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混上了厅级-《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省委常委会的会议室,关于林杰提名省卫健委副主任的议题,已经讨论了近二十分钟。

  组织部长张远汇报了考察情况和公示期间收到举报的核查结果。

  “……经核查,网络反映林杰同志‘靠女人上位’、‘生活作风有问题’等情况,与事实不符。林杰同志与苏琳同志确系正常恋爱关系,双方均为单身,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所谓‘打压老专家、排除异己’的问题,经查阅省医党委会议记录及走访相关人员,其所进行的人事调整均基于审计结果和工作需要,履行了集体决策程序,未发现违规违纪问题。”

  “但是,”他话锋一转,这也是常委会的惯例,总要说说“另一方面”,“此次公示期间引发的舆论风波,也确实暴露林杰同志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可能存在过于强硬、沟通不足的问题,在团结同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举报虽不属实,但也反映出其推进的改革,触及了部分群体的利益,引发了一些矛盾和抵触情绪。”

  张远汇报完毕,省委书记秦志明环视一圈,缓缓开口:“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林杰这个同志,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有能力,有闯劲,想干事,也能干成事,这是好的。但在处理复杂关系、注意工作方法上,确实还有欠缺。梁启华院士亲自打电话来,不是为他个人说情,而是为我们国家的医改事业呼吁,要保护敢于碰硬、锐意改革的干部。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他定了调子,肯定了林杰的成绩和改革精神,也点明了梁老电话的深层含义。

  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李志军扶了扶眼镜,接口道:“志明书记说得对。对于有争议的干部,我们要看主流,看本质。林杰在省医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效也是明显的,省去了不少不该花的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不能因为得罪了人,就把一个好干部一棍子打死。我同意林杰同志的任命。”

  省长周云帆微微点头,语气平和:“我同意志明书记和志军同志的意见。干部嘛,尤其是在改革一线冲锋陷阵的干部,很难不得罪人。关键是我们要为他创造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当然,该提醒的也要提醒,该保护的也要敢于保护。我赞成任命。”

  一二把手和分管副书记都明确表了态,大局基本已定。

  但总有不同的声音。

  一位资深的副省长,与王洪达关系较为密切,沉吟着开口:“林杰同志的能力,我不怀疑。但是,他毕竟年轻,从医院院长直接提拔到省卫健委副主任,跨度不小。卫健委的工作更宏观,更复杂,需要协调的面更广。他之前主要在业务和管理层面,一下子放到这么重要的副厅级领导岗位,是否……拔苗助长了?是不是可以先在省卫健委某个处室担任一段时间负责人,过渡一下,更稳妥些?”

  这话听起来是为林杰考虑,实则是在质疑其胜任力,试图拖延或降低任命。

  纪委书记陈明清了清嗓子,说道:“关于林杰同志的胜任力问题,组织考察认为,其具备担任省卫健委副主任的基本素质和潜力。至于是否需要一个过渡岗位,我认为,可以在分工上予以考虑,让他在相对熟悉的领域先开展工作,逐步适应。”

  这话既回应了质疑,又为接下来的分工埋下了伏笔。

  秦志明最后拍板:“好了,大家的意见都表达了。我看这样,林杰同志的提名,原则通过。具体分工,由卫健委党组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报省委组织部备案。要既发挥他的长处,也要给他补短板、压担子的机会。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杂音,省委的态度是明确的,支持改革,保护干部,但不护短。散会!”

  一场关乎一个人命运,也折射出各方力量博弈的常委会,就此落下帷幕。

  几天后,正式的任命文件下发。

  林杰,任江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党组成员。

  消息传出,有人松了口气,比如王鑫、陈明这些“青年近卫军”成员,以及省医那些支持林杰改革的医护人员。

  有人暗自咒骂,比如那些在林杰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代理商和内部人员。更多的人,则在观望。

  又过了几天,省卫健委召开党组会,研究领导班子分工。

  党组书记、主任高卫东主持会议。

  他是一位即将到龄的老同志,风格稳健,讲究平衡。

  “林杰同志刚来委里,年轻,有冲劲,这是好事。”高卫东捧着茶杯,不紧不慢地说,“考虑到林杰同志之前在省医主要抓业务、抓改革,对委里全局性工作还需要一个熟悉过程。我的意见呢,先让林杰同志分管科教与国际合作处,同时联系省医学会、省医师协会等学术团体。这块工作专业性强,也与林杰同志之前的经历有所衔接,便于他尽快进入角色。大家有什么意见?”

  几位副主任互相看了看,都没说话。谁都知道,科教与国际合作,听起来高大上,但在卫健委内部,相较于医政医管、药物政策、基层卫生、妇幼保健等核心业务处室,属于相对边缘的领域。经费不多,权力不大,更多的是务虚和协调工作。

  这是一张明显的“冷板凳”。

  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分管医政医管和药物政策的刘建国率先表态:“我同意高书记的意见。林杰同志刚来,先从相对专业的领域入手,稳妥。”

  其他副主任也纷纷附和。

  林杰坐在会议桌末尾,面色平静。

  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

  风波虽然过去,但质疑和戒备并未消除。

  把他放在一个不太容易“惹事”的位置上,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之策。

  “好,那就这么定了。”高卫东一锤定音,“林杰同志,以后科教和国际合作这一块,就辛苦你了。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向组织反映。”

  林杰站起身,微微前倾:“感谢组织信任,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努力做好分管工作。”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

  林杰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坐上了一把名为“副主任”实则被边缘化的椅子。

  看似升了,实权却远不如在省医当常务副院长时。

  明升暗降吗?或许吧。

  但他林杰,从来就不是一个甘坐冷板凳的人。

  这把边缘的椅子,他坐定了。

  但能坐出什么名堂,还得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