弟子们都想听详细些。”

  木公的耳朵一下子红了,梗着脖子道:

  “我才不去,要讲你讲。”

  可等阿砚讲到熔铜火候时,他又忍不住插嘴:

  “丫头你漏了!火色转青时得加柴,不然温度掉得比兔子还快!”

  弟子们哄堂大笑,墨禾笑得最欢:

  “木公您明明听得比谁都认真!”

  傍晚送走最后一批弟子,阿砚刚要收拾模型,木公就凑了过来,把《铸器火候诀》往她手里一塞。

  册子的扉页上多了几行字,墨迹还没干透:

  “火色三分白,铜性最烈,宜铸剑;五分青,韧性最佳,宜铸犁;七分红,光泽温润,宜铸礼器。”

  “这是我补的火候要诀,你收好。”

  木公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眼神瞟着别处,“别以为这样就超过我了,我年轻时铸的剑,能斩断三层铁甲,你还嫩着呢。”

  阿砚捧着册子,指尖抚过那些刚劲的字迹:

  “晚辈还要多向木公请教。”

  “哼,知道就好。”

  木公转身要走,又猛地停下,“下个月韩地有集市,巨子让你带着叠铸法的铁器去交易,换些粮食和药材。”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我让墨刚跟你去,那小子虽然脾气倔,打架还是有点用的,遇到劫匪能顶一阵子。”

  阿砚心里一暖 ——

  她知道,这是木公在变相认可墨刚的转变。

  这些天墨刚总趁没人时来范料房帮忙,把粗砂筛得比谁都细,虽然嘴上还硬邦邦地说 “别以为我服你了,我是怕你筛不干净丢墨家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