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池县,县衙后院。
夜色如墨,一盏孤灯映照着李文宣那张喜怒难辨的儒雅面容。
他指尖正摩挲着一枚温润的传信玉简,方才读完其中内容,向来沉静如深潭的眼眸中,不禁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激动。
“好!好!思齐我儿,果真成了!”
玉简乃其子李思齐从观云仙宗传来。
信中禀告,他在“宗门大比”中表现优异,已被七峰之一的“揽月峰”,峰主真人收为亲传。
这绝非简单的名号变更,而是地位的本质飞跃!
在观云仙宗,内门弟子筑基之后,大多可以谋个接引使者的身份,又或者成为外门执事。
而亲传弟子,却意味着一脉核心传承、意味着更丰厚的修行资源、意味着在仙宗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最重要的是青池李家,终于有了一座稳定的靠山。
虽说,无法与云家那等盘踞仙宗顶层的仙裔相比。
但于李思齐这等出身而言,几乎已是能攀登的极限。
可谓仙缘深厚,前程似锦。
其中艰辛,玉简虽未多言,但李文宣宦海沉浮数十载,岂能想象不到?
但为了李家的未来,为了那近在咫尺的结丹大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深知,在这修仙界,筑基仍是蝼蚁,唯有结成金丹,才算真正踏入高阶修士的门槛。
“真人!真人!踏入结丹,方之为人!”
金门郡本就位于大魏边境,青池县更是燕、魏、大荒交界之地。
这些年风声鹤唳,燕国影卫活动越发频繁,种种异常迹象,李文宣自然也看出不少端倪。
两国早晚有一战,就连大妖孔宣主动退回大荒内部,恐怕也不过是为了腾出战场。
“未能在青池证得规矩,此生便结丹无望。”
“甚至,按照魏国朝廷那些“大人”们一贯的作风,必要时舍弃青池,作为缓冲或交易的筹码,也并非不可能…”
正当李文宣眉头紧锁,于摇曳灯影中苦苦思索破局之法时,心中骤然警铃大作。
“谁?!”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射向书房角落的阴影处,周身筑基圆满的威压,下意识地弥漫开来,桌上灯苗为之剧烈晃动。
阴影如水波般荡漾,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迈步而出。
来人身着一袭略显陈旧的青衫,身姿挺拔,面容依旧年轻,但那双眸子却深不见底,蕴藏着与之年龄,极其不符的沧桑。
不再是,往日那个虽坚韧却仍带几分少年意气的陈家二郎。
而是,平静内敛中带着压抑的暴戾。
凭借与万碑山小塔的心神联系,以及借用路知遥的力量,想要悄无声息地潜入守卫森严的李府。
对于陈在如今而言,自然不是难事。
钱、吴、李三家在青池县明争暗斗多年,彼此府中定然互相安插了不少眼线暗桩。
他选择如此方式现身,自然是为了避开其余两家耳目,确保此次会面隐秘。
“陈某,深夜冒昧造访,还望李县令海涵。”
陈在轻轻拱手,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起伏。
李文宣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迅速将手中玉简收起。
他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陈在,越看越是心惊。
短短数年,此子气质竟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绝非是修为提升带来的变化,而是一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压迫感。
甚至,隐隐捕捉到一丝结丹气息!
“怪哉!难道真是陈家背后那神秘真人出手?”
无数念头在李文宣脑中飞速闪过,脸上却依旧是惯常的温和笑容,意味深长道:
“原来是陈小友,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李文宣伸手虚扶,示意陈在落座。
“不知小友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随着陈在和路知遥的记忆相融,他对于儒修的修行也有了很深的认识。
筑基圆满之后,神识覆盖一县之地。
若是政通令达,再无阻隔,是为“证规矩,成金丹。”
没有迂回,开门见山。
“李大人,钱、吴与陈某有杀兄之仇,不共戴天!”
