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她没碰键盘,系统自己动了”-《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技术中心的空调嗡嗡作响,冷风拂过林昭昭裸露的手臂,激起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据,后槽牙轻轻碾过舌尖,金属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那是她紧张时咬破了内侧的旧伤。

  那串伪装成清洁工账号的Ip地址,凌晨两点零七分第一次尝试登录,两点十三分第二次,两点二十八分第三次——像只执着的苍蝇,锲而不舍地往她设的玻璃罩上撞。

  每一次失败的请求都化作数据流中一闪而过的红点,刺耳的警报音在后台低频震动,如同心跳监测仪上的异常波形。

  “陈导,帮我调下近一周的登录日志。”她侧头对身后的陈小满说,指尖在机械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每一下都像钉子敲进木板,干脆利落。

  实习生正抱着一摞报表往控制台走,闻言脚步微顿,纸张边角蹭到桌沿发出窸窣声,像是老鼠在墙缝里穿行。

  “好、好的昭昭姐。”她的声音轻得几乎被空调的嗡鸣吞没。

  林昭昭没看她,目光黏在屏幕上。

  清洁工账号的权限是她亲自设的,只能调取公共区域监控,可这Ip却在尝试访问《记忆回廊》的原始数据包——那是上周杨幂在“童年玩具屋”密室里崩溃痛哭的完整记录,连她自己要调阅都得走三级审批。

  “奶奶说过,越急着掩盖的人,越会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她低声喃喃,指节抵着下巴,皮肤粗糙的触感提醒她已连续熬夜三十六小时。

  周临江调岗那天,她在会议室门口撞见他捏碎的马克杯,陶瓷碴子扎进掌心还在抖——这男人最恨被人踩在脚下,怎么可能真的认栽?

  陈小满把日志投影在墙上,绿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在幽暗的房间里映出她苍白的脸。

  那个清洁工账号的登录时间线清晰如刀,切割着沉默。

  林昭昭忽然笑了,眼尾的细纹像被风吹开的涟漪:“小满,把这个账号权限升到受限管理员。”

  “啊?”陈小满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塑料笔杆滚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昭昭姐,受限管理员能看加密文件……”

  “再加个行为镜像追踪程序。”林昭昭打断她,鼠标在后台代码里快速划动,指尖划过触控板的摩擦声像砂纸打磨金属,“他要找的不是数据,是我的把柄。可他不知道,当他以为自己在翻箱倒柜时……”她指尖停在“确认”键上,按下时发出轻微的“咔”声,“其实是在给我写认罪书。”

  陈小满蹲下去捡笔,抬头时正看见林昭昭的侧脸。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割出明暗相间的网,可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刀锋,映着屏幕冷光,寒意逼人。

  实习生喉结动了动,把到嘴边的“值得吗”咽回去。

  她想起三天前周临江被调岗时,在设备间摔了半箱监视器,骂林昭昭“玩阴的”,而眼前这人只是蹲下来,把碎玻璃一片片捡进垃圾袋,说:“情绪失控的证据,比口供有用。”那时她手上已划出一道血口,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当晚十点十七分,林昭昭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动,像一只沉睡的蜂突然苏醒。

  她正蹲在“昭心密室”的储物间修复古留声机,机油蹭了半手背,黏腻的触感附着在指缝间。

  老式旋钮上的铜绿蹭在虎口,留下一圈淡淡的青痕。

  打开微信,是陈小满发来的监控截图——技术中心的备用终端亮着幽蓝的光,键盘前那双手的无名指戴着翡翠戒指,是周临江的。

  “他动手了。”她对着空气说了句,声音在狭小的储物间里撞出微弱回响。

  她把留声机摆回原位,擦手的动作突然顿住。

  储物间的老式挂钟敲响十一下,钟摆的节奏缓慢而沉重,每一下都敲在神经末梢。

  她摸出包里的平板,远程接入系统后台。

  周临江的操作很急躁。

  他输入“删除0723情感日志”的指令时,手指在键盘上跳得飞快,有两次还按错了键,发出短促的“嘀”声警告。

  林昭昭看着屏幕上的进度条从1%跳到99%,突然弹出一行白字:“操作成功——已同步至平台审计云盘。”

  “操!”平板里传来模糊的爆喝,周临江的脸出现在监控画面里。

  他额角的汗把头发黏成一绺,滑落一滴,砸在键盘上发出“啪”的轻响。

  翡翠戒指重重砸在桌面上,震得鼠标跳了一下:“怎么会同步……”话没说完就切断了连接,屏幕黑得彻底,像一口深井。

  林昭昭把平板倒扣在桌上,笑出了声,笑声在空荡的储物间里显得格外清冷。

  她早就在“共聆系统”里埋了钩子——所有删除操作都会触发云同步,而审计云盘的权限属于平台法务部,连她自己都改不了。

  周临江删得越干净,云盘里的“罪证”就越完整。

  她调出操作录像:周临江篡改线索时的鼠标轨迹、删除日志时的键盘热区、甚至他骂骂咧咧时的声纹波动,全被行为镜像程序忠实地记录下来。

  那程序不是实时监控,而是基于用户习惯建模的日志回溯系统——它不看你在做什么,而看你“像不像你”。

  最后一段是他在设备间摔监视器的画面,碎玻璃扎进掌心的血珠正往下滴,和今天的翡翠戒指形成刺眼的对比。

  “me00 - 人性开关的指纹·补录。”她给文件夹命名时,笔尖在“补录”两个字上顿了顿,墨迹微微晕开。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总有人以为能抹掉自己的欲望,可欲望本身,就是最好的指纹。

