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的委党组会如期召开,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讨论了几项常规议题后,党组书记高卫东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看似随意地引入了新话题。
“同志们,最近我们委里有一件事,我觉得值得肯定,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党组成员,最后在林杰脸上停留了片刻,“就是清河医学院那个VR项目,拿了全国一等奖,还吸引了社会资本投资孵化这件事。”
几位副主任都点了点头,表情各异。
刘建国面无表情,另外两位副主任则露出赞同的神色。
“这件事说明什么?”高卫东自问自答,“说明我们基层有活力,有创造力!也说明,我们委里之前支持基层创新的尝试,方向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他特意用了“委里”这个词,巧妙地将林杰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组织层面。
“林杰同志作为分管领导,在这次事件中,深入基层,发现了苗子,并且敢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支持,这种工作作风,是值得提倡的。”高卫东正式对林杰提出了表扬,虽然语气平和,但在党组会上说出来,分量就不一样了。
林杰微微欠身:“谢谢高书记肯定,主要是基层同志努力。”
高卫东摆摆手,继续说道:“通过这件事,我也在反思。我们卫健委的工作,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还是要多往下跑,多接触一线,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到真办法。”
他话锋一转:“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这一块,直接关系到最广大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也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更需要投入精力去研究和破解。”
在座的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基层卫生工作,历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投入大,见效慢,问题多,容易得罪人。
之前一直是由排名靠后的副主任象征性分管,实际工作多由相关处室承担。
“考虑到林杰同志年轻,有冲劲,也展现了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卫东看向林杰,语气变得正式起来,“我提议,在林杰同志现有分管科教与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分管基层卫生工作的职责,联系基层卫生处、妇幼健康处等相关处室。大家有什么意见?”
这个调整,意味深长。
表面上看,林杰的分管领域扩大了,权力增加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基层卫生这块“责任田”贫瘠且多石,远不如科教领域那么“清爽”。
这既是重用,也是考验。
刘建国率先开口,他分管着最核心的医政医管和药政,语气带着点前辈的关怀:“林杰同志能力是有的,干劲也足。不过基层卫生工作面广量大,历史欠账多,牵涉到编制、财政、医保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很大。林杰同志刚来不久,一下子压这么重的担子,会不会……操之过急?”
他看似关心,实则点出了基层卫生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度,暗示林杰可能难以胜任。
另一位副主任也附和道:“是啊,基层卫生千头万绪,光是理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管理、解决村医待遇这些问题,就够头疼的。林杰同志还要兼顾科教工作,精力上怕是不太够。”
林杰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
他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
高卫东等他们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回应:“有困难是正常的。哪个领域没困难?就是因为有困难,才更需要有闯劲、有思路的干部去攻坚克难。林杰同志在省医搞改革,面对的困难也不少嘛,不也做出了成绩?我相信他的能力。而且,分担一部分基层卫生工作,也能让他更全面地了解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情况,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好处。”
他定了调子,而且把这件事提升到了“培养年轻干部”的高度。
其他党组成员见书记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那就这么定了。”高卫东一锤定音,“林杰同志,以后基层卫生这一块,你就多费心。要尽快熟悉情况,找准切入点,争取能有所突破。”
“是,高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进入角色。”林杰沉稳应答。
散会后,几位副主任陆续离开。
刘建国经过林杰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林主任,恭喜啊,担子更重了。基层水深,多小心。”
林杰听出他话里的提醒,平静回应:“谢谢刘主任提醒,我会注意。”
高卫东的态度转变是明显的,从最初的晾晒、平衡,到现在的肯定和加担子,说明他之前的“投石问路”起了作用,让一把手看到了他的价值和使用方式。
但这新增的“基层卫生”分管职责,绝非美差。
这几乎是把委里最棘手、最不容易出成绩的一块工作交给了他。
干好了,是分内之事,干不好,或者捅了马蜂窝,之前所有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好印象可能瞬间清零。
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基层卫生处处长周晓梅的电话。
周晓梅是位四十多岁的女干部,在基层卫生处工作了十几年,据说作风泼辣,但也深谙其中门道。
“周处长吗?我林杰。高书记刚刚在党组会上明确了,由我分管基层卫生工作。你看什么时间方便,我们碰个头,我想尽快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好的,林主任。我随时都可以,看您时间安排。”周晓梅客气的回复。
