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光熹微,薄雾未散。
陈在、黄山、江横,三人于村口汇合。
陈在与黄山身负法修灵气,御风之术早已纯熟,本可一日千里。
然而,江横乃纯正体修,虽气血雄浑,炼皮一段圆满,筋骨如铁,却尚未踏入炼肉之境,无法凌空虚度。
合计之下,只得选用马车代步,沿着蜿蜒官道,朝着青池县方向缓缓而行。
车轮碾过雨后微湿的泥土,发出沉闷的轱辘声。
黄山主动请缨充当车夫,嘴里不时与陈在攀谈几句,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江横则抱臂坐在车厢内,双目微阖,如同一块沉默的山岩,偶尔扫过路旁密林,透着本能的警惕。
陈在端坐车中,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脑中反复推演着商铺的种种细节与可能遇到的局面。
马车颠簸前行,耗费了足足半日光景,方才抵达那片一望无际的灼灼桃林。
粉霞如海,暗香浮动。
“到了。”
陈在率先下车,青衫拂过沾着晨露的青草,他转向身后二人,郑重言明林中关窍。
“此林布有阵法,需周而复始,脚踏七星,方可进入其中,紧随我步,万勿分神。”
言罢,他足下轻点,身形如穿花蝴蝶,在桃树间曲折前行。
黄山与江横不敢怠慢,屏息凝神,亦步亦趋,每一步都刻意踩在陈在留下的脚印之上。
桃枝拂过衣襟,空气中灵气流转的轨迹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约莫半炷香后,眼前豁然开朗。
那片被无形力场笼罩、灯火通明、人声隐约的桃园坊市,如同画卷般铺展在眼前。
高悬的牌楼古朴大气,其上“桃园”二字铁画银钩,隐隐透着不明威压。
陈在取出商铺令牌,青铜古镜幽光一闪。
守卫验看过后,侧身让开道路,声音简洁:“令牌无误,请!”
甫一踏入坊市主街,喧嚣热浪裹挟着浓郁精纯的无属性灵气,立刻扑面而来!
各色修士摩肩接踵,气息强弱不一,或步履匆匆,或驻足交谈,讨价还价声、法器嗡鸣声、丹药异香混杂一处,形成一片生机勃勃又暗流涌动的独特景象。
黄山深吸一口气,只觉浑身毛孔舒张,体内灵气运转都似乎快了数分,脸上难掩激动。
“家主,此地灵气…当真浓郁!”
陈在微微颔首,一边引路,一边低声向二人介绍。
“此地,分主街、次街、散修集市。
主街多为大势力经营商铺,如钱家的‘聚宝阁’、吴家的‘丹药楼’等等,背景深厚,货物齐全但价格不菲。
次街则鱼龙混杂,有家族产业,也有实力不俗的散修租赁铺面。
散修集市在最外围,多为临时摊位,货品良莠不齐,却也偶有捡漏之机。
我家铺面,便在次街。”
他来此之前,已向两人言明陈家和钱、吴两家仇怨,如今自是在提醒二人。
黄山闻言,兴奋稍敛,眼神多了几分谨慎。
江横则默默将“聚宝阁”、“丹药楼”的位置记在心中。
穿行于人流之中,不多时便来到次街。
此处人流稍逊主街,却也颇为热闹。
很快,陈在便在一处位置停下。
只见,眼前铺面不大,约三丈见方,门楣光秃,唯有一层透明阵法笼罩其上,隔绝内外。
其左邻,正是三层高、雕梁画栋、酒香四溢的“醉仙楼”。
“便是此处了。”
陈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李思齐的安排果然周到,避开各家锋芒,又与青衣会产业醉仙楼毗邻,无形中便多了一层照应。
他取出令牌,注入一丝灵气,光罩如水波荡漾,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散开,露出紧闭的木质店门。
“吱呀——”
推开店门,室内空间一目了然。
底层方正开阔,两排空荡荡的柏木货架靠墙而立,显是预备陈列货物之用。
一道狭窄木梯通往上层,应是居所,后方还有一小间内厅,可作会客之用。
格局虽简,却也实用。
黄山与江横无需吩咐,立刻动了起来。
黄山挽起袖子,手脚麻利地推开临街的雕花木窗,让新鲜空气涌入,又寻来抹布,仔细擦拭货架上的浮尘。
江横则检查门窗榫卯、地面墙角,所有破损,他皆仔细修缮。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而热络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贤弟!老哥来迟一步,莫怪莫怪!”