  文件加密完成时,手机在桌面震动。

  是公关群的消息提示,陈小满的监控账号截了张图过来:赵倩@了“娱乐深喉”的主编,备注是“林昭昭心理操控实锤”。

  林昭昭的瞳孔缩了缩。

  她记得赵倩在道歉会上说“是我鬼迷心窍”时,目光曾短暂扫向角落的摄像机——那一眼,不是忏悔,是求生。

  眼泪是真的,不甘也是真的。

  她打开电脑,把《记忆回廊》的原始数据和赵倩提供的剪辑片段做对比。

  原片里杨幂抱着布熊说“妈妈别走”时,背景音有工作人员轻声问“需要暂停吗”,而剪辑版里这段被截掉了,只剩孤立无援的哭腔;邓伦说“我真的够好吗”后,紧跟着他自己笑骂“矫情什么”,剪辑版却停在了疑问句。

  “小满,帮我把这份对比报告和侵权预警提交给法务。”她在群里发消息时,手指几乎是按在键盘上的,“就说违反《共聆系统》内容合规协议,要求三分钟内下架。”

  按下发送键后,她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的裂纹。

  空调滴水的声音格外清晰,像倒计时。

  凌晨一点,“娱乐深喉”的公众号刚推送完《密室大逃脱竟成心理操控实验室?

  顶流泪崩全是剧本》,评论区还没刷出三条“细思极恐”,页面突然跳转成“该内容因传播虚假信息被下架”。

  赵倩握着手机的手在抖,茶水溅在桌布上,晕开一团深色的污渍,像极了她此刻无法抹去的恐惧。

  技术中心的监控室里,黄薇把热可可推到林昭昭面前,杯壁的温热透过掌心蔓延上来。

  “沈总监说,你设的不是防火墙,是‘共情探针’。”她指节抵着下巴,眼睛里泛着笑,“他说,当系统开始记录人性的温度,漏洞反而成了最坚固的城墙。”

  林昭昭望着窗外正在拆除的旧控制台。

  几个工人扛着工具箱走过,金属碰撞声在空气里叮当作响,远处电钻的轰鸣隐约可闻。

  她喝了口热可可,甜意漫过舌尖,暖流顺着喉咙滑下:“我不是要抓他们,我是要让规则自己说话。”风掀起她的发梢,声音轻得像叹息,“就像奶奶说的——真正的情绪,藏不住,也删不掉。”

  她把平板收进包里,走出技术中心时,夜风已凉。

  她没回家,而是走向园区尽头那座被封存的废弃剧场。

  深夜的废弃剧场空无一人。

  木门吱呀作响,灰尘在月光中浮游。

  她站在舞台中央,仰头望着天花板的聚光灯,锈迹斑斑的灯架在风中轻晃,发出细微的金属呻吟。

  她按下中央系统的开关,“情感留存系统”的提示音在空荡的剧场里回响:“自动回放功能启动。”

  第一段声音响起时,她的睫毛颤了颤。

  那是杨幂的声音,带着哭腔的尾音还在发颤:“妈妈别走……那个布熊我藏了二十年,可你从来没问过我为什么藏。”

  紧接着是邓伦,他的声音比节目里低了两个调,像在对自己说话:“我真的……够好吗?每天背三十页台本,推掉所有综艺,可他们还是说我‘不够红’。”

  许凯的声音带着鼻音,应该是刚哭过:“他们把我按在地上踩,可我还是站起来了。这次不是为了镜头,是为了我自己。”

  声音在剧场里循环播放,像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唱会。

  木地板在脚下微微震颤,仿佛承载着无数未说出口的哽咽。

  林昭昭靠墙坐下,把膝盖抱进怀里。

  指尖触到裤袋里的手机,屏幕的微光映出她低垂的眉眼。

  这些声音她听过无数次,可此刻听起来还是会鼻尖发酸——不是为了他们的脆弱,是为了他们终于敢把脆弱摊开在光里。

  “奶奶,你听见了吗?”她对着空气轻声说,“他们的心在呼吸。”

  直到最后一段音频结束,她才意识到自己坐了整整两小时。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技术组的未接来电。

  她划开屏幕,最后一条消息跳出来:“共聆系统开源申请已通过,需要您明天上午十点到技术中心确认。”

  她望着那行字,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真正的情绪,藏不住,也删不掉。

  她笑了,把手机轻轻放在膝上。

  一阵风从门缝钻进来,卷起她脚边那叠泛黄的稿纸。

  那是她半年前画下的密室草图,曾被沈总监退回,批注“太理想主义”。

  如今最上面一页,墨迹未干地写着:“下一间密室,该让规则自己说话了。”

  ——这一次,她不再是破局者,而是造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