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期的霍格沃茨表面平静,但位于城堡最高处的校长办公室,却从未停止过运转。
对阿不思·邓布利多而言,这场发生在城堡内部的入侵,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个契机,一个打破僵局、推动他宏大布局加速运转的契机。
邓布利多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消除乌姆里奇留下的毒素,并将霍格沃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其打造成为对抗伏地魔最坚固的堡垒。
他亲自出面,与校董会进行了数次密谈。
具体内容无人知晓,但结果是明确的一—校董会一致通过,授予邓布利多在“特殊时期”对霍格沃茨的绝对管理权,包括人事任免、课程调整以及安全措施的最终决定权。
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紧接着,他对学校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
不仅仅是加固古老的防护咒语,他还邀请了一些绝对可靠的、在特定魔法领域有卓越建树的巫师(如古代魔文专家、炼金术士)来到霍格沃茨,在城堡的关键节点设置了更多隐蔽而强大的魔法陷阱和预警系统。
城堡的画像和盔甲也被更有效地动员起来,组成了一张覆盖全校的、无形的监控网络。
同时,他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了D.A.军的半公开化。
他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潜力,认为他们是霍格沃茨未来的希望,也是可以依靠的有生力量。
他通过麦格教授等渠道,向D.A.军提供了更多“不引人注目”的资源支持,比如更高级的防御魔法教材,以及一些存放在禁书区、但经过筛选相对安全的实战魔法笔记。
霍格沃茨之战,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康奈利·福吉赖以维持统治的“否认”外壳。
邓布利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没有公开抨击福吉,那只会激化矛盾。
相反,他通过自己在威森加摩和国际巫师联合会的深厚人脉,联合了一些一直对福吉政策不满的、有影响力的巫师(如阿米莉亚·博恩斯),开始向魔法部施加巨大的压力。
他们要求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彻底清查食死徒渗透事件,并要求福吉政府为之前的失职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丽塔·斯基特那篇关于霍格沃茨之战、极力渲染邓布利多和学生们英勇事迹(虽然依旧带有她惯有的夸张笔触,但基调是正面的)的报道,在《预言家日报》上发表,引发了魔法界的巨大震动。
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支持邓布利多,质疑福吉的声音越来越高。
邓布利多在幕后推动着这一切,他的目标并非夺取魔法部的权力(至少表面如此),而是逼迫福吉下台,推动一个更理智、更愿意面对现实的领导人上台,哪怕只是一个过渡人物,也能为对抗伏地魔争取到更多官方资源和支持。
被动防御从来不是邓布利多的风格。
他深知,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掌握对抗伏地魔的主动权。
他的目光投向了几个关键点:
斯内普与马尔福: 他没有追问斯内普关于贝拉特里克斯逃脱的细节,这是一种高超的驭下之术,给予信任的同时也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他通过斯内普,持续关注着被软禁的德拉科·马尔福的状态,以及卢修斯·马尔福家族的动向。
马尔福家族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可能引出更多潜伏的食死徒和伏地魔的计划。
逃脱的食死徒: 他动用了凤凰社的全部力量,全力追查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等逃脱食死徒的下落。
他知道,这些疯狗绝不会安分太久,找到他们,就可能找到伏地魔的藏身之处,或者洞悉他们的下一次行动计划。
哈利·波特: 他更加关注哈利的伤疤情况和精神状态。
哈利的伤疤是连接他与伏地魔的独特桥梁,虽然危险,但也可能提供宝贵的情报。
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哈利,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布置一些关于灵魂魔法、大脑封闭术以及伏地魔生平的研究任务,潜移默化地提升他对抗伏地魔的知识和心智准备。
赫敏·格兰杰: 邓布利多无疑注意到了赫敏身上发生的微妙变化。
她那异常迅速的精神恢复速度,以及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超乎年龄的冷静和精准判断,都引起了他的深思。
他没有点破,但他那双锐利的蓝眼睛,似乎已经看穿了部分真相。
他或许在观察,在等待,看看这个拥有非凡智慧和意志力的女孩,能在这条她自己选择的危险道路上走多远,又能为这场战争带来怎样的变数。
邓布利多的目光从未局限于英国。
他开始通过秘密渠道,与国际魔法界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接触,尤其是那些曾经在第一次巫师战争中与格林德沃或伏地魔对抗过的老牌巫师家族和魔法机构。
他在为可能到来的、更广泛的魔法世界冲突,提前编织一张同盟的网络。
校长办公室的冥想盆中,银色的记忆物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地旋转。
邓布利多在审视着过去,推演着未来,将他所掌握的每一片信息碎片,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般,小心翼翼地摆放、移动。
他的布局,宏大而深远,看似平静的休整期,实则是他落子如飞的关键阶段。
他知道,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无法避免。
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为霍格沃茨,为魔法界,也为那个承载着最终希望的男孩,哈利·波特,争取到最有利的位置,铺平一条哪怕充满荆棘,却能看到胜利曙光的道路。
休整期,对其他人是恢复。