与此同时,陈在随手一挥。
霎时间,书房内灵光大盛,四枚鸽卵大小、光华璀璨、蕴含着磅礴精纯法力与不同属性道韵的结晶物凭空而现。
静静悬浮于空中,将房间映照得流光溢彩。
其中一枚甚至还隐隐残留着一丝暴烈的雷霆气息,显然是钱玉卓新凝成不久那枚。
“想来,两家也是大人百尺竿斗,更进一步需要清除的阻碍!”
李文宣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眼底尽是震惊。
四枚道基!
这意味着至少有四名筑基修士,落败于陈在。
要知道,整个青池县明面上的筑基,加起来也不过双手之数。
近来,调动频繁的也唯有钱、吴两家,而眼前的道基所涵道蕴,又刚好对应。
陈在此举,既是赤裸裸地展示肌肉,表明他拥有参与并主导这场清算的实力。
也是种无声的投名状与诚意——他已手上沾了钱吴两家核心人物的血,再无转圜余地。
李文宣深吸一口气,瞬间想通其中关窍。
要彻底铲除钱吴这等根深蒂固的家族,绝非单凭武力就能做到,必须在此之前斩断他们在郡城、乃至更高层的关系网,否则后患无穷。
而这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他这位深耕官场多年的县令来运作。
事实上,为了搬掉钱吴这两块绊脚石,为自己结丹扫清障碍,李文宣早已暗中布局多年。
如今,李思齐已是真人亲传,陈家二郎也恰好弥补了筑基战力的不足。
当年自己的那番推算,随意落下的闲子,因果竟应在陈在身上。
李文宣缓缓坐回椅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烁,再无半分掩饰。
他看向陈在,露出了真正属于盟友的笑容。
“陈小友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手段利落,诚意十足,你我两家本为同盟,自当互为援手。”
场面话说完,李文宣声音压得更低,这才说出最后的决定。
“李某也是时候去一趟郡守府,好好‘叨扰’一下郡守大人了!”
闻听此言,陈在并无半点意外。
支持钱、吴两家之人,正是金门郡守。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高修镰刀之下,筑基家族又何尝不是韭菜?
夜色如墨,一盏孤灯映照着李文宣那张喜怒难辨的儒雅面容。
他指尖正摩挲着一枚温润的传信玉简,方才读完其中内容,向来沉静如深潭的眼眸中,不禁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激动。
“好!好!思齐我儿,果真成了!”
玉简乃其子李思齐从观云仙宗传来。
信中禀告,他在“宗门大比”中表现优异,已被七峰之一的“揽月峰”,峰主真人收为亲传。
这绝非简单的名号变更,而是地位的本质飞跃!
在观云仙宗,内门弟子筑基之后,大多可以谋个接引使者的身份,又或者成为外门执事。
而亲传弟子,却意味着一脉核心传承、意味着更丰厚的修行资源、意味着在仙宗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最重要的是青池李家,终于有了一座稳定的靠山。
虽说,无法与云家那等盘踞仙宗顶层的仙裔相比。
但于李思齐这等出身而言,几乎已是能攀登的极限。
可谓仙缘深厚,前程似锦。
其中艰辛,玉简虽未多言,但李文宣宦海沉浮数十载,岂能想象不到?
但为了李家的未来,为了那近在咫尺的结丹大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深知,在这修仙界,筑基仍是蝼蚁,唯有结成金丹,才算真正踏入高阶修士的门槛。
“真人!真人!踏入结丹,方之为人!”
