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谣言满天飞-《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组织部谈话回来第二天,风暴就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一大早,王鑫就顶着两个黑眼圈,怒气冲冲地闯进林杰办公室,把手机往他面前一递:“老大,你看!这帮孙子,太他妈下作了!”

  林杰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个本地颇有名气的论坛,一个加红加粗的热帖标题格外刺眼:《起底最年轻卫健委副主任提名者:是靠医术上位还是靠女人上位?》

  帖子文笔老辣,极具煽动性。

  先是含糊地提及林杰“火箭式提拔”,暗示其背景神秘,随即话锋一转,开始集中火力攻击两点:

  一是“靠女人上位”。文章隐晦又引导性地描述了林杰与苏琳的关系,称“某林姓干部与背景深厚的某苏姓女助理关系密切,在其提拔过程中,苏某及其家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配上了那张餐厅偷拍的、角度刁钻的照片。评论区立刻有人“解码”,点出了苏琳父亲苏振邦的名字。

  二是“打压老专家,排除异己”。帖子详细罗列了林杰在省医期间调整的几位老主任的名字,称这些“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老专家因为“不肯同流合污”、“抵制其外行领导内行的激进改革”而遭到清洗,塑造林杰为一个“忘恩负义、心胸狭窄”的官僚。下面还附了几张模糊的聊天记录截图,内容似乎是几个“省医内部人员”在抱怨林杰“独断专行”。

  “不止这个论坛!”王鑫咬牙切齿,“好几个本地资讯公众号都在转,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微博上也有几个本地大V在带节奏,#林杰提名资格存疑# 这个话题都快爬上本地热搜了!”

  林杰面无表情地滑动着屏幕,看着下面那些被水军引导、充满戾气的评论。

  “果然是个吃软饭的!”

  “这么年轻,没背景谁信?原来是驸马爷!”

  “听说他在省医就可横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种人也配当卫健委领导?江东没人了吗?”

  “查!必须一查到底!”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有人会当真。更何况是这种半真半假、掺杂着个人情绪和利益诉求的诋毁。

  “省医那边怎么样?”林杰放下手机,问。

  “炸锅了!”王鑫苦笑,“好几个被点名‘同情’的老专家,电话都被打爆了。有记者,也有不明真相来‘慰问’的。陈明和刘倩正在那边安抚,但效果不大。有人沉默,有人……唉,嘴上说着相信组织,但那语气……”

  林杰懂。人性如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落井下石者,亦不乏其人。

  这时,林杰的手机响了,是苏琳。

  “看到了?”苏琳的声音听起来很冷静,但透着疲惫,显然也是一夜没睡好。

  “嗯。”林杰应了一声。

  “我联系了几家关系好的主流媒体,他们答应会发通稿,澄清事实,强调组织程序和你过去的成绩。但你知道,这种官方通稿,传播力远不如那些猎奇谣言。”苏琳语速很快,“另外,我已经让朋友在查这几个带头公众号和水军公司的背景,看看能不能找到背后金主的线索。”

  “辛苦了。”林杰说道,“注意方式方法,别授人以柄。”

  “明白。我爸……也知道了。”苏琳顿了一下,“他很生气。”

  苏振邦虽然退居二线,余威犹在,他的愤怒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但同样,对手恐怕也盼着把苏家更深地拖下水,坐实林杰“靠女人上位”的罪名。

  “替我向苏伯伯说声抱歉,连累他了。”

  “别说这些。”苏琳打断他,“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稳住,医院那边不能乱。”

  刚挂断苏琳的电话,宣传部的电话就打到了林杰办公室:“林院长,关于网络上的一些不实信息,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并会按照程序进行处置。请您相信组织,也请您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持冷静,不要进行未经授权的回应……”

  林杰知道,这是必要的组织程序,但也意味着,在官方结论出来前,他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挨打。

  接下来的两天,舆论持续发酵。

  水军们在各个平台复制粘贴着相似的攻击内容。

  虽然苏琳联系的几家正规媒体刊登了澄清文章,但很快就淹没在更多猎奇、煽动性的自媒体稿件中。

  “青年近卫军”的成员们义愤填膺,王鑫甚至在匿名论坛上注册了小号和人对骂,结果自然是引来了更多的围攻和嘲笑,被斥为“林杰的水军”。

  陈明相对冷静,但也很无奈:“林院,这样下去不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被误导,这会给你未来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

  自证清白?在汹涌的、被操纵的舆论面前,个人的辩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手里没有喇叭,而对手掌控着好几个扩音器。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政治斗争不只有会议室里的唇枪舌剑,还有这片没有硝烟、却同样杀人无形的舆论战场。在这里,真相往往敌不过编造精巧的谎言,理性常常败给被煽动的情绪。

  苏琳的辟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稳住了部分体制内和关心时政的理性人群,但对于更广大的、容易被情绪左右的网民而言,影响已然造成。

  “靠女人上位”、“打压老专家”的标签,就像泼在身上的脏水,即便事后证明是清的,那湿漉漉的狼狈和隐约的异味,短时间内也难以完全消除。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又放下。

  这个时候,任何多余的举动都可能被解读为心虚或施加压力。

  他只能等。等组织的调查结果,等时间给出答案。

  但这种被动等待的滋味,如同钝刀子割肉。

  傍晚,林杰准备下班回家。刚走出办公楼,一个躲在角落里的记者突然冲了过来,话筒几乎要戳到他脸上。

  “林院长,请问您对网络上的举报怎么看?您和苏琳助理真的是未婚夫妻关系吗?这是否是为了应对举报的危机公关?”

  刺眼的闪光灯亮起,捕捉着林杰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林杰停下脚步,看着那个满脸兴奋、期待着爆点新闻的记者,又瞥了一眼远处几个蠢蠢欲动的身影。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怒意,平静地推开几乎怼到嘴边的麦克风。

  “对不起,无可奉告。一切以组织调查结论为准。”

  说完,他不再理会对方的追问,径直走向自己的车。

  身后,还能听到那个记者不甘心的喊声和相机快门的咔嚓声。

  坐进车里,关上车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林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自证清白?

  他睁开眼,看着车窗外流光溢彩却冷漠的城市。

  这条路,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