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凯听着,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甚至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个算是赞许的表情,
“好!这个办法好!”
苗凯一拍桌子,
“就这么办,世宽,你立刻去安排,以地区和县两级革委会的名义,紧急成立柳岔公社农田基建督导工作组,任命田福军同志为组长,要求他……今天下午就必须带队出发,驻扎柳岔,没有明确指示,不得擅自撤回,要把工作做实做细!”
“是,苗主任,我马上去办,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
冯世宽挺直腰板,响亮地应道,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只要把田福军这根“刺”拔掉,明天的迎接工作,就能按照他们精心设计的剧本,平稳顺利地演下去了。
这会似乎已经看到,高老在原西县宾至如归、满意而归,而他冯世宽和苗凯主任,也因此更加得到赏识的美好前景,
至于田福军?
就让他在柳岔公社的黄土坡上,好好发挥他的“工作热情”去吧!
——
——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几辆黑色的卧车和军绿色的吉普车组成的车队,在今儿显得格外空旷的原西县城街道上驶过,
今儿路上别说牛车、驴架子车,就是连个路人都没有,空荡荡的,最终缓缓开进了县招待所那座还算气派的院子,
车子刚停稳,早已等候在此,有些心神不宁却又强作镇定的苗凯立刻快步上前,抢在工作人员之前,亲手拉开了中间那辆卧车的后车门,
此刻,这位黄原地区的一把手,态度极为真诚,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堆满了热情而又不失恭敬的笑容,将一位穿着朴素深色中山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搀扶下来,
这位老者,正是此次荣归故里探亲的髙级领导,大家尊称为“高老”。
“高老,一路辛苦了,欢迎您莅临我们原西县指导工作啊!”
苗凯的声音比平时提高了些许,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和小心翼翼,
他身后,以冯世宽为首的原西县一众头面官员们,也都纷纷上前,脸上挂着规格统一的、热情洋溢的笑容,簇拥在周围。
高老面带温和的微笑,与苗凯握了握手,目光扫过眼前这些陌生的面孔,以及这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故乡招待所,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苗凯抓紧时机,侧过身,开始一一介绍,
“高老,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原西县的同志们,这位,就是我们原西县革委会的主任,冯世宽同志。”
冯世宽立刻上前一步,双手紧紧握住高老伸来的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充满了十二分的敬意和些许紧张,
“高老,您好,欢迎您回家,我们原西县的全体干部群众,可是天天都盼着您能回来看看啊!”
高老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声,
“世宽同志,辛苦了。”
苗凯接着又介绍了李登云、马国雄等其他几位副主任以及重要部门的负责人,
每介绍一位,被介绍者都如同冯世宽一样,上前恭敬握手,说着大同小异的欢迎词,
高老始终保持着和蔼的态度,与众人逐一握手寒暄,偶尔会问一两句关于对方职务或者原西县基本情况的话,显得平易近人。
这番介绍和寒暄,持续了大约十来分钟,院子里气氛热烈,看似一团和气,但细心的人或许能察觉到,在人群靠后的位置,有些干部的眼神里藏着更复杂的东西,
比如张有智,他脸上在笑,心里却可能在惦记着被“发配”到柳岔公社的田福军。
眼看时间接近中午,苗凯适时地提议,
“高老,您一路车马劳顿,这会儿也到饭点了,咱们招待所准备了点简单的家常便饭,您看,是不是先用餐,稍作休息?”
高老从善如流地点点头,
“好,客随主便,那就吃饭,不过说好了,就是家常便饭,可不要搞什么特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就是咱们原西本地的一些‘普通’菜色。”
苗凯一边连声应着,一边和冯世宽一左一右,恭敬地引着高老向招待所的餐厅走去。
招待所的餐厅包间里,气氛与方才院中的热烈欢迎形成了鲜明对比,
偌大的圆桌上,杯盘罗列,琳琅满目,
整只的烧鸡肥鸭泛着油光,红烧鲤鱼昂头翘尾,大块的扣肉颤巍巍堆成小山,
石圪节名厨胡得福的拿手菜,一只酱红油亮、酥烂脱骨的红烧肘子更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茅台酒的醇香和西凤酒的清冽混合在空气中,与菜肴的热气交织,营造出一种近乎奢靡的氛围。
这一桌的规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没个三四十块钱绝对下不来,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一月的工资了。
苗凯、冯世宽等人脸上还挂着精心准备后的期待笑容,正准备请高老入座,详细介绍每一道“体现原西人民心意”的菜肴,
然而,高老的目光在桌上扫过一圈,原本还带着些回到故土的温和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
抬起手,指向那满桌的珍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和明显的不悦,
“我不是早就跟你们说过?不要搞这些排场!更不要铺张浪费,你们看看,这算怎么回事?”
说着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苗凯和冯世宽,
“这哪里是吃便饭?这比旧社会地主老财摆席面也不差了,撤掉,都给我撤掉。”
一句话如同冰水泼进了滚油锅,在场所有陪同人员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面面相觑,尴尬万分,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了,
好在苗凯反应最快,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解释道,
“高老,您别生气,您听我解释,您好不容易回趟老家,这是我们原西县干部群众对您的一片心意,一种敬意……就是想让您尝尝家乡的味道……”
“好!这个办法好!”