来人正是孙泰,他身着李家管事常服,面带笑容,步履匆匆。
陈在闻声,心中一喜,他早早就通过传讯玉简通知了对方,并且还让对方帮忙购置了几件急需之物。
连忙快步迎接:“孙老哥,来得可正是时候!”
他将孙泰引入店内,郑重引荐道:“老哥,这两位便是我提过的黄山、江横,日后铺面经营,还需老哥多多提点。”
又转向黄山二人:“这位是李府管事,亦是醉仙楼前任掌柜,孙泰孙老哥,沉浸商道多年,你二人可得多多学习才是。”
孙泰笑容满面,毫无架子,对黄山、江横拱手道:“二位小友跟着陈贤弟做事,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
黄山连忙躬身回礼,态度恭敬又不失灵活:“孙前辈,晚辈见识浅薄,还请多多指教!”
江横则言简意赅,抱拳沉声:“见过孙管事。”
寒暄几句,孙泰步入正题。
他轻拍腰间储物袋,灵光连闪。
十来个温润光洁、大小合宜的白玉匣子稳稳落在货架之上,用作盛放符箓再合适不过。
接着是一套上好的花梨木桌椅配青瓷茶具,安置在内厅。
最后取出的,是一块长约六尺、宽两尺的乌木匾额。
上书三个鎏金大字——“灵符斋”!
字体遒劲有力,隐有灵光流转。
“灵符斋”,此乃陈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名号。
坊市丹药、法器两大主流,已被各大家族商铺牢牢把持,根基深厚。
自家初来乍到,资源有限,妖尸、药材需留作培养周烈及自用,实在不宜出货。
符箓则不同,此物乃修士行走必备之消耗品,需求量大,走货快,且自家手握四种成熟符箓绘制之法,材料充足,成符率高,正可凭此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陈在由衷感谢:“有劳孙老哥费心了!”
天光熹微,薄雾未散。
陈在、黄山、江横,三人于村口汇合。
陈在与黄山身负法修灵气,御风之术早已纯熟,本可一日千里。
然而,江横乃纯正体修,虽气血雄浑,炼皮一段圆满,筋骨如铁,却尚未踏入炼肉之境,无法凌空虚度。
合计之下,只得选用马车代步,沿着蜿蜒官道,朝着青池县方向缓缓而行。
车轮碾过雨后微湿的泥土,发出沉闷的轱辘声。
黄山主动请缨充当车夫,嘴里不时与陈在攀谈几句,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江横则抱臂坐在车厢内,双目微阖,如同一块沉默的山岩,偶尔扫过路旁密林,透着本能的警惕。
陈在端坐车中,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脑中反复推演着商铺的种种细节与可能遇到的局面。
马车颠簸前行,耗费了足足半日光景,方才抵达那片一望无际的灼灼桃林。
粉霞如海,暗香浮动。
“到了。”
陈在率先下车,青衫拂过沾着晨露的青草,他转向身后二人,郑重言明林中关窍。
“此林布有阵法,需周而复始,脚踏七星,方可进入其中,紧随我步,万勿分神。”
言罢,他足下轻点,身形如穿花蝴蝶,在桃树间曲折前行。
黄山与江横不敢怠慢,屏息凝神,亦步亦趋,每一步都刻意踩在陈在留下的脚印之上。
桃枝拂过衣襟,空气中灵气流转的轨迹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约莫半炷香后,眼前豁然开朗。
那片被无形力场笼罩、灯火通明、人声隐约的桃园坊市,如同画卷般铺展在眼前。
高悬的牌楼古朴大气,其上“桃园”二字铁画银钩,隐隐透着不明威压。
陈在取出商铺令牌,青铜古镜幽光一闪。
守卫验看过后,侧身让开道路,声音简洁:“令牌无误,请!”
甫一踏入坊市主街,喧嚣热浪裹挟着浓郁精纯的无属性灵气,立刻扑面而来!