金门郡本就位于大魏边境,青池县更是燕、魏、大荒交界之地。
这些年风声鹤唳,燕国影卫活动越发频繁,种种异常迹象,李文宣自然也看出不少端倪。
两国早晚有一战,就连大妖孔宣主动退回大荒内部,恐怕也不过是为了腾出战场。
“未能在青池证得规矩,此生便结丹无望。”
“甚至,按照魏国朝廷那些“大人”们一贯的作风,必要时舍弃青池,作为缓冲或交易的筹码,也并非不可能…”
正当李文宣眉头紧锁,于摇曳灯影中苦苦思索破局之法时,心中骤然警铃大作。
“谁?!”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射向书房角落的阴影处,周身筑基圆满的威压,下意识地弥漫开来,桌上灯苗为之剧烈晃动。
阴影如水波般荡漾,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迈步而出。
来人身着一袭略显陈旧的青衫,身姿挺拔,面容依旧年轻,但那双眸子却深不见底,蕴藏着与之年龄,极其不符的沧桑。
不再是,往日那个虽坚韧却仍带几分少年意气的陈家二郎。
而是,平静内敛中带着压抑的暴戾。
凭借与万碑山小塔的心神联系,以及借用路知遥的力量,想要悄无声息地潜入守卫森严的李府。
对于陈在如今而言,自然不是难事。
钱、吴、李三家在青池县明争暗斗多年,彼此府中定然互相安插了不少眼线暗桩。
他选择如此方式现身,自然是为了避开其余两家耳目,确保此次会面隐秘。
“陈某,深夜冒昧造访,还望李县令海涵。”
陈在轻轻拱手,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起伏。
李文宣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迅速将手中玉简收起。
他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陈在,越看越是心惊。
短短数年,此子气质竟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绝非是修为提升带来的变化,而是一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压迫感。
甚至,隐隐捕捉到一丝结丹气息!
“怪哉!难道真是陈家背后那神秘真人出手?”
无数念头在李文宣脑中飞速闪过,脸上却依旧是惯常的温和笑容,意味深长道:
“原来是陈小友,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李文宣伸手虚扶,示意陈在落座。
“不知小友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随着陈在和路知遥的记忆相融,他对于儒修的修行也有了很深的认识。
筑基圆满之后,神识覆盖一县之地。
若是政通令达,再无阻隔,是为“证规矩,成金丹。”
没有迂回,开门见山。
“李大人,钱、吴与陈某有杀兄之仇,不共戴天!”
与此同时,陈在随手一挥。
霎时间,书房内灵光大盛,四枚鸽卵大小、光华璀璨、蕴含着磅礴精纯法力与不同属性道韵的结晶物凭空而现。
静静悬浮于空中,将房间映照得流光溢彩。
其中一枚甚至还隐隐残留着一丝暴烈的雷霆气息,显然是钱玉卓新凝成不久那枚。
“想来,两家也是大人百尺竿斗,更进一步需要清除的阻碍!”
李文宣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眼底尽是震惊。
四枚道基!
这意味着至少有四名筑基修士,落败于陈在。
要知道,整个青池县明面上的筑基,加起来也不过双手之数。
近来,调动频繁的也唯有钱、吴两家,而眼前的道基所涵道蕴,又刚好对应。
陈在此举,既是赤裸裸地展示肌肉,表明他拥有参与并主导这场清算的实力。
也是种无声的投名状与诚意——他已手上沾了钱吴两家核心人物的血,再无转圜余地。
李文宣深吸一口气,瞬间想通其中关窍。
要彻底铲除钱吴这等根深蒂固的家族,绝非单凭武力就能做到,必须在此之前斩断他们在郡城、乃至更高层的关系网,否则后患无穷。
而这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他这位深耕官场多年的县令来运作。
事实上,为了搬掉钱吴这两块绊脚石,为自己结丹扫清障碍,李文宣早已暗中布局多年。
如今,李思齐已是真人亲传,陈家二郎也恰好弥补了筑基战力的不足。
当年自己的那番推算,随意落下的闲子,因果竟应在陈在身上。
李文宣缓缓坐回椅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烁,再无半分掩饰。
他看向陈在,露出了真正属于盟友的笑容。
“陈小友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手段利落,诚意十足,你我两家本为同盟,自当互为援手。”
场面话说完,李文宣声音压得更低,这才说出最后的决定。
“李某也是时候去一趟郡守府,好好‘叨扰’一下郡守大人了!”
闻听此言,陈在并无半点意外。
支持钱、吴两家之人,正是金门郡守。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高修镰刀之下,筑基家族又何尝不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