苗凯一拍桌子,
“就这么办,世宽,你立刻去安排,以地区和县两级革委会的名义,紧急成立柳岔公社农田基建督导工作组,任命田福军同志为组长,要求他……今天下午就必须带队出发,驻扎柳岔,没有明确指示,不得擅自撤回,要把工作做实做细!”
“是,苗主任,我马上去办,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
冯世宽挺直腰板,响亮地应道,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只要把田福军这根“刺”拔掉,明天的迎接工作,就能按照他们精心设计的剧本,平稳顺利地演下去了。
这会似乎已经看到,高老在原西县宾至如归、满意而归,而他冯世宽和苗凯主任,也因此更加得到赏识的美好前景,
至于田福军?
就让他在柳岔公社的黄土坡上,好好发挥他的“工作热情”去吧!
——
——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几辆黑色的卧车和军绿色的吉普车组成的车队,在今儿显得格外空旷的原西县城街道上驶过,
今儿路上别说牛车、驴架子车,就是连个路人都没有,空荡荡的,最终缓缓开进了县招待所那座还算气派的院子,
车子刚停稳,早已等候在此,有些心神不宁却又强作镇定的苗凯立刻快步上前,抢在工作人员之前,亲手拉开了中间那辆卧车的后车门,
此刻,这位黄原地区的一把手,态度极为真诚,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堆满了热情而又不失恭敬的笑容,将一位穿着朴素深色中山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搀扶下来,
这位老者,正是此次荣归故里探亲的髙级领导,大家尊称为“高老”。
“高老,一路辛苦了,欢迎您莅临我们原西县指导工作啊!”
苗凯的声音比平时提高了些许,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和小心翼翼,
他身后,以冯世宽为首的原西县一众头面官员们,也都纷纷上前,脸上挂着规格统一的、热情洋溢的笑容,簇拥在周围。
高老面带温和的微笑,与苗凯握了握手,目光扫过眼前这些陌生的面孔,以及这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故乡招待所,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苗凯抓紧时机,侧过身,开始一一介绍,
“高老,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原西县的同志们,这位,就是我们原西县革委会的主任,冯世宽同志。”
冯世宽立刻上前一步,双手紧紧握住高老伸来的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充满了十二分的敬意和些许紧张,
“高老,您好,欢迎您回家,我们原西县的全体干部群众,可是天天都盼着您能回来看看啊!”
高老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声,
“世宽同志,辛苦了。”
苗凯接着又介绍了李登云、马国雄等其他几位副主任以及重要部门的负责人,
每介绍一位,被介绍者都如同冯世宽一样,上前恭敬握手,说着大同小异的欢迎词,
高老始终保持着和蔼的态度,与众人逐一握手寒暄,偶尔会问一两句关于对方职务或者原西县基本情况的话,显得平易近人。
这番介绍和寒暄,持续了大约十来分钟,院子里气氛热烈,看似一团和气,但细心的人或许能察觉到,在人群靠后的位置,有些干部的眼神里藏着更复杂的东西,
比如张有智,他脸上在笑,心里却可能在惦记着被“发配”到柳岔公社的田福军。
眼看时间接近中午,苗凯适时地提议,
“高老,您一路车马劳顿,这会儿也到饭点了,咱们招待所准备了点简单的家常便饭,您看,是不是先用餐,稍作休息?”
高老从善如流地点点头,
“好,客随主便,那就吃饭,不过说好了,就是家常便饭,可不要搞什么特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就是咱们原西本地的一些‘普通’菜色。”
苗凯一边连声应着,一边和冯世宽一左一右,恭敬地引着高老向招待所的餐厅走去。
招待所的餐厅包间里,气氛与方才院中的热烈欢迎形成了鲜明对比,
偌大的圆桌上,杯盘罗列,琳琅满目,
整只的烧鸡肥鸭泛着油光,红烧鲤鱼昂头翘尾,大块的扣肉颤巍巍堆成小山,
石圪节名厨胡得福的拿手菜,一只酱红油亮、酥烂脱骨的红烧肘子更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茅台酒的醇香和西凤酒的清冽混合在空气中,与菜肴的热气交织,营造出一种近乎奢靡的氛围。
这一桌的规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没个三四十块钱绝对下不来,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一月的工资了。
苗凯、冯世宽等人脸上还挂着精心准备后的期待笑容,正准备请高老入座,详细介绍每一道“体现原西人民心意”的菜肴,
然而,高老的目光在桌上扫过一圈,原本还带着些回到故土的温和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
抬起手,指向那满桌的珍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和明显的不悦,
“我不是早就跟你们说过?不要搞这些排场!更不要铺张浪费,你们看看,这算怎么回事?”
说着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苗凯和冯世宽,
“这哪里是吃便饭?这比旧社会地主老财摆席面也不差了,撤掉,都给我撤掉。”
一句话如同冰水泼进了滚油锅,在场所有陪同人员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面面相觑,尴尬万分,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了,
好在苗凯反应最快,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解释道,
“高老,您别生气,您听我解释,您好不容易回趟老家,这是我们原西县干部群众对您的一片心意,一种敬意……就是想让您尝尝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