对邓布利多而言,则是风暴眼中,最紧张、最密集的排兵布阵。
对阿不思·邓布利多而言,这场发生在城堡内部的入侵,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个契机,一个打破僵局、推动他宏大布局加速运转的契机。
邓布利多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消除乌姆里奇留下的毒素,并将霍格沃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其打造成为对抗伏地魔最坚固的堡垒。
他亲自出面,与校董会进行了数次密谈。
具体内容无人知晓,但结果是明确的一—校董会一致通过,授予邓布利多在“特殊时期”对霍格沃茨的绝对管理权,包括人事任免、课程调整以及安全措施的最终决定权。
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紧接着,他对学校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
不仅仅是加固古老的防护咒语,他还邀请了一些绝对可靠的、在特定魔法领域有卓越建树的巫师(如古代魔文专家、炼金术士)来到霍格沃茨,在城堡的关键节点设置了更多隐蔽而强大的魔法陷阱和预警系统。
城堡的画像和盔甲也被更有效地动员起来,组成了一张覆盖全校的、无形的监控网络。
同时,他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了D.A.军的半公开化。
他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潜力,认为他们是霍格沃茨未来的希望,也是可以依靠的有生力量。
他通过麦格教授等渠道,向D.A.军提供了更多“不引人注目”的资源支持,比如更高级的防御魔法教材,以及一些存放在禁书区、但经过筛选相对安全的实战魔法笔记。
霍格沃茨之战,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康奈利·福吉赖以维持统治的“否认”外壳。
邓布利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没有公开抨击福吉,那只会激化矛盾。
相反,他通过自己在威森加摩和国际巫师联合会的深厚人脉,联合了一些一直对福吉政策不满的、有影响力的巫师(如阿米莉亚·博恩斯),开始向魔法部施加巨大的压力。
他们要求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彻底清查食死徒渗透事件,并要求福吉政府为之前的失职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丽塔·斯基特那篇关于霍格沃茨之战、极力渲染邓布利多和学生们英勇事迹(虽然依旧带有她惯有的夸张笔触,但基调是正面的)的报道,在《预言家日报》上发表,引发了魔法界的巨大震动。
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支持邓布利多,质疑福吉的声音越来越高。
邓布利多在幕后推动着这一切,他的目标并非夺取魔法部的权力(至少表面如此),而是逼迫福吉下台,推动一个更理智、更愿意面对现实的领导人上台,哪怕只是一个过渡人物,也能为对抗伏地魔争取到更多官方资源和支持。
被动防御从来不是邓布利多的风格。
他深知,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掌握对抗伏地魔的主动权。
他的目光投向了几个关键点:
斯内普与马尔福: 他没有追问斯内普关于贝拉特里克斯逃脱的细节,这是一种高超的驭下之术,给予信任的同时也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他通过斯内普,持续关注着被软禁的德拉科·马尔福的状态,以及卢修斯·马尔福家族的动向。
马尔福家族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可能引出更多潜伏的食死徒和伏地魔的计划。
逃脱的食死徒: 他动用了凤凰社的全部力量,全力追查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等逃脱食死徒的下落。
他知道,这些疯狗绝不会安分太久,找到他们,就可能找到伏地魔的藏身之处,或者洞悉他们的下一次行动计划。
哈利·波特: 他更加关注哈利的伤疤情况和精神状态。
哈利的伤疤是连接他与伏地魔的独特桥梁,虽然危险,但也可能提供宝贵的情报。
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哈利,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布置一些关于灵魂魔法、大脑封闭术以及伏地魔生平的研究任务,潜移默化地提升他对抗伏地魔的知识和心智准备。
赫敏·格兰杰: 邓布利多无疑注意到了赫敏身上发生的微妙变化。
她那异常迅速的精神恢复速度,以及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超乎年龄的冷静和精准判断,都引起了他的深思。
他没有点破,但他那双锐利的蓝眼睛,似乎已经看穿了部分真相。
他或许在观察,在等待,看看这个拥有非凡智慧和意志力的女孩,能在这条她自己选择的危险道路上走多远,又能为这场战争带来怎样的变数。
邓布利多的目光从未局限于英国。
他开始通过秘密渠道,与国际魔法界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接触,尤其是那些曾经在第一次巫师战争中与格林德沃或伏地魔对抗过的老牌巫师家族和魔法机构。
他在为可能到来的、更广泛的魔法世界冲突,提前编织一张同盟的网络。
校长办公室的冥想盆中,银色的记忆物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地旋转。
邓布利多在审视着过去,推演着未来,将他所掌握的每一片信息碎片,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般,小心翼翼地摆放、移动。
他的布局,宏大而深远,看似平静的休整期,实则是他落子如飞的关键阶段。
他知道,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无法避免。
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为霍格沃茨,为魔法界,也为那个承载着最终希望的男孩,哈利·波特,争取到最有利的位置,铺平一条哪怕充满荆棘,却能看到胜利曙光的道路。
休整期,对其他人是恢复。
对邓布利多而言,则是风暴眼中,最紧张、最密集的排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