“那就下午两点半吧,在你办公室。”
“好的,林主任,我准备一下相关资料。”
放下电话,林杰揉了揉眉心。
“同志们,最近我们委里有一件事,我觉得值得肯定,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党组成员,最后在林杰脸上停留了片刻,“就是清河医学院那个VR项目,拿了全国一等奖,还吸引了社会资本投资孵化这件事。”
几位副主任都点了点头,表情各异。
刘建国面无表情,另外两位副主任则露出赞同的神色。
“这件事说明什么?”高卫东自问自答,“说明我们基层有活力,有创造力!也说明,我们委里之前支持基层创新的尝试,方向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他特意用了“委里”这个词,巧妙地将林杰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组织层面。
“林杰同志作为分管领导,在这次事件中,深入基层,发现了苗子,并且敢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支持,这种工作作风,是值得提倡的。”高卫东正式对林杰提出了表扬,虽然语气平和,但在党组会上说出来,分量就不一样了。
林杰微微欠身:“谢谢高书记肯定,主要是基层同志努力。”
高卫东摆摆手,继续说道:“通过这件事,我也在反思。我们卫健委的工作,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还是要多往下跑,多接触一线,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到真办法。”
他话锋一转:“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这一块,直接关系到最广大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也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更需要投入精力去研究和破解。”
在座的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基层卫生工作,历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投入大,见效慢,问题多,容易得罪人。
之前一直是由排名靠后的副主任象征性分管,实际工作多由相关处室承担。
“考虑到林杰同志年轻,有冲劲,也展现了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卫东看向林杰,语气变得正式起来,“我提议,在林杰同志现有分管科教与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分管基层卫生工作的职责,联系基层卫生处、妇幼健康处等相关处室。大家有什么意见?”
这个调整,意味深长。
表面上看,林杰的分管领域扩大了,权力增加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基层卫生这块“责任田”贫瘠且多石,远不如科教领域那么“清爽”。
这既是重用,也是考验。
刘建国率先开口,他分管着最核心的医政医管和药政,语气带着点前辈的关怀:“林杰同志能力是有的,干劲也足。不过基层卫生工作面广量大,历史欠账多,牵涉到编制、财政、医保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很大。林杰同志刚来不久,一下子压这么重的担子,会不会……操之过急?”
他看似关心,实则点出了基层卫生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度,暗示林杰可能难以胜任。
另一位副主任也附和道:“是啊,基层卫生千头万绪,光是理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管理、解决村医待遇这些问题,就够头疼的。林杰同志还要兼顾科教工作,精力上怕是不太够。”
林杰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
他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
高卫东等他们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回应:“有困难是正常的。哪个领域没困难?就是因为有困难,才更需要有闯劲、有思路的干部去攻坚克难。林杰同志在省医搞改革,面对的困难也不少嘛,不也做出了成绩?我相信他的能力。而且,分担一部分基层卫生工作,也能让他更全面地了解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情况,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好处。”
他定了调子,而且把这件事提升到了“培养年轻干部”的高度。
其他党组成员见书记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那就这么定了。”高卫东一锤定音,“林杰同志,以后基层卫生这一块,你就多费心。要尽快熟悉情况,找准切入点,争取能有所突破。”
“是,高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进入角色。”林杰沉稳应答。
散会后,几位副主任陆续离开。
刘建国经过林杰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林主任,恭喜啊,担子更重了。基层水深,多小心。”
林杰听出他话里的提醒,平静回应:“谢谢刘主任提醒,我会注意。”
高卫东的态度转变是明显的,从最初的晾晒、平衡,到现在的肯定和加担子,说明他之前的“投石问路”起了作用,让一把手看到了他的价值和使用方式。
但这新增的“基层卫生”分管职责,绝非美差。
这几乎是把委里最棘手、最不容易出成绩的一块工作交给了他。
干好了,是分内之事,干不好,或者捅了马蜂窝,之前所有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好印象可能瞬间清零。
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基层卫生处处长周晓梅的电话。
周晓梅是位四十多岁的女干部,在基层卫生处工作了十几年,据说作风泼辣,但也深谙其中门道。
“周处长吗?我林杰。高书记刚刚在党组会上明确了,由我分管基层卫生工作。你看什么时间方便,我们碰个头,我想尽快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好的,林主任。我随时都可以,看您时间安排。”周晓梅客气的回复。
“那就下午两点半吧,在你办公室。”
“好的,林主任,我准备一下相关资料。”
放下电话,林杰揉了揉眉心。