各色修士摩肩接踵,气息强弱不一,或步履匆匆,或驻足交谈,讨价还价声、法器嗡鸣声、丹药异香混杂一处,形成一片生机勃勃又暗流涌动的独特景象。
黄山深吸一口气,只觉浑身毛孔舒张,体内灵气运转都似乎快了数分,脸上难掩激动。
“家主,此地灵气…当真浓郁!”
陈在微微颔首,一边引路,一边低声向二人介绍。
“此地,分主街、次街、散修集市。
主街多为大势力经营商铺,如钱家的‘聚宝阁’、吴家的‘丹药楼’等等,背景深厚,货物齐全但价格不菲。
次街则鱼龙混杂,有家族产业,也有实力不俗的散修租赁铺面。
散修集市在最外围,多为临时摊位,货品良莠不齐,却也偶有捡漏之机。
我家铺面,便在次街。”
他来此之前,已向两人言明陈家和钱、吴两家仇怨,如今自是在提醒二人。
黄山闻言,兴奋稍敛,眼神多了几分谨慎。
江横则默默将“聚宝阁”、“丹药楼”的位置记在心中。
穿行于人流之中,不多时便来到次街。
此处人流稍逊主街,却也颇为热闹。
很快,陈在便在一处位置停下。
只见,眼前铺面不大,约三丈见方,门楣光秃,唯有一层透明阵法笼罩其上,隔绝内外。
其左邻,正是三层高、雕梁画栋、酒香四溢的“醉仙楼”。
“便是此处了。”
陈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李思齐的安排果然周到,避开各家锋芒,又与青衣会产业醉仙楼毗邻,无形中便多了一层照应。
他取出令牌,注入一丝灵气,光罩如水波荡漾,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散开,露出紧闭的木质店门。
“吱呀——”
推开店门,室内空间一目了然。
底层方正开阔,两排空荡荡的柏木货架靠墙而立,显是预备陈列货物之用。
一道狭窄木梯通往上层,应是居所,后方还有一小间内厅,可作会客之用。
格局虽简,却也实用。
黄山与江横无需吩咐,立刻动了起来。
黄山挽起袖子,手脚麻利地推开临街的雕花木窗,让新鲜空气涌入,又寻来抹布,仔细擦拭货架上的浮尘。
江横则检查门窗榫卯、地面墙角,所有破损,他皆仔细修缮。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而热络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贤弟!老哥来迟一步,莫怪莫怪!”
来人正是孙泰,他身着李家管事常服,面带笑容,步履匆匆。
陈在闻声,心中一喜,他早早就通过传讯玉简通知了对方,并且还让对方帮忙购置了几件急需之物。
连忙快步迎接:“孙老哥,来得可正是时候!”
他将孙泰引入店内,郑重引荐道:“老哥,这两位便是我提过的黄山、江横,日后铺面经营,还需老哥多多提点。”
又转向黄山二人:“这位是李府管事,亦是醉仙楼前任掌柜,孙泰孙老哥,沉浸商道多年,你二人可得多多学习才是。”
孙泰笑容满面,毫无架子,对黄山、江横拱手道:“二位小友跟着陈贤弟做事,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
黄山连忙躬身回礼,态度恭敬又不失灵活:“孙前辈,晚辈见识浅薄,还请多多指教!”
江横则言简意赅,抱拳沉声:“见过孙管事。”
寒暄几句,孙泰步入正题。
他轻拍腰间储物袋,灵光连闪。
十来个温润光洁、大小合宜的白玉匣子稳稳落在货架之上,用作盛放符箓再合适不过。
接着是一套上好的花梨木桌椅配青瓷茶具,安置在内厅。
最后取出的,是一块长约六尺、宽两尺的乌木匾额。
上书三个鎏金大字——“灵符斋”!
字体遒劲有力,隐有灵光流转。
“灵符斋”,此乃陈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名号。
坊市丹药、法器两大主流,已被各大家族商铺牢牢把持,根基深厚。
自家初来乍到,资源有限,妖尸、药材需留作培养周烈及自用,实在不宜出货。
符箓则不同,此物乃修士行走必备之消耗品,需求量大,走货快,且自家手握四种成熟符箓绘制之法,材料充足,成符率高,正可凭此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陈在由衷感谢:“有劳孙老哥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